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1]”
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尊敬的意思。第二个“贤”字作名词,有才德的贤人。易色:易,改义。色,女色,好色。在我看来“贤贤易色”,是子夏给好女色之人改掉好色毛病提供了一个方法,那就是“贤贤”——尊敬有才德的贤人。不过,现在这个社会,贤贤之士也未必不好色,要不然也不会有“戴上眼镜是教授,摘下眼镜是禽兽”之说了。
整句话的意思是:尊重贤人,不重女色;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事君主,能够奉身尽职;结交朋友,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他说没有读过什么学问,而在我看来他一定已有学问了。当然,这里的“虽曰未学”,肯定是自谦之说。
从子夏这句话看来,侧重点是一个人的德行,这和前章“有余学文”的侧重点是一致的。“然孔门论学,本以成德为重[2]”。而在当今社会,德行的宣传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每年中央政府都要表彰一大批的“模范”,这就是宣扬德行,也是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子夏这句话,在当今社会教育着我们要如何来修养自己的德行。
“贤贤易色”,还有人认为是有另外的解释,是指:丈夫注重妻子的贤德胜于妻子的美貌。就是男人在找老婆的时候,在贤德和美貌之间,更加看重前者,贤妻良母嘛。而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也是如此。找老婆不能找太漂亮的,老婆太漂亮,没有安全感;但是找女朋友或情人呢,一定要找漂亮的。这是很多男人的心思。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子夏这句话,讲的就是一个君子怎样来对待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四伦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妻子,尊贤易色;对待父母,能竭其力;对待君主,能致其身;对待朋友,言而有信。我觉得用当今社会的眼光可以把对待君主再延伸一下,因为在古代,出仕事君,是一种职业,古代士大夫就是靠着事君来拿俸禄的,所以,事君,在当今看来,就是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尽职。
能把这四伦关系做好的男人,就是当今的好男人了。女人选老公,不妨可以以子夏这句话来作为参考标准。
-------------------------------------
[1],引自《史记》,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司马迁。
[2],引自《论语新解》,钱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