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食物是没有感觉的,尝不出味道的好坏,如果不是特别饿,也不会想吃东西,有时候即使很饿了,也会选择抗过去,对事物,是无感的。
大学的时候,每次去食堂吃饭,都尝不出饭菜的味道是好是坏,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可是舍友每次都会吐槽饭菜哪里做的不好吃,说的很详细,比如食堂的鱼不新鲜,肉不新鲜,什么菜放多了调料,我总是很迷茫的问她,你怎么能尝出来的呢,我就一点感觉没有,舍友也是很奇怪的问我,为什么那么明显的味道我都尝不出来。这个问题几乎每次吃饭我们都有讨论,就像刚上大学那会,舍友总是说某某某一说话就知道是哪里人,谁谁谁一看就是哪里人,我总是很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懂那么多,那个时候,我对河北省都不是很了解,更别说别的省份的语言和某个地区人的长相了。
好好吃饭对这些茫然记得很深刻,不过也在大学那几年接触的不同省份的人里面也有了些许了解,也大概能认识几个省,都有哪几个城市,有什么特色,后面再聊天的时候,没那么一点插不上话,也不会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了。关于食物呢也是,有人一直在身边对食物做着评价,去讲述一道菜从无到有的过程,也开始在吃饭的时候,留一点时间和心思去观察食物。
很早的时候,觉得食物就是吃饱就好了,没太多讲究,后面才知道学问很大,超市货架上面好几层好几排的调料,是我一直忽略的,超市里的菜,什么和什么搭配,什么菜要怎么做才好吃,也从不在我的视野范围内。幸亏有人一直在身边给我潜移默化的讲,才让我发现,原来食物的世界,也那么精彩。后面的吃饭的时候,会想着食物是什么功效,吃下去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真的好了起来。
好好吃饭时间是往后走的,年纪渐长,很多事情也开始忘记,要不是长辈重提我之前有多么挑食,我自己都忘记了。想起之前什么都不想吃,经常是暴饮暴食,或者是一饿就是好几天,习惯了那种吃食物的方式,脾胃一直不好,但因为一直适应了那份不好,倒感觉不到任何问题了。长辈点菜的时候,一直问我吃不吃这个,吃不吃那个,我说都吃,还很奇怪为什么一直问我这个问题,聊着才发现,原来的我,是很多东西都不吃的,长辈也是多年没见,所以点菜的时候一遍遍的问我。我说起现在自己开始做饭,每天按时吃饭,也不挑食了,长辈很开心,我又一次,对食物,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真的一点不会做饭的我,开始做一些新的尝试,这些简单的尝试,也带给生活一些细微的改变,同事会说我会做饭,我说其实上点心,都会做饭的,真的,食物变成一种填满身心幸福的存在,只要用心就够了。吃饭,愿不愿意花心思去给自己好好做一顿饭,也成了检验我某段生活是否用心的标准。
好好吃饭对生活并没很多热情的时候,吃饭就是将就的,当我觉得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时候,我会花心思去好好准备一顿晚餐,那时候,食物的味道会更美,而那一刻的自己,也很美。
附:每日便当
好好吃饭 好好吃饭 好好吃饭 好好吃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