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贤贤”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贤是名词,意思是尊重贤德。
“易色”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将“易”解释为“移”,替换的意思。贤贤易色就是以尊重贤德的心,来替代喜好美色的心。
第二种解释,“易”是平易、不重视,贤贤易色指只对自己的妻子重视贤德,而不重美貌。联系下文讲对父母,对君王对朋友,所以第一句讲妻子比较合理,笔者更倾向第二种解释。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敬父母尽心尽力。
事君能致其身,为君王做事,能把自己的一身本事都交出去。无论再麻烦再艰巨,也不退缩,不逃避。
你可能有疑问,一般人怎么能事君呢?春秋时期可没有科举,普通人不能当官。实际上春秋时期普通人是可以当官的,可以做大臣的家臣。孔子的学生子路没有士族身分,也做过季氏的家臣。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和朋友交往守信用,不会坑朋友。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件事情,即使他自谦,说他没有读过书,没有学问,我也说他已经有学问了。
这句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的是一个道理。人的品格道德,做事情的态度才是根本,读书学习只是细枝末节。
孔子反反复复在强调,我们别急着读书学习,而应该是立足于生活,脚踏实地的从日常生活中、从一件一件的小事中体悟道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却还来谈什么学问,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有次我去参加凡登读书会的线下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有个规矩,来参加活动的人都要发言,最后会有一个讨论环节,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聊到哪儿算哪儿。
我曾经觉得自己还算有那么一点点学识,参加他们的活动后,才发现原来比自己有学识的人比比皆是,而且参加者中必然有一部分人没有读过大学,可他们的谈吐见识远胜于一般的大学生。
他们就是在事上磨练自己的人,而我们这些读过大学的人不过是从书上获得了些知识,远不如他们厚重。何况大学那几年是不是在虚度光阴,是不是确实学到了什么,我们都心知肚明。
大多数父母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都非常焦虑,似乎整个社会都陷入了一场关于教育的军备竞赛。
我当然不会反对投资教育,读的大学越好收入越高,成就就会越大,这是大概率事件,没的反驳。
可谁说不读大学就没有机会了,我们身边有大量没读过大学的成功人士。中国社会最好的一点就是——无论什么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学习,大概率能过上好日子,能往更上层的阶级流动。
你有没有去过工地上跟工人交流,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工地上的工人,工资是普通大学毕业生的两倍,这还是普通工人,技术工人的工资更高。
可能大学生心里不是滋味,但我觉得这样的情况很好,这说明我们国家太有希望了。我们不用花很多钱去投资教育,甚至不用去读大学,凭借自己的努力也能比大学生挣得多。
如果你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那我问你个问题,你有没有那种读完初中以后,就没再读书的朋友?他们可能去做生意了,去工作了,有车有房了,结婚生子了,小孩都会打酱油了,而你呢?
别说什么人生的阶段不一样,境遇不一样,不要骗自己,你知道他们过的幸福,有妻子为自己做饭,有老公给自己开车,有孩子可以陪伴,你羡慕得跺脚。
他们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其乐融融吃饭的时候,你呢?在为找工作发愁,公司只给那么两三千块钱,关键他们还看不上你。你在为找对象发愁,找到也要愁房子、车子、彩礼,而刚出大学甚至已经工作几年的你,根本给不起。
自卑吗?我不否认,你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2111/cb1a5c42d92b6a4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