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作者: 蝴蝶的玫瑰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21:23 被阅读28次

我家的杏树长高了,结了果子。印象中它只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苗,怎么在我们这忙忙碌碌中长大了。它长得很端正,这两年每年花开的时候,我总要抽空回来看一趟,明明到处都是杏花,可我偏就喜欢看自己家的,人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心里想回来看,身体就不能辜负。不过它的果子我不曾尝过,回家于我们也不是很随意的事,况且我也并不馋杏子,只要知道它能开花结果足矣。听妈说果子也比刚结上时好吃了。古 云: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看来这树也有十来年了,哎,光阴似梦,一晃如昨。

回乡偶书

退回到二十多年前。我奶奶家有几棵杏树,不过我最怀念的是门口那棵。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它就已经很大了,它独自长在一个小园子里,园子四围都是小土墙,土墙不高,靠着北边的那面墙尤其矮,我都可以上去。那棵杏树树冠圆圆的,大部分枝桠都是向上生长,我也够不着,只有一个枝桠居然横着向北边长了,而且已足够粗壮,至少我双手都抱不住,足以支撑我的重量。那枝桠的高度刚好是我踩着土墙便能够的着的,我不是一个会爬树的孩子,所以这个枝桠就是我和树最能亲近的地方,我喜欢到那里,一个人呆着。踩着土墙,抱着那个枝桠,晃过来晃过去。要是杏儿熟了自然更好,我想我应该也吃了很多,但我也并不贪吃,所以对吃杏的记忆已经模糊。我只记得我抱着那个枝桠,像抱着爸爸妈妈的脖子,那么晃荡。上学是七岁以后的事,七岁以前什么都不用学,天大地大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像个无知的猴子。

在那棵树桠下,我荡尽了无忧无虑的早期的童年时代。

七岁很快就到了,孩子们都高高兴兴的上学,我却没有体会到上学的快乐,在学校三天我就说我不想上学了,几个同学送我回了家,迎接我的是母亲的一顿暴打和爷爷奶奶宽容的劝阻,不想上就不上了嘛,明年长大点再上。他们真的只想依着我,只要我开心。母亲却觉得我太不争气,把我从家打到学校,我才如梦方醒,似乎是从猴子变成了人,开始好好上学了。

但这样一来,我就不能常去和那棵树玩了。回想起来,那不上学的日子也挺好。那时候我爷爷还在,喜欢摸摸我的头,说我乖,我奶奶也还年轻,走路像一阵风一样。

上学导致了我们频繁的离开,在我们的忽视中,那棵树渐渐老了,及至枯萎。最后那个园子,那座院子都老了,老的被我们夷为平地,种上不同的庄稼,现在它只是一块庄稼地。

路过这里的人,谁会想到,二十年前这里有一棵杏树,一个小女孩,在那棵树桠下晃荡,安静而又快乐。

以我上学的那个时间为起点,再往前过十多年,我爷爷不在了,再过十多年,我奶奶越来越老了,骨瘦如柴,走路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这简直不在我童年想象的范围之内。

童年,就是一个永远回不去的地方,就是一泓清泉,甘甜清冽,温暖如臂弯,再在哪里都找不到,于是我越长大越怀念。

诗人阿多尼斯说,你的童年是一座小村庄

可是,你走不出它的边际

无论你远行到何方。

是的,我走不出童年,就像走不出我的小村庄。我那村庄那么小,小到政府都不给做规划,等着它自然消亡,我却真的不出它的边际,无论到哪里,都是想念。

我想那是因为根的缘故,给了我肉体和灵魂的地方,分明是我的精神家园。

最遗憾的,就是没有一张照片,照过那棵杏树,照过那个不爱上学的小女孩。

相关文章

  • 回乡偶书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4.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二首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

  • 《回乡偶书》跟着赏析学古诗5

    《回乡偶书》跟着赏析学古诗5 文/空谷幽兰草 回乡偶书 ...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

  • 回乡偶书(1)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

  • 每天学诗两首 第8天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 观书有感 朱熹(宋)

  • 回乡偶书

    想着可乐白天在乡下的开心,就突然想到了回乡偶书这个名字。儿子一般一年回外婆家两次,暑假和寒假。暑假的时候两岁不到点...

  • 回乡偶书

    云霞穿衣裳,荷叶盛夕阳。 风冷寒杨柳,沙暖睡鸳鸯。

  • 回乡偶书

    01 我的家乡是一座遥远的边城。 那里常年干旱,开车走完整个城市超不过一个小时,再走不超过一个小时就能看到荒石遍地...

  • 回乡偶书

    照葫芦画瓢~~~ 清秋时节雨重峦云上风垄上青烟碧幽涧游鱼生嬉水戏游鱼天际闻笑声仰卧听风语忽觉秋意深

  • 回乡偶书

    三十年前,二小姐出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对于80年代的农村出来的孩子来说,吃饱,穿暖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当然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乡偶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ja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