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户控制和自由
清晰的导航设计,让用户可以自由去向各种地方。印象笔记iOS端一级导航采用舵式导航,“写笔记”是应用最重要的功能,因此舵式按钮排布在中间。
首页对于产品业务的作用是付费转化,对于用户来说是高效查看历史笔记。笔记的展现形式为卡片式列表,卡片的排版和展现的信息可让用户自定义,做到了用户控制自由。
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真的很强大,除了最基本的关键词搜索,还可以搜索到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如果说前两种搜索结果都是初级和中级用户设计的搜索方式,那么高级语法搜索就是为专家用户设计的搜索方式。
图中“Intitle:交互”的指令为请搜索标题带有“交互”的笔记二、帮助用户认知-辅助界面和上下文帮助
印象笔记另一个强大的地方就是能与多种第三方应用联动,对于把其他应用上的文件和笔记同步到印象笔记上相对比较复杂的交互行为,印象笔记通过辅助界面的方式对用户进行了指引。
绑定微信的指引另一种提供帮助的方式为占位符和模版。比如,在进入写笔记的流程后,为了让用户更高效地输入笔记信息,印象笔记对标题和正文信息的输入位置进行了提示,并提供模版降低学习和输入成本。
三、系统状态始终可见
成功的反馈机制让用户一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当前App处于什么状态。这些反馈多数是视觉非模态反馈,所以“记笔记”的用户流基本不会被打断,这是这款应用易用好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比如,下面这个录制语音笔记的过程,“点击工具栏-点击录音按钮-语音录制中-保存录音-查看录音-删除录音”这一流程中,除了呼出录音按钮这一操作后的反馈是模态的下拉弹框,剩下的每一步采用的都是非模态的视觉反馈告诉用户操作成功,已经进入了下一步,如,在点击录音后,在导航栏下方自动出现了录音条表示语音正在录制。非模态的视觉反馈的是好用的应用软件经常使用的设计策略,这些不经意间的反馈会让用户进入“流”的状态,专心在自己的操作中。
印象笔记不仅为极端状况设计了空状态页面,同时设计了操作按钮,提示用户在空状态页面你可以进行哪些操作。
四、一致性和标准化
1. 应用内部的统一
图标都使用线型图标;
应用内页面边距一致;
应用内使用品牌中的绿色表示可点击状态
2. 与iOS平台规范保持一致
除了视觉图形界面的设计遵从了iOS平台的设计规范,在手势的设计上与iOS系统3D touch的交互方式保持一致。比如,在首页点击卡片流笔记,使用的不同力道可以进入不同的界面。
最新的iOS版本取消了3D touch,印象笔记的这操作方式还继续保留着五、模拟用户的现实世界
1. 强大的与第三方App的联动功能
用户真实的情况是笔记的内容来自于各种常用App的数字世界里,印象笔记设计并开发了与微信、微博和得到连结的功能,特别是与得到的联动,可以把得到的笔记同步到印象笔记中,大大优化了用户体验。
得到的笔记同步到印象笔记中2. 笔记整理
用户会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中对物品进行归纳整理,把它们收纳到对应的类别里。“笔记整理”这个功能就是模拟了用户在真实世界中的行为而设计的功能。
六、设计简约美观(消除负担)
简约不简单。
清晰的导航设计,重要的功能都能在首页找到;
删除冗余的功能,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
减少模态反馈的使用防止打断用户流;
使用扁平简约的视觉元素,减少视觉样式增强了印象笔记的可用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