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疑云重重,司马迁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载,充斥着大量的伪造,前面我写的三篇文章,一直都是关于这场战争的辨伪,这篇文章同样也是。
前面文章我解释过了,章邯根本不是王离的上司,两个人很可能没有隶属关系,就算有的话,也只有王离领导章邯。正因为如此,一路斩将搴旗的章邯到了巨鹿以后,变得毫无作为,只是在巨鹿以南几公里的棘原默默的干起了运输队。
原因就是因为王离对待战事消极怠工,所以他并不让章邯主动出兵攻打叛军,这一点我们前面也介绍过了,王离和章邯的30多万大军,在当时看来,根本就是无法撼动的。
王离将巨鹿城围困数月,而章邯的20万大军就驻扎在巨鹿以南、漳水以北的棘原,这支部队对于从南面来的援军来说是一股巨大的阻力,两支部队就这样相互策应,不攻城、不杀敌只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城北驻扎着陈余的几万赵军,这是赵军外围仅有的外援,但是陈余坚持认为凭赵军的实力根本不可能解巨鹿之围,所以面对至交张耳的几次求援他都拒绝了。后来因为无法面对张耳的指责,只好交给张耳的部下张黡、陈泽五千兵马,结果如泥牛入海一去不返。
后来齐、燕都出兵相救,张耳的儿子张敖也从代地招募了一万多兵马来救,三支援军都驻扎在巨鹿城的左右,但是谁也不敢主动攻打秦军。
只有项羽后来居上,从漳南渡过漳水击秦,《项羽本纪》说他大小九战大破王离,并且俘虏了王离,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证过了。实际情况是,项羽遭遇了驻扎在棘原的章邯的阻击,根本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接连三次渡河都被章邯打退,最后直接退到了离巨鹿100多公里以外的洹水南岸,也就是说,项羽跟章邯的交战,根本就没有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而巨鹿城外的其他几支援军也都是作壁上观,没有人敢主动出击。
但是,王离却莫名其妙的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够击破王离的十万大军,并且俘虏了王离。
《项羽本纪》说是项羽,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项羽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他甚至连跟王离作战的机会都没有,被章邯大军死死地挡在漳水以南。
而《张耳陈余列传》中有另外一个说法,说是项羽带兵过漳河数次断绝章邯与王离之间的甬道,导致王离得围困大军缺乏粮草,后来项羽大破章邯军,诸侯军才敢出兵攻打王离,这才导致了王离的失败。
相比而言,这种说法要靠谱的多,也正因如此,在巨鹿之围解了之后,“於是赵王歇、张耳乃得出钜鹿,谢诸侯”,明确的告诉我们赵王谢的是诸侯,而不是项羽,因为这个时候项羽根本就不在巨鹿城,他一直被拦在漳水以南,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巨鹿城之战。
《项羽本纪》说,王离大军被诸侯军击破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自然也是胡说八道。真实的情况是像《张耳陈余列传》说的那样,张耳和陈余两人因为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场面乱成一团,没有人跪在项羽面前匍匐前行。
同样是出自司马迁的笔下,经常出现同一件事情却不相同的记载,所以读《史记》一定要注意其中的造伪,而《项羽本纪》这一卷的造伪是最多的,原因就是司马迁想塑造项羽的英雄形象,所以自然要改变一些东西。
但是《张耳陈余列传》中,关于王离大败得记载同样存在漏洞。首先来说,诸侯联军能不能打败王离本身就值得怀疑,退一步来说,就算是诸侯联军攻破了王离大军,那么王离作为一军之主为什么不投奔不远处的章邯军,以至于被敌军俘虏?
更说不通的是,如果诸侯联军攻打王离,离巨鹿城只有几公里的章邯为什么不相救,真的是因为章邯军被项羽打散了吗?当然不是,这一点我们前面的文章也说过,项羽根本就没有打败过章邯,而且在后来章邯向项羽“投降”的时候,尚有20万大军。
这20万大军,在王离被攻打的时候在干什么?
所以说,《张耳陈余列传》中关于诸侯军大败王离大军的说法,恐怕也是靠不住的。
参照章邯和项羽达成盟约一事,似乎唯一能解释上面疑点的说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王离在并没有大溃败的情况下投降了诸侯军。正因为如此,王离兵败后并没有投奔章邯,而章邯也没有出兵增援王离。
作为上司的王离投降,章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他一直在棘原按兵不动。
《史记》的记载肯定不可能毫无根据,所以,王离的投降,可能是在诸侯军发起攻击以后,至于投降的原因,前面的文章我也分析过了,自然是因为左丞相李斯之死和赵高的猜忌。
不过,对于投降一事,王离的军中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所以,主帅王离“被俘”,苏角被杀,涉间因为不愿向反军投降而自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