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投过两次稿的体验,某诗专题的编审们太机械化了,跟审八股文非常相似,过于看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若李杜在世,也很难通过,他们也有许多不合律的地方。严格说格律体只是唐以后的事,以前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等,有汉魏乐府有古风,有先秦诗经体等。唐以后宋词,元曲又风行一时。
就是按照格律,押韵来说,现代汉语在声调,发音方面也与古汉语大不相同,观现在作近体诗词的有用古汉语韵辙的,也有以现代汉语韵辙的,有点混乱。而某诗的编审们就象过去流传的一个段子,三年灾难时期,苏联撤走专家,让中国还债,用个漏斗过鸡蛋顶替,漏过的不要。孰不知土鸡蛋比洋鸡蛋小,但口感比洋鸡蛋好,价值也比洋鸡蛋高。
严格说来,某诗编审们要么是懒,一刀切,要么是他们也只是服从格律的奴隶,一首好诗首在意境美,内容丰富有价值,形式不是锁链,而是起促进作用。看看杜甫的七律《白帝城最高楼》,八句只有一句合律,李白的七律《登金陵凤凰台》也不合律。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不是阻碍内容的绊脚石。一味追求形式,则是舍本逐末了。
说到这儿,又想起我们那个时期,汪国真兄的诗就一直不被正统诗坛接纳,海子,方芳,顾城,北岛等的诗也是。但他们的诗却广为传诵!有人说顾城如果不自杀,诺贝尔文学奖将有其一席。相反,那些严守格律的“诗人”只能在冷辟的角落里自娱自乐。
吾友是八十年代初先锋派创始人之一,中国作协,文联资深会员,从事诗歌至今,我介绍他试投两首,全部被拒,对某诗专题,我也只能呵呵了。
网友评论
格律重要,意境同样重要,偶有出律是容许的,不能一刀切,死板拘泥不可取。只注重格律而不问思想内涵,那只能是金玉其外罢了。
上次吧,我一首七律被退回,说里边“寿”字出律。我说是啊,我在文中已经标注了,可万寿山是一个地名,无法改变,这在相关资料都是容许的。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意境和格律同样重要,都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其实也不必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