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6)

作者: 石里夜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18:20 被阅读60次

二十五.上大学

母亲的每一次升学都充满了各种艰辛。而这一次对母亲今后的人生轨迹影响深远。

从小学开始,在历次学校里的调查表上,“家庭出身”一栏都会印上两个空儿,母亲可以分别填上“母亲:家庭妇女”,“父亲:资方代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表格上“家庭出身”这一栏只留了一个空儿,和之前大不一样。

母亲问了老师,父亲母亲成分不同,该怎么取舍。

老师说要诚实坦白,选相对差的那个填,实话实说没关系的。我们不看出身,只要品学兼优,凭自己努力,真本事就好。

老师没有骗人,母亲小学初中到高中一路品学兼优,顺风顺水,第一批入少先队带红领巾,第一批入共青团。高中三年母亲拿了三个优良奖章,这个基本上是只有一直在年级数一数二的学生,且校园活动表现出众的学生才能拿到。

这次报考大学,母亲的想法很简单,要么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要不干脆不考了,高中毕业在街道上找个事儿做。不考怎么可能,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劝母亲参加高考,成绩那么好不考多可惜啊,不为自己,也要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做贡献啊。

那么,哪个学校是母亲的心中所想呢?母亲和她最要好的女同学想法一致,军校。一是在那时候的各种宣传媒介中,女兵就是英雄一般的存在,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代表着当时最时尚最高尚的潮流,是顶级精神与物质的完美结合,这个对于正值风华正茂的女高中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第二点当然就是经济原因。当兵就彻底是国家的人了,吃的有补助,穿的有军装,以后工作也全包,又能继续读书深造,又彻底给家里解决了负担。

母亲和好友的学习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两个人对未来也充满信心。没想到班任老师对于母亲和好友大学的选择不置可否,她力劝母亲和她的好友报一所普通些的大学,而且最好也别报北京的大学,就北京周围的几个城市的就好,其它的,她并没深说。

年少的人啊,总是气盛的,两个丫头想着自己的成绩并不差,决定不听从老师的建议,执拗地把第一志愿填好---军校,心中满怀憧憬。

结果,当然令人心碎。

以她们两个当年的见识来说,她们觉得十分意外,两个人居然都没考上军校。不仅军校没考上,连后面第二,第三志愿中的北京院校也没有被录取。报名表上一共可以报十个志愿,除了前三个志愿,报名表后面的几页,母亲都是听从老师的建议,为了填满表格随便填的,自己都记不得报了什么学校。当时的母亲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跌出前三个志愿以外的。

经历了接到结果时最初的震惊之后,忐忑不安中的母亲收到了第七志愿的录取通知书,一所东北的工科院校。因为母亲分数很高,进了最好的系,成为一百多人中的四个女生之一。

好友不知沦落到第几志愿,上了离家千里之外的西南方的一所工科院校。

这结果对外婆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外婆哪里舍得还不满十七周岁的母亲去东北上学。在外婆的心中,出山海关去东北,搁解放前那叫闯关东,是山东一带的农民没了活路的时候不得已的选择。

可是,已经录取了,不去就是不服从国家的召唤。顾不得伤心难过,外婆赶紧打起精神,张罗母亲离家的行李。家里条件有限,母亲的衣物简陋寒酸。外婆能拆的拆,能洗的洗,上上下下打理了母亲的一年四季的衣服,一针一线打好补丁,加固了松动的纽扣。外婆把当时凭票能买到的棉花都絮到了母亲的被子褥子,棉袄棉裤里。

母亲离家之际,外婆没有去火车站送行。只有舅舅和母亲合力扛着巨大的行李卷离开了家门。

无从知道外婆当时有多伤心,对母亲有多惦记。

街坊闲聊时,当有人出于羡慕嫉妒胡掰扯,说外婆非亲生的三个女儿初中都没毕业,自己亲生的一个却上了大学的时候,外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笑了之,反而针锋相对地说:“我倒是想供来着,可是也得自己凭本事能考上,才行啊。”

二满他妈怎么也闹不明白,在母亲离家的好一段时间里,一向与人无争的外婆,为什么突然一反常态,对街坊的闲言碎语十分介怀。

相关文章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6)

    二十五.上大学 母亲的每一次升学都充满了各种艰辛。而这一次对母亲今后的人生轨迹影响深远。 从小学开始,在历次学校里...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

    二. 新媳妇 “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谁还会在乎什么“好归宿”,去为外婆着想,只要嫁出去就行了。于是全家发动...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5)

    四. 严家嫂子(一) 外婆的婚礼是仓促而成的,蜜月之类的就更谈不上了,从早到晚,就是一家子的柴米油盐,吃穿用度。 ...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1)

    十.小姑出嫁 春暖花开的时候,外婆的小姑子出嫁了。远房亲戚说的媒,知根知底的人家,家境虽不富裕,但也说得过去,在城...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5)

    十四. 外婆的开心果 外婆对母亲的评价永远是很乖巧,让人省心放心;要说到让外婆开心,那就得说是舅舅了。舅舅在出生的...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

    前言 外婆生于1909年,病逝于1994年,从清末的衰落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见证了几乎全部二十世纪跌宕起伏的历史...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

    一. 管家婆 外婆家是旗人,但不算是纯粹的满族,外婆按理说还算是个格格。祖辈上在天津卫上驻扎,从小在天津长大,一口...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14)

    十三.一年级的小学生 母亲从小体弱,挑食得厉害,素食还好,荤的东西除了鸡蛋和虾,鱼类肉类全都不吃,也不喜甜食。外婆...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7)

    六. 严家嫂子(三) 七月的北京天气像下了火,外婆尽管依然瘦弱,也感到了身体日渐笨重,从中院的井台到外院的厨房,这...

  • [故旧之事]外婆记事(35)

    三十四.大姐夫 外公退休,心情不好,又牵牵扯扯地发生了一堆事情,搞得外婆很难过。可是没想到,更糟心的还在后头。 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旧之事]外婆记事(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ja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