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微信写作交流群,主讲(评)老师是群主本人,他知识渊博,精通“儒释道”,自称“修行人”。
我不善于写作,喜欢养花,尤其研发了一些新的养花方法,想把它传于他人;也是觉得自己的笔力不足,才拿自己的文章到处请人指导。
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群主老师,他给我一个微信号,于是才有幸加入了这个群。
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当然不想从头学起,希望有因人施教的能师给些具体指导。
我把关于养花的文章发到群里,老师认为这类文章阅读量少,劝我改写其他题材的文章;这对我的初衷没有什么帮助,不免有点失望。
所以之后的时间里基本上就没再向群里发自己的文章,不过也没停关注,尤其是看老师的文章和点评。
总体上感觉这个群还不错,经常有一些精辟文章或高论出现,还是有所受益,当然是有选择地吸收,这也是我一直没有自动退群的一点念头。
群里不论老师学生、水平高低,对其他人的文章都可以发表评论;这本是一优势,但被评者不能发表不同意见,否则可能会遭到“围攻”。
我的水平低,常常看别人的文章,也看有价值的评论,着实不敢轻易对他人的文章指指点点。
有一天看到“潜水”的人要被开除的消息,我才往群里发了一篇文章《自家的花园》;另有老师说:“文中图片太多了,不便发现问题”。
我把图片删掉了不少,后来也没见提什么问题。
过了几天又看到“不发表评论的人也要被开除”的消息,我又往群里发一篇文章《商贩》;这次发文不仅期待别人的点评,还准备对别人的点评阐述自己的意见。
我觉得点评本身也是一篇短文,它代表着评论者的思想和水平,对“点评”也可以进行再点评;而且“点评”的内容是与自己写的文章有关,不会因对“点评”内容的陌生导致模棱两可的再点评。
没想到,这么一来竟把马蜂窝捅了:
开始我的文章没人点评,担心楼高没人爬,又重新发了一遍:

这回真有人点评了:

原文摘录如下:
“有人说无奸不商,其实他们根本就算不得真正的商人,充其量就是个小贩,耍的都是小聪明,挣不了大钱;虽说可恨可气,但看他们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卖东西不多、交管理费不少,常常也心生同情。”

我也给了回话:




本来是已经相互原谅过的事,可能是老师看到了其他同学发表的言论,或者是看到了我对两位同学的回复,觉得哪里不对劲,又变卦了:

(第二段是老师看同学甲评论后,主动找我说事)

(后两段是老师给我的回话,说不说了)

(后一段是老师看了我给同学甲回话后,忍不住还想找我说事)

(第三段是老师看到我给同学乙回话,再次忍不住找事)
我有口也不想辩,只是回了一句:老师,请您爬楼看看我都对您说了些什么。
(不好意思,原图少了一个“对”字,估计不会导致误解)
从这之后,老师确实再没说什么;同学乙还想与我辩论,但已经不是纯问题的探讨了。

都深夜12点多了,这位同学好想意犹未尽,又说了些此类的话。我只好告退了。

那天晚上群主不在,我第二天早上起床才看到,老师把那两位同学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并且还点了赞:

可见群里这种风气的形成,也不光是学生的问题。
临末老还留下一句话:

我的退群是不光彩的,可能会有人替我抱屈;若能换位思考一下就不觉得什么了:群是人家建的,又没收学费,天天辛苦地教,把“敢于纠正老师”的学生开除不算过分。
唯恐对那位发生口角的老师真有伤害,我还又专门查了一下分号的用法;我当时的表达虽没资料上那么确切,但大概意思是对的。
相信那位老师也查资料了;也相信他从中有所收获;更相信他不再认为:上了我的当了。
我对该群没什么贡献,但这件事做得问心无愧,还是比较欣慰。
孔子能在三人中能找到一个老师,轮到自己就不行了,恐怕算不上真懂儒家思想;一个连老师都不愿学习、改错的学场氛围,难想学生会进步多快;既然是“写作交流群”,连对的都不许坚持,也不配用“交流”二字。
我比较喜欢数学,虽没成就,也知晓其中的道道;对的和不对知识同时接受的话,是根本没办法走远、入深的的。
学习借鉴前人的知识是必须的,过分脱离现实的“超然”也是偏颇行为;文化不与大众结合,不为社会服务,即便你有写新“经典”之心,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轰轰烈烈的社会活动创造了人们赖以生存、自然条件得不到的一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实体物质不是靠“打坐”悟出来的,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是我们离不开社会,不是社会离不开闲散人员,不参与也就罢了,没有丝毫理由轻视他们而孤芳自傲。
毕竟师徒一场,本想感谢群主老师这段时间给予的教诲,无奈被拉黑了;这里只能遥祝他:以后能桃李满天下,少生气、多保重身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