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你我的孤独

作者: 李想想 | 来源:发表于2016-08-08 23:08 被阅读433次
《百年孤独》

上周看完了《百年孤独》,感觉看完了之后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小镇马尔多和一个家庭的兴衰。

小说由一对近亲结婚的夫妻说起,说他们很担心他们会生出有猪尾巴的孩子,但是却没有,然后这家的男人带领其他人一起到了马尔多,在这片平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小镇。镇上的人唯一和外界的沟通就是不定期从远方来的吉普赛人。这家的男主人似乎对世俗十五不太感兴趣,反而是总会对吉普赛人带来的神奇物品感兴趣。乌苏娜作为女主人,担负起了这家的赚钱和养育子女的工作。幸好她通过制作糖动物赚钱还比较容易。他们的大儿子出去闯生活了,二儿子在家本来是个安静沉郁的人,后来却参加了战争成为了上校。收养的大女儿也比较命苦,本来有爱人,却没有走到一起,后来和回家的大儿子走到了一起却不为这个家庭所容忍。家里的小女儿则因为嫉妒决心破坏大女儿的幸福,却不小心毒死了自己的二嫂;不断拒绝了求爱者,后来却和自己的侄子私通,最后也是孤独的死去。

这家的二儿子倒是给这家人留下了后代。但是这些后代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乌苏娜养了她的第四代的重孙之后,一百多岁高龄死去了。而她的第四代重孙因为和第四代的重孙女私通,最后生下了孩子,带着猪尾巴。这一家的命运也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通过对这个家族百年命运的描写作者也介绍了这一百年来社会的变化。从第一代大家出门靠走,到第二代他们可以乘船到更远的地方,到第三代有了铁路,到第四代有了飞机,这种科技上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其他的话,就是这个小镇突然有一天来了由共和国任命的镇长,到后来战争期间上校任命家里的一个人为这里的镇长,到后来似乎有没有镇长都无所谓,也是一种反政府主义的体现吧。

书中的人似乎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然,这家人本身也不是做事情特别谨慎的那种,很多时候都是一时冲动。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给我一种,众生皆苦,执迷不悟的感觉。新兴的资本主义家庭和旧式贵族家庭碰撞的时候,旧式贵族家庭的菲兰达掌握了家庭的主权,而新兴家庭的奥雷连诺第二选择的是和情妇厮混,赚钱然后把钱给菲兰达。全书中让我觉得最可怜的就是菲兰达了。她的一生都生活在谎言之中,小时候被她父母欺骗,以为自己的家庭是贵族,她自己将是女王。嫁人了就开始自欺欺人,便盆要用金的,因为她是女王啊。跟子女的通信也是没有一句真话,对自己的真实现状她选择了无视而生活在她给自己构建的童话王国里。有病不敢去看医生,怕失了身份,而是跟远方从未谋面的医生用书信交流她的病情,只能是越来越糟。漠视生活真相的人,最后也会被生活漠视。最后她的儿女才发现,她一直以为的金便盆其实只有族徽那一块儿是金的。这算是对她最大的讽刺了吧?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因为他们都太笨了太懒了,不知道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吗?其实并不是。书里的人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奥雷连诺上校为了他的理想和大众的幸福战斗了大半辈子。奥雷连诺第二在家庭经济困难时,努力发行彩票赚钱供家庭使用。第一代男主人也是对世界和新科技充满了好奇,并且希望在自己的努力钻研下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脑洞开的大,并不代表意见就一定正确。所以他失败了,奥雷连诺上校也可以说是失败了,因为民众对他取得的成绩已经满意,虽然那并不是他本人觉得满意的,因此他选择了继续站在,而民众却不站在他那边了。奥雷连诺第二养育牲畜,非常成功,为家庭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在牲畜事业走下坡路的时候他奋力拼搏,走街串巷卖彩票,尽力维持家庭的基本开销,最后为家庭也是奉献了一生。虽然他有荒诞不经的开办食物比赛,胡天胡地的和情妇厮混,但是在子女寒假回家的时候他都在家生活,和菲兰达一起维持家庭美好和睦的假象。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父亲,合格的丈夫。至于孝顺,因为不属于西方价值观的一部分,所以书中也没有进行大量描写,只是在提到菲兰达对她婆婆的态度的时候提了一句,菲兰达似乎已经忘记了那是她的婆婆,而真正只把她当作家里的女佣一样。代表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基本关系的态度吧。对待老一辈,我们应该给予我们应有的敬意;其他的,也就只是普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了。

仔细想想,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又和书里的人有什么区别呢。顺境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忘乎所以,逆境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会去奋起拼搏。我们都在尝试做一个好人,但是命运却不一定给我们什么机会。

百年孤独,是一个家庭的孤独,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孤独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a9ce87e12266:写的真好,贴切,平实,和原著一样透着隐隐的忧虑。人都是孤独的,所以才总是在寻找什么,比如快乐,梦想,伴侣,朋友。。。等有一天,心满了,我们不再寻找,生命也基本终结
    李想想:@幽雨听弦 一百个赞!
    a9ce87e12266:@李想想 有人觉得这是解决问题,有人觉得这是顺其自然。个人有个人的想法,有个人的生活方式。有人不想嫁娶,有人不想生育,有人不想为子孙牺牲自己。
    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临死之际,才后悔没有为自己而活。
    李想想:哈哈,我觉得马克思有句话说得很好,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我想我们永远会处在解决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年了就要嫁娶,嫁娶了就要生育,还有教育,然后就要开始为下一代操心了,然后还想要孙子辈,还要为孙子辈操心;然后也许还期待着曾孙;老伴走了,也还要解决自己一人的孤独问题……我想,如果能达到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就是你说的那种“心满”的状态了吧。
  • 穿越者木易君:文由心起,字以心书,动人动心,唯有赞之……
    李想想:谢谢!

本文标题:百年孤独——你我的孤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wr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