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这么大的场面,惠能不慌不忙,开始了他那禅宗史上最著名的演讲。
【经文】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一般演讲,开场对听众要有个称呼语。西方人一开口是“Ladies and gentlemen”,中国人则说“各位领导、同志们”。惠能面对的是信众,他用了“善知识”这个称呼,这是对道德学问较高的僧人的尊称。开场先恭维一下听众,也表明我这个演讲的层次是很高的。
然后直奔主题,“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前面说过,禅宗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佛性常有的佛性论以及直接了当、顿悟成佛的解脱论。这十六个字,就是对以上内容的高度概括。前八个字指出人人本就皆有佛性,后八个字就是告诉大家可以顿悟成佛。接着,“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你们听听看我惠能是怎么明白这些道理的,我惠能是怎么因缘凑巧修行成佛的。这显然对听众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惠能的演讲技巧不错,后面我们还会继续看到。
好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就是惠能的回忆录了。有趣的是,不同版本的《坛经》开头部分并不完全一样。

敦煌本根据就见不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高度概括性的十六个字,而是在惠能正式回忆其得法经历前,先让所有听众“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净心”,大概就是让心清澈、干净,所谓“屏息诸缘,勿生杂念”,隐隐约约透着小乘禅学的影子。“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大意就是最究竟的大智慧之法,与之相关重要的经典是《金刚经》和《心经》,具体以后再说。“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这一过程颇有点宗教仪式的味道。
首先加入“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高度概括性的十六个字的,是惠昕本,放在“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之后。契嵩本保留了这样的开头,但是宗宝本删掉了“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法”这一段。平心而论,在题名和开头加入“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既不伦不类,又不能更好的突出《坛经》的主题。要知道作为中国本土佛教—禅宗的典籍,《坛经》可还有革命的任务,于是宗宝本开头便拨刀直奔主题,打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革命旗帜。大旗一挥,应者云集,自立山头的意味便十分明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