推荐指数:★★★
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都会被逼着背些叫做唐诗的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虽然不大明白其中的意思。最早从“鹅鹅鹅,曲颈向天歌”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大一些开始吟诵“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诗故能言志,却也可写情,无论是乡情还是爱情。当我第一次读“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是个小屁孩,没有什么经历只觉得这句有感觉,但怎么个感觉却说不出来。直到长大成人分手后,寂寞的夜里再次想起这首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本《唐诗宋词解》,真是一颗炸弹。笔锋犀利,角度不同,真是想常人所不能想,言常人所不敢言。李劼似乎站在云端,俯视古今诗词作者,把我们心目中的大家劈头盖脸批了一通。对不对,暂且不论,够狂的。纵观全书,作者口气刻薄,典型的文人相轻,简直狂妄自大,我都能想象他的鼻孔冲天。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些许观点确实说的在理,我没有研究,也没有发言权。
苏轼是任性不是豪放,《赤壁怀古》其实是苏词最空洞的范例。妄人韩退之,杜牧遭全面否定等等等等。后来百度一下作者,才知道他一向个性突出,曾写过万字长文尽批北京文人。
不光是批判,当然也有赞赏。从自己的喜好出发,温庭筠、李商隐、柳永、李清照、秦观都给了很高的评价。虽然不喜欢他的有色眼镜,但一些角度确实是自己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世界总是多面的,多个角度来欣赏这个多彩的世界,也没有什么不好。反而,众口一调就难免显得单调。
“诗为心声,词乃情物”。我是非常赞同的。无论何种文学体裁,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脱不了关系。唐诗大气,是因为盛唐本就胸襟开阔,迎接世界八方来客。开放兼容的性格给唐诗创造了豪迈的土壤,“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浑身冒着仙气,何等牛逼。到了宋,文化艺术达到巅峰,审美品位变得精致、典雅,宋人开始变得收敛,向内发展,在他们眼中诗是高大上的,写的都是面上的东西,词才是真情实感,当日记用。“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混迹青楼的刘三变最终被妓女们安葬,这是何等浪漫。
这个时代,诗词不再有。所以闲来品读,真是另外一种境界与美学。
其实作者文采不错,引经据典,自圆其说,也算精彩。
欢迎关注鹏叔专栏,整理的读书笔记请点击读书笔记集锦持续更新(100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