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4——冬冬
读书,多么简单的事啊,能有什么误会呢?实不相瞒,十天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甚至我完全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十天一本书的精读,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读书这件事。
1、读书是一件痛苦的事,还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通常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有人读书就像嗑药,越读越兴奋,而对于有的人来说读书更像是催眠,一本在手睡眠无忧。
但经历过这次精读营,我突然意识到读书其实是一件痛快的事,要先经历一段绵长的痛苦阶段,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
这次读书过程不算顺畅,书中有很多颠覆我认知的观点,而众所周知,转变固有思想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我也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放弃,但是开弓哪有回头箭,为了不辜负自己,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然后读到有一天,我突然就接受了作者的观点,这个感觉很特别,有点突然有一天自己世界的天地颠倒了一下。过程跌宕无比,但动荡之后就是全新的世界,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痛快感觉。
对比而言,之前的快乐,不算真的快乐,只因多翻了几页就觉得多学了东西,其实并没有真正把书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太流于表面。
而之前的痛苦,也没有深入体肤,不过是游走在舒适区的边缘,就被自己的懒惰和抗拒强行拽回了舒适状态。痛苦也仅仅停留在量变阶段。
而读书的真正状态,应该是像在漆黑的隧道前行,经历过漫长的黑暗,才能有豁然开朗的畅快。
2、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之前对这个观点的认知也只停留在浅层,从来不曾细探过为什么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感受。而在这次精读的过程中才发现,其实读的每一页书,都是在读自己。
每个人当前的状态,过往的经历不同,读出的东西也不尽相同。这10天中,我时常去看,和我同读一本书的老铁的读书感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这真的是这本书中提过的东西吗?为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然后去重新翻阅果然找到了。
可是为什么对别人很重要的点,我却完全忽略掉了呢?而我关注的点,对于其他人,也显得那么无关紧要呢?
你可能会说,很简单,这是我们看书的角度存在差异。没错,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可以说这些不被关注的点就是我们思维的盲区,而盲区又是如何形成的,盲区内又有什么东西呢?
根据这十天的经验我粗略找到了两种:一种是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比如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熟视所以无睹;而另一种则是一些被我们无意忽视的难点,因为困难而选择性放弃的。大脑其实是懒惰的,它会自动忽略那些费能量的事物。
熟悉的知识被忽略,可能不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损失。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难点,却很有可能是我们突破自己的关键点。而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呢?
其实秘密也藏在在这次精读中,就像前文提到的,我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和我共读一本书的老铁来查漏补缺。这就是联机学习的优势所在。
自己平时读书学习也可借鉴,约上三五个好友一起入坑,对同一事物分别阐述各自观点,进行交流沟通,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发现并攻克这些难点。然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不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哈姆雷特本来就有一千面,而自己只发现了一面而已。
3、书中的二八法则,不是每一页都要死磕
怎样看书才叫做认真呢?我一个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洗礼的成年人,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绝对不是从头看到尾!人生就像考试,既有考试范围,时间也十分有限。所以为什么不选择重点来学习,选择高分题目来作答呢?
其实这次精读活动开始时,我的计划是每天找到一个点来进行深入,但读着读着就发现,真正对我产生比较大影响的其实只有三个点,后来就释怀了,索性把三个点铺开来写,反而收获满满。跟有用相比,数量是可以被忽略的。
无处不在的二八法则,对于读书同样适用。在书中找到对自己最重要的那20%,就像古人所说的黄金屋,颜如玉,能让我们的人生实现更高价值的赋能。
如何去做呢?通过目录找到自己知识的盲点和与自己现有观念相悖的点,然后慢慢啃这些硬骨头,把这些知识梳理并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或者对其和自己现在的观点进行对比批判,把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然后找到自己生活中的相关点,进行实践并复盘,补充经验。
书终究是用来用的,值得死磕从来不是书本,而是生活。
网友评论
是我们通常的表达
然而
正确的姿势
应当被叫作
观书
你上面说的我也很有感慨,而且再一次认识到,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要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