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简书电影
船长,我的船长——那些电影中的良师诤友

船长,我的船长——那些电影中的良师诤友

作者: 可惜无声 | 来源:发表于2016-11-11 13:28 被阅读571次

    如果说有什么主题经久不衰,无论在生命哪个阶段,每次欣赏都有振聋发聩之感,那莫过于“成长”二字。无数电影乐于将成长并置于主题之中,也有无数电影直接将成长作为故事肌理下最为粗壮的一条动脉,以情感的张力将血液源源不断输送给电影的七筋八脉,使其能在我们的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成长类型的影片中,总有一种最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那便是讲述天才与伯乐,顽童与恩师的故事。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不乏一两位好老师,他们曾或多或少给予我们启发,提示我们通向山顶的蜿蜒小道。无论是为启航的帆助上一阵风,还是为晦暗的心点上一盏灯,导师的身影总不时出现在成长旅途的每一处路口。

    每个人心中,对"好老师"都有各自的标准。他们或是学养深厚,或是温柔耐心,或是恪尽职守,但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个体的认知固有局限,人很难跳脱主观的牢笼,需要另一只手来为我们拨开迷雾。古语中把老师称为“伯乐”,其实正是暗指真实的自我需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方能得以展现。明智的导师并不会把学生视作录入信息的硬盘,而是看作未经开凿的璞玉。他们引导学生褪去自我之外,或封闭或顽劣的外壳,寻得其下暗藏的潜能。如果说学习的本质便是调动开发未经察觉的潜能,那么有时从广博经验中提炼出的寥寥数语,就能从此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光影流逝,每看一部电影,就是与角色共同体验一段人生轨迹。我们常用人物是否成长,来衡量电影好坏。而很多类型电影,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人物没有变化,就如故事没有冲突,瘫软无力,只能用死气沉沉形容。除了单调缓慢,不知所云的剧情,故事里的角色如木雕泥塑一般令人乏味。他们浅薄粗鄙,像一个个戴着脸谱的木偶,从开始到落幕,没有半点改变。这样的体验糟糕至极,无法与记忆产生任何交集。

    而你却很难忘记,这些描绘师徒之情的成长电影,因为改变即是它们的母题。

    每个老师风格不同,学生性格也自迥异。和善的老师特别容易招来学生的好感,而严厉的老师也会吸引一批学生的追随。与此相对,学生也会被划为天才与顽石。他们有的天赋异禀,有的资质平平。不同的出生与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的嚣张跋扈与懦弱无助,但都在剧中得以平复。无论这些幼芽来自哪个社会阶级,对于未来有过哪些希冀,都在导师的指引下找到了自己的一方沃土。而作为观众的你,即使生活中未曾遇见如此良师益友,也能在如下故事里,获得些许慰藉,些许启迪。


    1.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1997)

    导演: 格斯·范·桑特
    编剧: 本·阿弗莱克 / 马特·达蒙
    主演: 马特·达蒙 / 罗宾·威廉姆斯 / 本·阿弗莱克

    教授蓝波一生钻研数学,一次课间他公布了一道难解的习题,原本想要难为一下学生,却未曾料想,被一名清洁工给轻易化解。蓝波心生好奇,一番寻根刨底,才发现这位名叫威尔的清洁工,纵有天才之能,却总是惹是生非。蓝波与他的第一次正式交流,正是发生在看守所里。也是靠蓝波的求情,才让威尔免受牢狱之灾。

    蓝波明显不愿意放弃这个好苗子,他几次三番找来心理学家为威尔辅导。但生性叛逆的威尔却口出不逊,让数位专家都碰了一鼻子灰。无奈之下,蓝波只得寻求好友尚恩的帮助,一位资深心理学教授,希望能以此帮助威尔摆脱内心的枷锁。虽然在两位导师的孜孜教诲下,威尔逐渐打开了自我,但内心深处的自卑却难以化解。他不知该如何摆脱这道枷锁。


    本片获得奥斯卡9项大奖提名,最终获得最佳原创剧本与男配角奖。其编剧也是同样作为主演的本·阿弗莱克,灵感来自于阿弗莱克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小说。虽然只有短短50余页,内容之深厚足以改编为一部电影。

    天才的故事总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人们崇拜他们的才华,赞扬他们的功绩,甚至他们异于常人的个性与怪癖也常为人津津乐道。但上天总归公平,在赐予你某些特长之时,也会随之附上致命的缺陷。他们比一般人更加敏感脆弱,内心更容易滋生堕落与疯狂,更容易滑向深渊。

    威尔就是这样一个面临毁灭边缘的天才。他一方面能轻松解开困扰教授数年时光的难题,一方面却用犯罪来排遣内心的焦虑。这种内在的分裂,也导致了他外部世界的崩塌。他困在了自己一手堆砌的水泥棺材里,一面怒喝着自己的不屑,一面给牢笼添砖加瓦。

