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拿破仑欧洲法国
巴黎惊变猝发,是谁狠掴了欧洲雄狮拿破仑一“巴掌”?!

巴黎惊变猝发,是谁狠掴了欧洲雄狮拿破仑一“巴掌”?!

作者: 冷眼观史 | 来源:发表于2016-12-26 09:41 被阅读1084次

    大家都知道,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但不止是现在,从公元6世纪起,它就成为法兰西王国的首都,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时尚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等美誉,在巴黎这里绝非浪得虚名:

    卢浮宫

    埃菲尔铁塔

    凯旋门

    美吧?其中最后这座雄伟的建筑——巴黎凯旋门,是由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传奇君王拿破仑·波拿巴,为纪念1805年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1836年7月,法国奥尔良王朝国王路易·菲利普为凯旋门举行了落成典礼。

    说到拿破仑,悦史君觉得这个人真心厉害:他本是一个破落贵族子弟,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让这位年轻的军事天才有了用武之地:他不仅对内成功镇压了保王党势力的武装叛乱,还对外连续击败第一次、第二次反法同盟,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也震撼了欧洲旧的君主专制体系,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称“法国人的皇帝”,是为拿破仑一世。

    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维也纳后,原本对他倾慕已久的“乐圣”、“交响乐之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愤怒了!

    当时,贝多芬刚刚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了同名乐曲《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可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他立即将标题页撕得粉碎,大骂拿破仑是暴君,狠狠地掴了拿破仑一“巴掌”!

    一个是欧洲枭雄,一个是音乐巨匠,两个不同领域的大人物,为何会发生如此激烈的冲突?也许,这得从传奇程度不亚于拿破仑、“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说起!


    生于音乐世家 父亲严苛成为音乐神童

    1770年12月17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爸爸是波恩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爷爷则是宫廷乐团的乐长。

    虽然贝多芬的爸爸歌手事业碌碌无为,家里条件捉襟见肘,但他对贝多芬的音乐训练非常严格,并常常打骂贝多芬。在高强度的训练下,贝多芬从小就显露出了音乐上的才华。

    1774年,年仅4岁的贝多芬就掌握了羽管键琴的弹奏要点,受到周围人的交口称赞。

    可不幸的是,1775年,5岁的贝多芬患上了中耳炎,听力开始下降。

    1778年,贝多芬的爸爸觉得8岁的儿子在音乐上有了一定成果,开始带着贝多芬登台演出,一经亮相就广受欢迎。

    1780年,在爸爸的努力下,10岁的贝多芬拜当时普鲁士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为师,音乐学习更加系统,进步更快。

    1781年,11岁的贝多芬又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在这些新老师的指导下,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同年,贝多芬发表了生平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引起了当地音乐界的瞩目。

    针对很多人对贝多芬的夸赞,后来的他曾有过精彩总结:“涓滴之水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他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地滴坠。只有勤奋不懈地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


    少年“音乐仆役” 跟随莫扎特被赞明日星

    1782年,12岁的贝多芬经恩师聂费的推荐,来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的助手;从这时起,被晚年的贝多芬称为“音乐仆役”的生涯开始了。

    1783年,13岁的贝多芬开始独立,成为宫廷乐队的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1787年,17岁的贝多芬来到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开始跟随奥地利音乐神童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等人学习作曲。

    刚开始,时年31岁的莫扎特,想看看贝多芬的能力,就让他当场演奏音乐。一曲作罢,莫扎特已经沉醉其中,他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将震动全世界!


    父母先后去世 崇尚平等自由不畏耳疾

    有音乐大咖的悉心教授,贝多芬的音乐之路更加开阔。但不久后,他接到了来自家乡波恩的噩耗:他那一生倍受苦难折磨的妈妈去世了。

    贝多芬伤心欲绝,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料理妈妈的后事,安慰同样非常痛苦的爸爸。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早已萌生平等、自由等观念的贝多芬,渴望打破封建专制特权的思想更加成熟。贝多芬曾说:“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

    在波恩期间,贝多芬通过与当地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了当时许多著名的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中受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思潮影响。

    1792年,贝多芬的爸爸也去世了,处理好家中的一切事务后,22岁的贝多芬决心离开波恩这个伤心之地。

    于是,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年仅35岁的莫扎特已于此前一年离开了人世,海顿也远赴伦敦演出,贝多芬又失去了两位伟大的老师。

    1796年,26岁的贝多芬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第一交响曲。这时,他感到自己的听觉日渐衰弱,严重影响到了音乐创作。

    贝多芬并没有屈服,而是喊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继续坚持自己的音乐创作。


    巨钦佩拿破仑 听闻称帝后狠掴一“巴掌”

    当时,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冲击,极大地震撼了每一个欧洲专制君主国家;作为法国大革命中崛起的英雄,拿破仑·波拿巴也受到了不止是法国人,欧洲各国的进步人士都很欣赏他;仅比拿破仑小一岁的贝多芬,就是其中的一位。

    对贝多芬来说,当时的拿破仑是一个革命的理想,是现代普罗米修斯,是他发自内心佩服的一位伟人。

    1804年,法国驻维也纳大使邀请当时已有盛名的音乐大咖贝多芬,为时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拿破仑,谱写一部音乐作品。

    虽然贝多芬深受耳疾的痛苦影响,但他对拿破仑早有好感,便愉快地接下了这一任务,投入饱满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来创作这部交响曲。

    最终,这部曲调中时刻洋溢着战斗、自由气息的第三交响曲完成了,贝多芬取的标题就叫《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还恭恭敬敬地写了献给拿破仑的题词。

    然而,同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为拿破仑一世

    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维也纳后,贝多芬愤怒了,他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走向了平等、自由等观念的反面!

    一气之下,贝多芬冲动地撕下了写有标题和题词的交响曲总谱首页,并大骂拿破仑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

    后来,这部曾经为拿破仑“量身定做”的交响曲,标题也被贝多芬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作”。

    虽然《英雄交响曲》的主角拿破仑,似乎一下子从“伟人”变成了“叛徒”,但这丝毫不能掩盖这部作品的伟大。其中到处洋溢着贝多芬向往自由、向往革命的精神,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开始。


    社会重回压抑 听觉丧失坚持最强创作

    1814年,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等欧洲主要君主国,结成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此后,整个欧洲都开始加强专制统治,维也纳的平等、自由的气息,也被信奉专制的奥地利帝国大臣克莱门斯·梅特涅一扫而光;本就身体严重不适的贝多芬,创作热情也大打折扣。

    1816年,46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创伤;但贝多芬还是没有消沉,他告诉自己“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1818年,在耳朵失聪、健康情况恶化、精神上受到严重折磨的情况下,48岁的贝多芬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开始创作《第九交响曲》。

    1823年底,53岁的贝多芬,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这也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一生的总结。

    1824年5月,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

    1827年3月26日,饱受疾病困扰多年的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悦史君点评:在贝多芬年轻的时候,欧洲乐坛上的第一大咖是莫扎特。作为全球闻名的音乐神童,莫扎特当然伟大,不过贝多芬,则更有异彩。如果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那贝多芬的音乐就是灵魂的声响。贝多芬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平等而斗争。

    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评论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对贝多芬有过一段评述,悦史君认为非常贴切:“这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这个表面狂傲的人,在事实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他不敢表露出来,不敢让人知道他的弱点,只好选择离群索居。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都没有。但是,贝多芬接受了现实,承受了上天给予他的痛苦的命运。因此他也成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黎惊变猝发,是谁狠掴了欧洲雄狮拿破仑一“巴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zd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