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悦史君的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古代中原王朝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和神奇,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做“真龙天子”,也就是说皇帝是龙的化身,上天的儿子。
龙是一种想象中的神兽,上天入海无所不能;天则是古代老百姓最敬畏的存在,皇帝跟这两个沾边,确实是抓住了老百姓的痛点。
可是,按道理只是皇帝一家的龙种资格,在唐僧的原型唐朝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里,却成了屈支国很多老百姓的固有血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屈支国是玄奘西行路上经过的一个国家,东西距离在一千多里,南北六百多里,也就是一个大县的规模。
屈支国的都城方圆十七八里,那里的人们种植黍、麦子,出产粳稻、葡萄、石榴,盛产梨、沙果、桃、杏,还有黄金、铜、铁、铅、锡等矿产,这听起来很像西北那边的特征,也确实是现在那边的一个县城罢了。
屈支国的民风淳朴,老百姓很擅长吹拉弹唱,比周边各国都厉害,喜欢穿着丝织类和粗毛织品衣物,头上戴着巾帽,只能说是越看越像了。
屈支国王就是屈支人,但他的才能和智慧有限,为人做事缺乏谋略,受到了朝中权臣们的挟制。
屈支国有一种风俗,就是小孩子出生以后用木板箍扎头部,老百姓认为这样孩子长大后的头形会稍扁一些,真是简单粗暴的整形手术啊。
屈支国东部城北的外道天祠前,有一个大龙池,池中的龙不甘寂寞,经常会改变它们的模样,跑出来与雌马交配,生下龙驹。
可能有人听说过马和驴交配,生下骡子,但骡子大部分都不能生育后代,龙驹可是一种神奇的存在。
龙驹生性暴戾,一般都没有办法驾驭,只有龙驹再生下来的驹才可以驯养起来用于驾车,所以屈支国多产良马。
我们常说,汗血宝马就已经是西北名马的象征,玄奘法师的龙驹一出,怕是没马敢争锋了。
更神奇的是,玄奘法师还从当地故老那里听到一则传说,屈支国之前有一位名号为“金花”的君王,执政很有两把刷子,使龙受到感动而愿意为他驾车。
金花王将死的时候,用鞭子触动龙的耳朵,龙马上就潜没到池子里,直到今天都没再现身,这个城里面没有水井,居民都得从大龙池汲水饮用。
龙经常会变成人形,跑出来与当地妇女们幽会,他们生下来的男孩特别矫健强壮,跑起来追得上奔马。
龙的血统就这样逐步扩散开来,很多人都成了龙种,这些人依靠自己高贵的出身和顽强的体力任意妄为,就连屈支国王也不放在眼里。
屈支国王怒了,就勾结突厥人一起发兵,将这个城的居民不分老幼,一概斩尽,然后彻底废弃了这座城池。
经过这次屠城之后,这里就没有人的活动了,到现在已经破烂不堪,荒无人烟了。
那些搅起这场大风波的龙到哪去了呢?悦史君不知道,因为玄奘法师没有交代,但这龙驹、龙种的说法已经是非常罕见了,算是一个非常讲究而又荒诞不经的传说了。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微信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悦史君新书《大汉史家:班氏家族传》欢迎阅读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