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守中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假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chú):象形兼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草,表示以手取草。俗作刍。本义:割草。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
天地本没有仁慈,它听任万物生灭,从不去无端干涉万物,把万物看作是一种普通的存在,并不以其为尊,更不以其为贱。
天地不仁,并不是说天地轻贱万物,很多人读到这里可能立刻就会想到反面去。就像认为不好就是坏,不美就是丑一样,不是这就是那。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就像一条道路,除了左右两边,同样也有中间一条道路。我们看问题时,不光看到“二”,更要看到“三”,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往往是许多人的病症,也会导致许多不良的效果。
所以老子是想向我们表达什么呢?其实不仁可以说是一种大仁,为什么是一种大仁呢?因为天地对万物没有好恶之心,不论对人还是动物,植物,非生命物体等,它一视平等。天地无恩而大恩生。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反观人类自身,却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总是以自己的好恶来对待万物,往往好心办了坏事。就像从前美国为了保护鹿,大规模猎狼,最后却造成了鹿群数量的大量下降。再比如现在的父母溺爱孩子,却使得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下降,更是有许多孩子并不懂得父母的不易,对父母的爱认为理所当然。
这些就是不遵从道所导致的结果,事物自有其规律,缘起缘灭,又何须执着,该来的来,该去的去,圣人用心若镜。
圣人也以“不仁”的态度对待百姓,百姓一词战国之前“百姓”是对贵族的统称,战国之后,楚对平民的通称。《诗经·雅·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官族姓也。” 现今指平民,普通人。也称“老百姓”。圣人对人民也没有任何偏私。
仁,一直是儒道两家具有分歧的地方,儒家主张仁,但不是广泛的仁,而是有阶级,有差别的仁,导致社会上诈伪兴起。墨家则以兼爱的态度对待全天下人,即所谓“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爱没有差别,但这种美好的理想终究无法实现。
然而道家既不认同儒家,又不认同墨家。而是走中间道路。所以我认为道家是最富有理性的,老子总是用一种极其冷静,极其客观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每读之其文,竟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圣人为什么能够不仁?因为他从不以自己的观点来评判,而时时用客观的精神来指导做法,所以只有圣人能做到公正无私。
守中㊣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就是风箱】乎?
㊣虚而不屈【(gu):竭,穷尽】,动而愈出。
㊣多言数【更加】穷,不如守中【中空】。
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看过风箱,就算没有看过也可以想像的出来。拉动风箱时,风就会越大,火也就会烧的越旺。
在这里老子用了一个比喻,他把天地比做一个大风箱,它空虚却无穷无尽,鼓动它风却越大。
那么为什么老子要用打这个比方呢?气充满了天地之间,周流万物,正是因为天地之间空虚,才能有无形的气存在,正是因为有了气的存在,才能像鼓动风箱一样,进行物质交换,曲成万物而不遗,滋润万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无形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天地从不言语,却又促成万物生长。于是圣人效法天地自然,去除多余的政令,而使人民生灵休养生息。
政令繁多,只会让人民起无谓的猜疑心,进而更有可能发生动荡,也不利于使社会有效运行。
对我们个人而言,少说话,多做事,虚静恬淡,保持中和之气,才是遵道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