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部电影很秀。
真的,它是无数电影人心中的最高奖,
也是今年的戛纳金棕榈最抢眼的电影之一。
国外官媒的影评是酱紫的:
这部电影会让你下巴掉下来。——《卫报》
从没有一部戛纳金棕榈电影像它一样。——《今日美国》
我稍微刷了一遍,看得脸红心跳、坐立难安。
就是这部——
《方形》
The Square
那为什么小映说它秀呢。
前几天奥斯卡的获奖名单出来的时候,我其实对其一点惊喜都没有。
《水形物语》拿了13项提名、《敦刻尔克》8项、《三块广告牌》7项,
都是学霸型选手。
而这片,不仅是201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得主。
还提名了2018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
豆瓣评分8.0
▼
说实话,这部电影的译名从一开始就很迷茫。
戛纳参赛期间,国内译名为《自由广场》;
在台湾,译名为《抓狂美术馆》;
而现在,又出现了多个译名:《方形》、《魔方》、《方块》、《广场》。
引用独立鱼专业影评大咖的解释,是酱紫的。
介于\'\'square\'\'本身就有多重含义,我们不妨这样把译名串起来:
美术馆——广场——方形。
美术馆(其实是博物馆),
是一个空间,其主要参观人群大多是知识分子、中产阶级与精英阶层。
于是,《The square》作为一部讽刺喜剧要描绘与嘲讽的主要人群也就出来了,
这是一部讽刺知识分子的喜剧,
但同样是一部属于知识分子的喜剧。
它是一部很冷淡的高级讽刺喜剧,多冷淡?
有《托尼厄德曼》那么冷淡。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很冷幽默的故事,
看片的时候能笑出声,最后还感觉自己被打脸了。
就是这么牛逼。
首先是影片的时长,140分钟。
商业大片还能理解,
实在想象不到一部文艺片能拍到2个半小时。
时长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两个半小时之内,慢镜头和无台词的情节占到了30%。
而结尾的走楼梯镜头在无台词无背景音乐的情况下,
以固定视角竟然拍了五分钟之久。
冗长,无趣。
这是给差评的网友最为愤怒的一点,
甚至还有人用“导演冒犯了自己”这样的严重的话来形容电影的观后感。
但喜欢的观众却恨不得奉献上“年度最佳”的称号。
片中的男主是一名美术博物馆的馆长,
最近馆里正在策划一个主题展览,方块。
宣传语:
方块里是一个信任和关怀的场所,
走进它的内部,我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最早更好的宣传“方块”主题,博物馆聘用了营销团队,
而男主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大谈特谈他的理念。
就在一切都有序不紊地进行时,
一个意外彻底颠覆了“方块”。
街上有情侣吵架,
混乱当中,有人竟然趁乱将男主的钱包和手机洗劫一空。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错过了营销团队的策划不说,
手机的联系人也全部丢失。
幸好手机有防盗功能,在员工的帮助下,手机位置被锁定。
由于定位有误差,地图显示那里是一栋15层的公寓,有上百家住户。
但男主没有报警,而是打印了上百封“恐吓信”。
大意就是:
XX,我知道你偷了我的手机,请主动寄往XX地方,不然我就曝光你的信息。
紧接着他趁着夜色,将这封信散发到定位公寓的每一层楼的每一家住户。
方法虽笨,但确实有效。
没过多久,男主收到了一个包裹,
里面真是小偷还回来的手机和钱包。
事情就完美解决了?
