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笔记-小儿遗尿

作者: 7a5497d49159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7:10 被阅读8次

    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又称遗溺、尿床等。3岁以内的婴幼儿,由于脑髓未充、智力未健,排尿的自控能力尚未形成,或年长儿童因贪玩疲劳过度,睡前多饮等,偶尔遗尿者,皆不属病态。

    遗尿,多自幼得病,如病延日久,就会妨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发育,因此,必须及早治疗。

    【病因病理】

    1. 肾气不足 小儿先天不足,肾气虚弱,下元虚冷所致。《诸病源候论》曰:“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寒,不能约水故也。”肾主闭藏,开窍于二阴,职司二便,与膀胱互为表里;如肾与膀胱之气俱虚,不能制约水道,因而发生遗尿。

    2. 肺脾虚弱 脾主运化,喜燥而制水,肺脾功能正常,体摄有节,才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尤在泾说:“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为不禁者,《金匮要略》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饮食入胃,经脾的运化散精,上归于肺,然后下输膀胱,保持正常的排尿功能。肺为水上之源,属上焦,脾胃属中焦。脾肺气虚,则水道制约无权,因而发生遗尿。

    3. 肝经郁热 肝主疏泄,肾主闭藏。由于肝经郁热所致的疏泄作用超过了肾的闭藏作用,使肾关开合制约失力,膀胱不藏而发生遗尿。

    【临床表现】

    1. 肾气不足 面色白,智力迟钝,较大儿童能主诉神疲乏力,肢冷形寒,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或伴有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 脾肺气虚 面色无华,气短自汗,形瘦乏力,食欲不振,或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3. 肝经郁热 溲黄短赤,频数不能自忍,性情急躁,手足心热,面赤唇红,口渴喜饮,甚或目睛红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要点】

    1.多发生于3周岁以上儿童。

    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轻者数夜尿床1次,重者一夜多次尿床。

    3.小便常规及尿培养多无异常。

    4.部分患儿X线片显示隐性脊柱裂。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热淋(尿路感染)相鉴别,热淋常见有尿频急、疼痛,白天清醒时小便也急迫难耐而尿出,裤裆常湿,小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脓细胞。

    【推拿治疗】

    1. 肾气不足

    治则:温肾固涩。

    处方: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按揉百会、揉丹田、按揉肾俞、擦腰骶部、按揉三阴交。

    方义:补肾经、按揉肾俞、揉丹田、擦腰骶部以温补肾气、壮命门之火、固涩下元;按揉百会、推三关、揉外劳宫以温阳升提;按揉三阴交以通调水道。

    参考资料: [中医 历史 国学等社科类书籍下载](https://github.com/china-testing/python-api-tesing/blob/master/society_books.md)

    2. 脾肺气虚

    治则:益气固涩。

    处方:补脾经、补肺经、揉外劳宫、按揉百会、揉中极、按揉足三里、按揉膀胱俞。

    方义:补脾经、补肺经、按揉足三里以补脾肺而益气;按揉百会、揉外劳宫温阳升提;揉中极、按揉膀胱俞以调膀胱气化、固涩水道。

    3. 肝经郁热

    治则:清肝泄热。处方:泻肝经、泻心经、补脾经、揉二马、揉三阴交、揉涌泉。

    方义:泻肝经、泻心经以清热除烦;揉二马、揉三阴交、揉涌泉以壮水制火、引热下行;补脾经以健脾扶正。

    【其他治疗】

    1. 中药治疗 肾气不足者以菟丝子散加减;脾肺气虚者以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加减;肝经郁热者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2. 耳针 取皮质下、神门、内分泌、肾、肺、脾。

    【注意事项】

    1.使儿童养成按时排尿的习惯;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不使其过度疲劳。

    2.已经发生遗尿者,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适当的营养,并注意休息;临睡前2小时最好不要饮水,少吃或不吃流质食品。

    3.夜间入睡后,家长应定时叫其起床排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拿学笔记-小儿遗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ih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