    幸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威尔踏空之前,就遇上了威尔与尚恩这两位导师。虽然威尔对他们的帮助或是嗤之以鼻,或是抗拒不理,甚至还常出言中伤。但两位教授依然没有放弃。他们知道威尔之所以冥顽不灵,正是因为他渴望与他人建立关系。堕落为他赢得了友谊,这是他与世界唯一的联系。威尔越是坚定自己的逻辑,内心的锁链也越缠越紧。而两位导师,便以超常的耐心,慢慢突破威尔的防线。

    对人物真实内心的挖掘与重构,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原因。三位主角的表演,出色之余更不乏深度。其中无数小小的环节,也是一次小小的心灵角力。为自我松绑过程中诸多的细节,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我们希望脱离舒适区,重新踏上旅途之时,若不抛弃业已固化的隐含假设,它便会如影随形拖慢我们改变的步伐。这不仅需要寻求导师的帮助,也需要拿出自己的勇气。


    2.卡特教练 Coach Carter (2005)

    导演: 托马斯·卡特
    编剧: John Gatins / Mark Schwahn
    主演: 塞缪尔·杰克逊 / 罗伯·布朗 / 查宁·塔图姆

    与里士满的这所高中篮球队比赛,是其他校队最喜闻乐见的事情,因为他们几乎每次都能获胜。这只屡战屡败的倒霉球队,因为卡特教练的到来,赢得了一次改变的机会。这位目光坚定的金牌教练,相信这只队伍并非无药可救,反而有着夺冠的潜质。而他要求所有队员与他签下协定,如果队伍不团结,或是不听从指挥,那么就再也别想打篮球了。

    虽然少不了坎坷与摩擦,但里士满高中队,却在卡特教练的带领下重获新生。他们的比赛成绩日渐提升,几乎场场比赛都所向披靡。但在一次关键的锦标赛上,队员间的摩擦使他们大败而回。这次失利让卡特教练沮丧不已。他真的如其所言,关闭了体育馆,禁止队伍参加任何比赛。这下可引起了轩然大波,成批家长开始抗议,卡特教练成为了大众议论的焦点。而那些队里的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该向何去。


    本片根据里士满高中篮球队教练,肯·卡特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它还有个奇妙的名字叫《放牛班的严冬》,且不论这名字是为了揶揄还是投机,其形容在某种程度上也算贴切。毕竟严冬之后便是暖春,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总能吸引人。

    一提到篮球,很多人就会立刻联想到那部不朽的动画《灌篮高手》。在日本有着一系列以篮球为题材的体育漫画,在美国也有自成一体的篮球电影。这种节奏明快,且有着高强度肢体对抗的比赛,最能激发观众心中蠢蠢欲动的热血。当球落入篮筐的那一声脆响,就如投石打破水面的沉静,在肾上腺素激增的同时,也击碎了日常的平庸。

    不过这部电影中的高中生活,在理想主义的背景下也不乏真实质感。片中不惜笔墨描写青少年的前途困境与少数族裔的生活状态,虽是励志题材但也不乏深度。这种戏剧化渲染的吸引力,将与现实感一同合力,触碰观众内心。虽然本片并非巨额投资的大制作,但结合了MV与影棚技巧的巧妙手法,使得每场比赛都有身临其境之感。再配以节奏感极强的音乐,几乎时刻血脉贲张。

    萨缪尔·杰克逊的过人演技,不仅完美诠释了铁血教练应有的形象,他在剧中对于恐惧的一番慷慨陈词,也值得银幕外的你我细细思索。有人曾说《教父》中有每个成人应当通晓的处事之道。而卡特教练也像是这只球队的教父,不仅传授球技,也会指引人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导师,不仅恪尽职守,还将自身化为一股动能,推动那些处于十字路口的学生,完成应有的蜕变。而那些孩子也并未让人失望,虽然不免抵触与逃离,但最终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幸运,开始学会珍惜。

    在影片中后段, 你可能会为卡特教练如此耿直而不解,为何他不就不能圆滑通融一些?但随着剧情发展你便会慢慢发现,教练的这份固执,其实正是来自他对原则的坚守。他并非要向外界塑造一言九鼎的形象,而是要信守对于自己的一份承诺。因为一个人的下限,正是随着不断打破原则而逐渐拉低,最终走向庸碌困顿的结局。


    3.爆裂鼓手 Whiplash (2014)

    导演: 达米安·沙泽勒
    编剧: 达米安·沙泽勒
    主演: 迈尔斯·特勒 / J·K·西蒙斯 / 保罗·雷瑟

    少年安德鲁,自幼生长在单身家庭。他虽然还和不得志的作家父亲一同看电影,但也一心想在爵士乐坛里闯出片天地。一次晚间练习,让他得到了音乐导师弗莱彻的赏识。弗莱彻欣赏他的潜质,让他进去了正式乐团。却殊不知他将面临怎样一番磨练。

    弗莱彻虽然虽然赏识安德鲁的才能,但却因他的松懈大为光火。他羞辱,逼迫安德鲁进行地狱般的苦练。虽然安德鲁的技艺因此愈发纯熟,但他与周遭世界的隔阂也越来越深。但安德鲁心底知道,只有弗莱彻真正了解自己,也只有弗莱彻能够带他实现梦想。但这段师生关系却因弗莱彻的喜怒无常与刻薄刁钻而愈发扭曲,最终当安德鲁登上他梦想中的舞台——纽约音乐厅时,才发现这正是弗莱彻用来摧毁自己的一场骗局。


