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叫豫让的人,姓姬,毕氏,他是晋国大夫智伯(智襄子)的家臣,智伯对豫让非常好,豫让很感激。后来智伯被晋国大夫赵襄子所杀,赵襄子非常恨智伯,把智伯的头盖做成酒杯。豫让决定刺杀赵襄子,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虽然豫让为了刺杀赵襄子,把自己毁容,但是最终没有成功杀掉赵襄子,只是用剑三击赵襄子的衣服,然后自杀,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探究下。
01
春秋时期,晋国有六大氏族,分别是智氏、赵氏、魏氏、中行(读如航)氏、韩氏、范氏,六大氏族是晋国最有权势的氏族,六大氏族明争暗斗,企图夺取晋国的执政大权,智伯联合韩氏和魏氏攻打赵襄子,韩氏和魏氏临阵背叛智伯,智伯被赵襄子所杀,智氏家族的两百多人被赵襄子杀害,几近灭门。智氏家族灭亡后,赵、魏、韩三家瓜分智氏封地,成为晋国最有实力的氏族,周天子于是封他们三家为诸侯,赵、魏、韩从大夫变成国君,晋国被瓜分成赵国、魏国、韩国,史称“三家分晋”。
智氏家族有个家臣叫豫让,智伯对他礼遇有加,非常信任,智氏家族遭此横祸,豫让非常痛心,为了报答智伯的恩情,豫让决定刺杀赵襄子。
豫让更名改姓,伪装成残疾人,去赵襄子家修厕所,准备随时行刺赵襄子,然而却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从豫让身上搜出了匕首,确认了豫让的身份,赵襄子问豫让想干什么,豫让说:“要为智伯报仇!”赵襄子的侍卫想要杀豫让,却被赵襄子拦住,赵襄子说:“这是义士呀,我们小心回避就是了,智伯没有继承人,他的家臣居然给他报仇,豫让真是天下的忠义之士。”赵襄子下令放了豫让。
02
豫让第一次行刺失败,心有不甘,决定第二次行刺赵襄子,这次为了不让赵襄子认出来,他把油漆涂在脸上和身上,让面部和身体溃烂,刮掉胡子和眉毛,然后乔装成乞丐,到了家门口向妻子行乞,他妻子都认不出他,只是觉得声音有点像丈夫。于是豫让找来火炭吞下,让自己的嗓子变得沙哑,然后继续行乞,准备伺机再次行刺赵襄子。
在行乞的路上,被一个细心的朋友认出,朋友无比伤痛,对豫让说:“凭你的才能,侍奉赵襄子,赵襄子一定重用你,重用你的时候,再想办法行刺不是很容易吗?”豫让回答说:“侍奉家主,却想杀家主,这是心怀异心,我知道我选择的办法实施困难,可是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后世那些心怀异心侍奉家主的臣子感到羞愧!”
豫让查到赵襄子的出行路线和时间,知道赵襄子外出必经一座桥,桥的名字叫赤桥,(后世称为豫让桥),于是他藏在这座桥的下面,等待赵襄子经过伺机刺杀。赵襄子骑马经过赤桥的时候,马突然受惊,觉得有人行刺,赵襄子让侍卫检查赤桥,在赤桥下发现了手拿宝剑的豫让,赵襄子问他:“过去你也侍奉过范氏和中行氏,不为他们报仇,投身成为智伯的家臣,如今智伯已经死了,为什么偏偏给智伯报仇呢?”
豫让回答说:“范氏、中行氏把我当平民对待,我就用平民的方式对他们,可是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我就要用国士的方式回报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赵襄子听后非常感动,可是又不能再次放了豫让,于是让侍卫将他团团围住。
豫让知道这次在劫难逃,无法实现为智伯复仇的愿望,于是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一件给他,然后跳起来对着衣服连刺三剑,之后大声说道:“我可以去下面报答智伯的恩情了!”豫让拔剑自杀,他死后事迹在赵国传开,赵国仁人志士说起豫让的事迹无不感动,令人可歌可泣。
03
豫让行刺赵襄子的故事流传至今,有些人可能觉得豫让太傻了,为了一个家主居然毁容当刺客,一个侍奉主上的家臣值得那么玩命吗?
这个疑问要从周代的历史背景说起,周代自周公旦辅佐周成王时实施以德治天下的理政思想,制定礼乐制度确保“德政”的实施,同时实行严格的宗法制维护社会秩序。德是执政是中心思想,礼乐制度是“德治”两个基本点,宗法制是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的继承制度和社会制度,周代通过这些制度想达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忠义永存、礼乐长久”的理想社会。
豫让这种义举是完全符合春秋时期的主流思想,春秋时期分五个社会等级,分别是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智伯是大夫,地位仅次于晋国诸侯(国君),豫让是平民,可是智伯却把豫让当国士一样看待,可见智伯对豫让已经是破格提拔,豫让当然要感激智伯。
春秋讲“忠义”,士必须效忠大夫,豫让作为如同国士一样待遇的平民,从礼制上讲必须效忠智伯,如果士不效忠大夫,那么在春秋时期就是"不忠不义",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必遭众人谴责。豫让这种行为完全“忠义”的要求,他为智伯报仇,是伦理道德促使的行为。豫让为了给家主报仇,不惜性命,最后选择自杀,是“大忠大义”的表现,是当时世人学习的榜样。
04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忠义”的化身关羽,关羽在三国时期文武并不是最突出的,可是却被后人敬为“武圣”,这其中必有深刻的原因,我们知道关羽最爱读一本书,书名叫《春秋》,《春秋》讲了很多忠义之士的故事,关羽深受这些忠义之士的影响,关羽自从跟了刘备后,再也不事二主,当年落入曹操手中,曹操赏给关羽高官厚禄、美女珠宝,关羽都不为所动,心中思念的还是他的主公刘备,“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典故说明了关羽是一位大忠大义的英雄,关羽成为“仁义”的化身,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关公”。
“忠义”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不忠不义之人必遭众人谴责和不容,《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都说明了“忠义”的重要性,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纪,古人这种“忠义”思想有没有必要提倡和发扬呢?一起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