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上大学
母亲的每一次升学都充满了各种艰辛。而这一次对母亲今后的人生轨迹影响深远。
从小学开始,在历次学校里的调查表上,“家庭出身”一栏都会印上两个空儿,母亲可以分别填上“母亲:家庭妇女”,“父亲:资方代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表格上“家庭出身”这一栏只留了一个空儿,和之前大不一样。
母亲问了老师,父亲母亲成分不同,该怎么取舍。
老师说要诚实坦白,选相对差的那个填,实话实说没关系的。我们不看出身,只要品学兼优,凭自己努力,真本事就好。
老师没有骗人,母亲小学初中到高中一路品学兼优,顺风顺水,第一批入少先队带红领巾,第一批入共青团。高中三年母亲拿了三个优良奖章,这个基本上是只有一直在年级数一数二的学生,且校园活动表现出众的学生才能拿到。
这次报考大学,母亲的想法很简单,要么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要不干脆不考了,高中毕业在街道上找个事儿做。不考怎么可能,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劝母亲参加高考,成绩那么好不考多可惜啊,不为自己,也要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做贡献啊。
那么,哪个学校是母亲的心中所想呢?母亲和她最要好的女同学想法一致,军校。一是在那时候的各种宣传媒介中,女兵就是英雄一般的存在,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代表着当时最时尚最高尚的潮流,是顶级精神与物质的完美结合,这个对于正值风华正茂的女高中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第二点当然就是经济原因。当兵就彻底是国家的人了,吃的有补助,穿的有军装,以后工作也全包,又能继续读书深造,又彻底给家里解决了负担。
母亲和好友的学习成绩是相当不错的,两个人对未来也充满信心。没想到班任老师对于母亲和好友大学的选择不置可否,她力劝母亲和她的好友报一所普通些的大学,而且最好也别报北京的大学,就北京周围的几个城市的就好,其它的,她并没深说。
年少的人啊,总是气盛的,两个丫头想着自己的成绩并不差,决定不听从老师的建议,执拗地把第一志愿填好---军校,心中满怀憧憬。
结果,当然令人心碎。
以她们两个当年的见识来说,她们觉得十分意外,两个人居然都没考上军校。不仅军校没考上,连后面第二,第三志愿中的北京院校也没有被录取。报名表上一共可以报十个志愿,除了前三个志愿,报名表后面的几页,母亲都是听从老师的建议,为了填满表格随便填的,自己都记不得报了什么学校。当时的母亲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跌出前三个志愿以外的。
经历了接到结果时最初的震惊之后,忐忑不安中的母亲收到了第七志愿的录取通知书,一所东北的工科院校。因为母亲分数很高,进了最好的系,成为一百多人中的四个女生之一。
好友不知沦落到第几志愿,上了离家千里之外的西南方的一所工科院校。
这结果对外婆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外婆哪里舍得还不满十七周岁的母亲去东北上学。在外婆的心中,出山海关去东北,搁解放前那叫闯关东,是山东一带的农民没了活路的时候不得已的选择。
可是,已经录取了,不去就是不服从国家的召唤。顾不得伤心难过,外婆赶紧打起精神,张罗母亲离家的行李。家里条件有限,母亲的衣物简陋寒酸。外婆能拆的拆,能洗的洗,上上下下打理了母亲的一年四季的衣服,一针一线打好补丁,加固了松动的纽扣。外婆把当时凭票能买到的棉花都絮到了母亲的被子褥子,棉袄棉裤里。
母亲离家之际,外婆没有去火车站送行。只有舅舅和母亲合力扛着巨大的行李卷离开了家门。
无从知道外婆当时有多伤心,对母亲有多惦记。
街坊闲聊时,当有人出于羡慕嫉妒胡掰扯,说外婆非亲生的三个女儿初中都没毕业,自己亲生的一个却上了大学的时候,外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笑了之,反而针锋相对地说:“我倒是想供来着,可是也得自己凭本事能考上,才行啊。”
二满他妈怎么也闹不明白,在母亲离家的好一段时间里,一向与人无争的外婆,为什么突然一反常态,对街坊的闲言碎语十分介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