    本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最终夺得最佳男配,最佳剪辑与最佳混音三项大奖。熟悉奥斯卡奖的朋友都知道,最佳剪辑可以称得上小一号的最佳影片,也可见本片的品质一流。

    故事的前身,是一部拍摄于2013年的短片,后因潜力无限,便被延长。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很多时候人必须逼迫自己突破极限,才能真正获得成长,特别是在音乐,这种需要刻苦努力才能有所成就的行当。片中获得最佳男配角的西蒙斯,也正靠饰演一位不循常理,另类无情的导师,向我们展示了想要获得所谓的成功,一颗心灵需要承受多少负荷。电影中这种直面苦痛真相的勇气,使其感染力远非一般题材可比。

    相比其他师生电影中的相濡以沫与敦敦教诲。《爆裂鼓手》中呈现的却是一幅学生与导师间的修罗场。这种对于师徒关系的尖锐探讨,震撼观众之于也赋予角色复杂层次。用严厉都不足以形容,甚至可以说有些反社会人格的弗莱彻,与自幼因原生家庭离析,内心失衡且过度理性的安德鲁,从电影开始便处对立状态,更以理想之名撕扯对方的血肉,却最终逼得安德鲁的才华破茧而出。

    大部分关乎成长的电影,都会告诉你努力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但《爆裂鼓手》却不满足于炖煮一锅鸡汤,而将主旨集中于追求极致所要付出的代价上。小至细胞,大到肌体,整体天然就有一种追求稳定平衡的需求。但若想到达顶峰,就得经过失衡的洗礼,你必须有超过常人的坚定信念,在必要时刻不择手段,忍受甚至追求痛苦捶打,同时也要做好失去一部分宝贵生活的准备。

    除此之外,本片能获得上佳口碑,也有赖于一丝不苟的制作水准。凌厉剪辑与出色表演自不必说。片中对于音响的绝妙处理更凸显专业二字,虽然故事本身并无惊悚悬疑元素,但每当情节进展到爆发边缘,富有节奏感的音乐随即浮出水面,一再推动节奏,一再升级冲突,如此巧妙设置让人瞪目结舌之余,还有欣赏动作电影的刺激快感。


    4.摇滚校园 The School of Rock (2003)

    导演: 理查德·林克莱特
    编剧: 麦克·怀特
    主演: 杰克·布莱克 / 琼·库萨克 / 麦克·怀特

    如果你去过任何一个艺术家聚集地,都可能发现一位类似杜威这样的音乐人。已过而立之年,却仍不忘初心,为了热爱的摇滚乐打拼。他不屑于那些模式化的商业音乐,媚俗且全无个性,他要追求的是自己心中真实而纯粹的摇滚乐。但现实无情,杜威终于落得个孤家寡人的境地,没有乐队要他,甚至连付房租都成了问题。

    所幸杜威的房东也是他多年老友,以前也曾狂热于音乐,如今却转入教职。这天一所中学打来电话,想邀请杜威老友代课。为生计所迫的杜威情急之下,居然想要冒充内德的身份,进入这所名门中学任教。但严谨沉闷的校园环境让杜威很是郁闷,直到有天他突然发现,这些循规蹈矩的孩子似乎很具有音乐天赋。杜威心生一计,看来重组乐队有戏了……


    看到杰克·布莱克的那张大脸,你也就能猜到这是一部喜剧电影。的确,演员布莱克本身便是一位资深的摇滚乐迷,不仅通晓美国摇滚乐界各种奇闻异事,甚至自己还有一只摇滚乐队。而杜威的角色可算为他量身定做,他将现实中对于摇滚的热爱,全部投入电影之中,那份痴迷的热情,绝非一般演员能够替代。

    如其他现代流行音乐一样,摇滚乐也经历过一段坎坷艰辛的跋涉,才拥有如今辉煌的地位。主角杜威与很多在地下苦苦挣扎的音乐人一样拥有热情,但却缺乏才华。生活的窘迫,同行的嘲弄,都使他与音乐渐行渐远。但他仍然找到了新的途径来延续自己的音乐梦想。他将摇滚精神融入教育之中,将那不应属于孩子的保守驱离出去。他教会孩子们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要成为自己父母的复制品。

    音乐喜剧总难逃脱低成本的限制,沦为一般的好莱坞小品闹剧。但本片扎实的剧本,与主角略带神经质的表演风格,使得本片也能在包括金球奖,MTV电影奖中拔得一筹。不仅杜威的表演充满感染力,一拿起吉他便让气氛开始爆炸,片中的学生们也都各具才能,从架子鼓到古典钢琴,无一不通。也正因如此,这群孩子组成的乐队,最终能让台下那些中产精英也起身鼓掌。

    儿时经历对人的影响,很多时候都超出我们的想象。那个世界弥恒久远,虽然潜藏在记忆深处,逐渐远离,却时常会因欣赏这类电影而蠢蠢欲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船长,我的船长——那些电影中的良师诤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zz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