不,反倒一发不可收拾了。
男主的威胁信虽然帮他找到了手机,
却也严重打扰了其他无辜居民的生活。
其中一家的父母就因为看到了这封信,误以为是自家儿子偷了东西,
所以禁止了小孩的一切娱乐活动,还惩罚了他。
这让小孩非常不满,
于是他找到男主,要求男主向他父母解释这一切,并真诚的道歉。
但男主的反应先是吃惊,
后来又变得恐慌,最后推开小孩快步离去。
一个成年人不愿意对一个小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原因并不没有那么简单。
作为艺术博物馆馆长,男主标榜自己拥有大爱的胸怀,
鼻梁上架着的眼镜告诉我们,他是个有责任的知识分子。
看他策划的“方块”展览就知道了,
他强调自己一直奋斗在平等平权的最前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的行为和他的主张却是天上地下。
并由此引出了片中的N次尴尬。
其实发威胁信这个主意是男主和手下员工一起想到的,
起初两个人都很激动,
就像完成了什么壮举一样。
但到了公寓楼下,两个人却沉默了。
— 你去吧,我看车。
— 不,你去吧,我看车。
— 不是,这不是你提出的主意的吗?所以该你去。
— 不,你才是丢手机的人,应该你去。
男主独身,看到有女记者主动靠近,他没有拒绝,
同女记者来了段yi夜情。
值得一提的是,
伊丽莎白·莫斯饰演的女记者是《使女的故事 第一季》的女主,
凭借《使女的故事》成功获得了第75届金球奖电视类剧情类剧集最佳女主角。
发泄完欲望后,男主一脸轻松,
谁知却因为避孕套引发了争议。
女记者穿好衣服顺便想扔掉避孕套,
男主立马又戴上他公众人物的面具,
生怕女记者拿避孕套做什么不利于他的事情。
男主坚持要自己扔避孕套,女记者觉得相当无语,表示你真的是想多了。
别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
听到两人的对话,女记者养的大猩猩都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
是的,
女记者在家中养着大猩猩,还会画画那种...
于是一场一夜情演变成一个非常诡异的场景,
安全套被越扯越长......
明明是刚刚无比亲密的两个人,
却突然因为对彼此的不信任与自私,变得对立与陌生。
对于男主来说,这段一夜情不过是逢场作戏,
可惜女记者却当了真。
于是当女记者之后上门询问男主两人的关系,
男主却道貌岸然表示,我们就是去了你家,具体的事情我不想说。
好,回到博物馆。
博物馆搞演讲,下面有观众不断发出脏话。
为了表示“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
主持人不顾其他观众的感受,任由这个人在台下辱骂了十几分钟。
显然,这一系列的反应出的就是台上男主的本能反应。
手机被偷,而且定位都被找到了,
放到暴脾气的人身上,非揪出小偷是谁不可。
但男主却因为碍于面子,选择了半夜跑去发威胁信,
被小孩子说破后,他拔腿就跑。
为了不让别人说他私生活混乱,
就是不承认是睡了女记者的事实。
至于台下有人骂脏话,嘉宾怕是心里早已经藏了一万句mmp,
可是身份的束缚,
让他必须要忍住,不能表现出来。
电影想讽刺的并不是男主个人,而是男主所在的群体。
华丽外表下尽是“败絮”,大爱的背后全是伪善。
但他们脸上不敢表露的忍耐神情又告诉我们,他们被困在一个方块里。
这个方块就叫阶层。
导演鲁本在《方形》中毫无顾虑地撕开了上等人“悲天悯人”的假面,
镜头时不时会提及:
他们只是在高谈阔论中分泌善良,却对身边的惨状麻木不仁。
有人愿意帮一下这个男人吗?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一段“宴会野兽”的戏码,
艺术馆晚宴上名流云集,
一位行为艺术家在席间表演大猩猩。
艺术家渐渐如野兽般“失控”,
开始羞辱、侮辱甚至凌辱上等人,
被侵犯的人面红耳赤、高喊救命,而同桌的人们呢?
看吧——
低头不言,只求“野兽”别找上自己。
哪怕“野兽”将宴会破坏地每况愈下,
这帮人也从来没挪动一下屁股。
说实话,这画面我看的蛮爽的。
也很喜欢“方形”无处不在、隐喻十足的镜头。
在这次晚会的概念中,
“方块/广场”是信任和关心的一处圣地,在其中我们共享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而其真实的意图,正是考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
身处其中,你愿意相信陌生人会对你施以援手么?
而身处其外,你愿意对陌生人伸出你的援手么?
事实上,导演本人于2015年真的创作了这么一件装置艺术,放置在瑞典。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The Square”原本的意图却完全被消解了,
它变成了夜间的秘密接头地点、情侣求婚的场所,
甚至是残疾人乞讨的地方。
于是,导演把这一层讽刺也加到了电影中。
作为一部喜剧,《The square》笑点密集。
它的笑点并非是用力挠你胳肢窝式的低级搞笑,
而是利用一系列的反差、错位制造尴尬效果,
让片中人连带现场的观众抓耳挠腮、面红耳赤,
又不自觉地笑出声。
回头想想,现如今的社会比以前更安全,但是我们却都更加害怕了。
一方面,我们高呼自由平等政治正确的口号,
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变得日益冷漠。
这是怎么了?
我不知道,
而电影没有告诉我答案。
公众号电影自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