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到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发生在上海浦发银行。一个普通老人在自动存款机上给自己儿子转款2
万元,由于没有注意一些细节,钱款错误地转到了一个陌生人的帐户。儿子一直收不到钱,于是老人再到银行问,银行一查,才发现根本就是转错了!于是银行积极介入、追查,包括上门到这名被动误收款人的家里。收款人在外地,联系上后,这名收款人立即在银行指引下驱车几十公里,找到当地的浦发银行,全额返还了这笔 “天上掉下的馅饼”,不要任何酬谢不要任何车马费。
一般常用的银行卡,任何到款、提款,现在我们都设有短信、微信通知,一有 “风吹草动” 马上就知道了。上述故事没有细说这位被动误收款人,是否先于银行的联系而知道有一笔款到了,我相信他一定是愿意返还这笔本就不属于他的钱的,否则不会驱车几十公里找银行还钱。
律师的分析说,这笔款子于上述收款人,是属 “不当得利”,他有返还的义务,当然,在他返还过程当中,所产生的误工费、车马费,应该由发生错误行为的那一方承担。
我网上查了一下,相关 “不当得利” 的案例和法律,也有不当得利方不愿意返还而导致对簿公堂的,所以还有一个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有评论说,对此类案件,我国《民法通则》与司法解释过于粗糙、抽象化、概括化,造成实际适用上的困难,判案时非常有赖于法官在审判此类案件时的正义感和较高的专业素养,法官的认识不同,会造成相类似的案件出现巨大的差异。

作为一个 “人”,我们原本都被安了一个“ 良心” 在身体里,良心教导我们常识, 比如,本来就不属于你的东西,你不能占为己有。而现在竟然有人反过来千方百计要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还要钻法律的空,这说明人心有多么叵测、多么刁钻哪。
上面这个故事的结局,还是很有人情味的,让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仁义、同情心,而下面这个故事(来自简书链接 [http://www.jianshu.com/p/5768b67d875b] )让你真想骂人!

作者因为国家政策变动调高首付比例,而不得不在签完买卖合同、付出订金不到3
小时后,就要找中介、卖方解除合约。明摆着,这完全是政策原因,中介、卖家应该马上同意解约并全额退还订金,然而,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也非得要斗智斗勇、几乎要闹上法庭。
我们试想一下作者的处境,才刚下定决心,举债首付、再准备节衣缩食,梦想着就要拥有一方小天地了,然顷刻间,梦想被生生拉远,卖方叫嚷着 “因为你悔约就是不退订金”,是不是很惨?
本案中,卖家本身就从事房产中介,他200%懂国家政策,可还是想靠着坑蒙拐骗欺负普通买房人不懂政策,想吞买家订金,而且,请注意,这个卖家自己也处在2房换3房的挣扎阶段,却用如此狡辩难缠的无赖嘴脸对待同是 “天涯沦落人”,良心真是大大地坏掉了!
良心,这个主题太大了,三言两语讲不完哪。反正坏掉了的,从平民到高官,总有一天法律的利剑要砍下来......算了,不说了,看《人民的名义》去!
(由 “像一棵树Tree” 原创文章,图片摘自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