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还对外面的世界有向往,那说明,我们还没有变老。第一次的意义,也许就在于说明我们在一次次的富有勇气的尝试中保持一份对未来,对世界的热情与追求。迁入新校之后,我们学校如焕发新生的“儿童”,一次次的第一次,仿佛一个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第一次研学,带孩子们去看诗和远方,第一次在新校的新塑胶跑道上跑步,踢球、打滚,孩子们的笑声震飞了树上昏睡的寒鸦,第一次在班级里举行六一联欢会,为孩子们的童年抹上一道靓丽的缤纷色彩……
对未来怀抱希望的人,眼里总是闪着光。是呀!一次次的第一,让我们的学校光芒四射,朝气蓬勃。学校每一次的第一,犹如一个个孩子爬上樱桃树,双手抓住树干,眺望外面的世界。他们看见了花园,开满鲜花,还有更多前所未见的好去处,让他们升起探索世界的渴望。
今天,我们迎来又一个“第一次”,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在班级里举行“粽享童年”的主题活动。
每一个传统节日,在假日悠闲和吃吃喝喝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主题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味这其中的内涵与外延。
端午节的来历,我给学生讲述了屈原的故事,屈原在诗歌上的成就,屈原投江的缘由……一句句包含深情的讲述中,孩子们的脸上一丝丝凝重慢慢浮现。我知道,历史、文化已经开始走进孩子们心中,浸润孩子的灵魂。
端午的习俗。为什么划龙舟?为什么包粽子?为什么戴艾虎?为什么喝雄黄酒?一个个疑问的解答之后,孩子们对端午的习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感受。在这个环节,我穿插讲述了《新白娘子传奇》中端午节,许仙受法海的“教唆”,让白娘子喝下雄黄酒,显原型,把许仙吓死,之后又盗仙草,救许仙,水漫金山寺的故事。故事讲述过程中,孩子们唏嘘不已。为雄黄酒的强大而惊叹,为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之坚贞而赞叹……
端午节习俗的演变,我有切身的体会。小时候,我家过端午节的时候,娘老早起来就把艾草桃枝放在大门口,然后在柴火炉子上煮鸡蛋,水里面加了艾草和桃叶,煮出来的鸡蛋便是碧绿色的,仿佛一粒粒超大个儿的翡翠珍珠。粽子几乎是没有的,家里穷,买不起。那时候,端午节没有假期,吃完鸡蛋,我们就去上学。爹娘就急匆匆地下地割麦子去了。端午节这天,几乎是在浸透衣衫的汗水,迎着烈日地镰刀,一地金黄地麦穗中度过。忙,抢,累,是麦收时节的关键词。每到这个时候,爹娘几乎日日夜夜扑在地里。中午饭,有很多时候也是在田间地头凑活一顿,很多时候都是咸鸡蛋卷煎饼,那滋味,历久弥香,没齿难忘!
在讲述过程中,很多孩子感到不可理解。他们生活在一个特别容易得到的时代。很多东西,他们几乎唾手可得,毫不费吹灰之力,来的太容易,却让人们少了一丝敬畏。也许,这些久远或者并不久远的故事,会让他们对生活、对社会产生一点思考,一丝敬畏。
也许,这就是故事的全部意义吧。
家长们按时到校,来到我们班级。包粽子开始啦!来了十二位家长,一个小组两位。孩子、家长都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好专业的样子!家长们一边自己包,一边给孩子们讲解,怎样折粽叶?放多少米?怎样缠线?……耐心细致的讲解,专注认真的神情,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包粽子的欢乐中,每一个人都在欢乐中体验着学习交流,动手实践的乐趣。这是一次“生命在场”的实践活动。每一个人,都忘我地投入,在粽叶的翻飞,丝线的缠绕,糯米与蜜枣的甜蜜相遇中体验着别有一番风味的端午节。
端午属于传统,陪伴属于现在,孩子属于未来。当我们把一粒粒粽子整理到餐盘中的时候,莫名的,《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歌声忽然萦绕心头
……
莫说青山多障碍
风也急风也劲
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
莫说水中多变幻
水也清水也静
柔情似水爱共永
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
万水千山总是情
聚散也有天注定
……
在这个马上说“再见”的六月,歌声里,有祝福,有企盼,有我们对孩子,对未来的守望……
愿每一个孩子
能找到一棵更高的树,
还能看得更远,
看见大河汇入海洋,
海里航行着轮船。
看见道路伸向远方,
一直通往
无限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