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高处也是人生的最低处。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
古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王阳明曾说:“知行合一。”
老子则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可见,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出在了我们自身,如果我们没有悟透自己,悟透生活,悟透人生,那么再努力都是徒劳的。
01
悟透自己
作家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自独行》中说:“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真实自我的发现。”
一个人想要悟透自己,就要先让自己处于一个“悟”的环境。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置身于喧嚣之外,真切地体察到自己的内心,更好地反省自我。
我们都知道,曾国藩并非是一个天资聪颖之人,但他却很擅长与自己独处,勇于修正自己。
相传有一次,曾国藩就和朋友生了嫌隙,情急之下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出了错,甚至还出言责怪了朋友。
但当他回到家中,像往常一样反思自己的言行时,他才认识到是自己犯了错,“宜速改过,当面自认不是。”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在独处中自省的一生。
他的人生和事业之所以能有一定的高度,不是因为他不会犯错,而是他在不停地反思自己,悟透自己。
当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去感知,就会了解到自己的无知,看到自己的不足。
正如儒家所讲的“慎独”,便是说,人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伪装成一个君子,说好话行善事,可一旦独处时,就脱下了君子的外衣,露出了小人的面目。
你真实的样子,其实就是你独处时的样子。
人这一生最可悲的,便是宁愿做人群中的小丑,也不愿在独处中做一个智者。
与其自我欺骗,成为他人的笑柄,不如内心坦荡,去做最真实的自我。
一个人只有迈过自己心中的坎,看清自己的“肮脏之处”,接纳自己是个“愚者 ” ,他的心灵才会越来越纯净,心胸才会越来越宽广。
如果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要及时的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悟透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清醒地活。
02
悟透生活
什么样的生活,算是生活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有人会说,活着,便是生活。
也确实如此,有了生命才能生活,同样,没了生活,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一个人如何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有位哲人说得好:“你有怎样的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
一个人只有先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去感受,去接近,去悟透。
诗人艾青说:“时间如顺流而下,生活如逆水行舟。”
生活就像是一个天平,一头是“人前富贵”,另一头是“人后受罪”。
著名的实体企业家曹德旺,跟着父亲卖过烟丝,摆过水果摊。
年幼的曹德旺,每天凌晨三点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去批发货物,甚至连一包七分钱的烟都买不起。
吃尽苦头的曹德旺,即便后来身家过亿,也不忘让自己的孩子去流水线上打工,做最底层、最辛苦的活。
他还常常和孩子们说:“吃苦三年,成就半生。”
人,只有吃透了生活的苦,才能享受人生的甜。
王阳明曾说:“工作就是修行,红尘就是道场。”
人生最好的解脱之法,就是把生活当做修行,把所有的坎坷与折磨,喜悦与收获,当做生命最好的赐予。
或好或坏,或悲或喜,都是让我们觉悟生活,感知生活的。
世间有太多人活在假象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才发现生活最好的意义就是活好每一刻。每一个没有认真生活的日子,都是对生命莫大的辜负。
当我们悟透了自己,选择了一种生活,就要在这场修行中,找到生活的意义,找到生命的价值。
只有不断地去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悟透生活,活在当下,才能活出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03
悟透人生
人生如棋局局新。
在输赢和得失面前,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茫的时候,人在局中,悟到的时候,人已在局外。
作家白落梅说: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则为世相所迷。
人来世上这一遭,简单说,便是生老病死,往深处想,便是要活出一个“心境”。
两朝名相黄洽,常常和周围人说:“仰不欺天,俯不欺人,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向谁求助,以图厚福呢?”
杜甫也在诗中说:“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无论是黄洽顺风顺水的一生,还是杜甫潦倒穷困的一生,他们的人生中都显露着淡然的心境。
他们不在高处争名夺利,而是在平淡的人生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活法,除此之外,别无他求。
他们满足于平凡的生活,却也在这样的生活中自得其乐。
他们深知,人生的最高处也是人生的最低处。
一位哲人曾说:人这一生要解决的事情,不是该要什么,而是不该要什么。
身陷欲望和执念,只会打乱内心的宁静,错过更多更美的风景。
人生苦短,与其在世事浮沉中苦苦挣扎,不如学着放下,放过自己,让生命归于平和。
让往事随风而去,让疲惫的身心得以休憩,平静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王阳明说:“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红尘炼心,炼就的便是一颗坦然之心,一切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天命。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悟到自己的不足,悟到生活的滋味,放下执念,顺应天命,活出精彩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