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怒汉》看苏格拉底之死

作者: 书生梦话 | 来源:发表于2017-08-26 00:56 被阅读76次

    从《十二怒汉》看苏格拉底之死

    文|孤远斋书生

    上映于60年代的《十二怒汉》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展现了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在美国司法系统里,每一次庭审真正做出判决的不是法官,而是由十二人组成的临时陪审团。这十二个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他们在一起商量的结果直接影响嫌疑人的命运。为了保证审判的公正性,双方律师做出最后辩论后,陪审团会被带到一个单独的封闭的会议室,在没有取得最终一致之前,陪审团是不能离开会议室的。

    《十二怒汉》里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被告是谁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电影的绝大多数时间都锁定在了窄小的会议室里。审判的案件是一个黑人小伙子有嫌疑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等到十二个人被带到会议室,闷热天气之下的陪审团们几乎是立刻就决定判这个年轻人有罪。当然,十二个人里还是有一个人反对的,大家问他原因,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不想这么草草地就判一个人有罪,尤其是杀人罪。影片于是开始围绕着案件进行下去,经过一次次地商讨和实验,最终十二个人一致认定嫌疑人无罪。这个过程异常艰辛,但结果却是出乎意外,倘若没有坚持要多点时间商讨而直接判刑,一个无辜的人就要被判终身监禁甚至是死刑了。

    在古希腊,雅典作为民主制度的典型,实行的就是陪审团制度。也就是说,每一次法庭审判,最终的决定权都在陪审团手里。当时的雅典陪审团人数最多时有500人,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审判的公正性。但还是有问题,倘若有一个人的的确确得罪了陪审团所有的人,而这个人偏偏又成了被告,那么他的命运就会被彻底改写。

    苏格拉底就落入了这样的命运圈套里。睿智深邃的苏格拉底面对摇摇欲坠的城邦,扼腕痛惜的同时想要重振雅典的雄风。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要去扭转乾坤,想要用他自己的哲学理念重塑希腊世界,至少是雅典城邦的文化和信念。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必须要依靠教育,如果要做教育,那必须从年轻人身上下手。苏格拉底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聊天,那是出了名的。而且跟苏格拉底学习过的人跟他人的差别越发明显,那肯定会影响他在社会中的声誉。他的理念过于超前,当时代的人无法理解他,甚至还因为他教导青年跟官方不一致,导致有了“败坏青年”的恶名,再加上他所用的方式在外人看来就是在渎神,最终被推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恐怕没有任何人愿意为他辩护的,到最后只有他自己给自己做了最后的陈述,就是后来我们所能见到的柏拉图记述的《苏格拉底的申辩》。陪审团最后还是判苏格拉底死刑,道理其实很简单,苏格拉底得罪了雅典城几乎所有人,尤其是陪审团成员,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被苏格拉底“羞辱”过的。可能所谓的“羞辱”并非真正的羞辱,只不过是较真的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言行揭穿了披在他们身上的那层伪装,原型毕露之后,他们便怀恨在心,想着有朝一日要报复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原则上是极其维护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包括判他死刑的陪审团制度。当时他的弟子想要出钱保释他,至少可以让他流放,免遭死亡的厄运,甚至有人还做了详细的计划要安排苏格拉底逃跑,他全部都拒绝了。很简单,如果他有任何形式的逃跑行为,只能证明他是真的犯了罪,畏罪潜逃。最终,命运到来的时刻,苏格拉底在监狱里跟弟子们谈论生死直到第二天早晨。

    《十二怒汉》里所表现的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给人们展现了其美好的一面,毕竟生死系于二十个人的一念之间。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陪审团制度,美国的司法部门也是费尽了心思,光是遴选陪审团员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当然,这样做是绝对值得的,倘若没有足够时间的准备和训练,恐怕诸如苏格拉底的审判一类的天大失误会一再上演的。实际上,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世界,这种失误真的不要太多。

    苏格拉底最终还是被陪审团判处了死刑,而他在法庭里做的申辩陈述成了我最喜爱的文本,每过一段时间我就要读一遍,甚至英文版也读了几遍,还试着翻译过。我一直记得他在申辩篇里的最后一句话:“分离的时候到了,我们要走各自的路,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只有神才知道。”

    确实,千百年后,没人记得判他死刑的陪审团里都有谁,但苏格拉底的名字永远地闪耀在人类历史的星空,而且是最耀眼的几颗星之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十二怒汉》看苏格拉底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tm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