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论语解惑
论语解惑中(71-140)

论语解惑中(71-140)

作者: 不居居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2-14 07:47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论语解惑之七十一:君子怀德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德者,得也。即,让百姓在物质和精神上有获得感。统治者实行德政,让全民有获得感,老百姓就会安分守己。统治者只用严刑苛法治国,百姓就以逃避刑罚为侥幸,寡廉鲜耻,唯利是图。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所谓“不均”就是物质上缺乏获得感,所谓“不安”就是精神上缺乏获得感。

    前段时间有“先做大蛋糕?先分配蛋糕?”之争。事实上,没有好的分配制度,蛋糕永远也做不大!

    论语解惑之七十二:放于利而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之于财富就像禽兽之于食物一样,几乎就是“本能”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低级的欲望,只可抑制不可放纵。

    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一个社会放任百姓发家致富,那么就会出现“笑贫不笑娼”的现象,就会出现官员受贿、军队经商、医生敛财、教师搞钱、全民行贿的情况,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创不成业……整个社会充满怨气。

    士农工商,中国历来把商人的地位排在“士、农、工”之后,表面上看,是因为商业只搞流通,并不直接创造财富。骨子里,是因为商人掌握财富之后,会对政权带来威胁。是啊,贵的不可以富,富的不可以贵。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出皇室既富且贵的至尊。

    钱者,泉也,主要功能是利于货物流通。如果让少数人占据了,整个社会的流通性就出现问题。少数资本大鳄之于社会经济,就相当于癌变病灶之于人体。

    如果商人成了“土皇帝“,就是治理体系出了”放于利而行“的大问题。

    论语解惑之七十三:见贤思齐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孔子却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的发现,而是缺少向美而行!见贤思齐就是向美而行。”

    人们发现美好的能力有差别,但是,见到美好之后的态度更为重要。通常情况下,人们对美好的事物的第一反应是承认美好,第二反应就是想据为己有,第三反应就会生起嫉妒和恨,意欲搞破坏了。当然,对于贤能之人,人们第一反应是承认他优于自己,第二反应就是发现贤能之士会威胁自己的发展,第三反应就可能想方设法污蔑他、贬低他。

    发现美并没什么了不起,后面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善于歌颂美的,会成为文学家;善于描摹美的,会成为艺术家;善于传递美的,会成为社会活动家;善于学习美的,会成为贤良之士;善于内化美的,会成为圣人。然而,大多数人却选择占有、污蔑和破坏美。

    论语解惑之七十四:父母之年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古代中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农业文明需要有准确的历法纪年,中国的“农历”又称“黄帝历”,也就是说,从黄帝时代,中国人就开始运用“天干地支纪年”。到今天,我们还能准确地知晓孔子是属狗的。有人认为,孔子生日换算成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生。也就是说,在孔子那个时代,人们已经熟练地运用生肖(地支)了。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许多人只知道自己父母的生肖,不知道父母的年岁。

    针对这种情况,孔子说:“一定要知道父母的岁数!岁数更加精准,而且能令人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时常想想父母的岁数,就会喜其寿,惧其衰。增强孝敬父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孔子要求大家时刻念想着父母的岁数,这样就会增强换位思考的能力,就会滋养感恩父母的孝心,就会避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

    论语解惑之七十五:耻躬之不逮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躬”在《说文解字》解释为“弓身”,就是弯下身子,头拱地去做。古人一言既出,必须在现实中予以兑现,拼尽全力也在所不惜,甚至需要搭上身家性命。所以,古人很少说话,因为说话就会留给别人把柄,造成“倒持太阿”之势。

    孔子在这里用“躬”字,表达的就是这个“奋力兑现诺言”的状态。

    论语解惑之七十六:约则鲜失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字面意思是:加强约束后,还会丢失的,就极少了。然而,这种“用绳子栓狗,狗就很少丢失”的废话,是不会出现在《论语》中的。要读懂《论语》就要善于变换角度。如果我们把“约”转向自己,就会变成这样的意思:加强自律,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兵法》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不败),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不败)在己,可胜在敌。“以约失之者鲜矣”就是人生的不败之术。高度自律的人生,未必有多么辉煌,但是肯定不会一败涂地。

    甚而至于,我们可以相信:自律,才能自由,绝对自律,才能绝对自由。

    论语解惑之七十七:斯辱,斯疏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里的“数”是“多次,反复”的意思。一个人如果叨叨絮絮,未必会招人烦,惹人厌。和珅在乾隆面前出现的次数很多,说的话也非常多,重复“皇上圣明”的次数也非常多,但是,乾隆皇帝仍然喜欢和珅,甚至离不开和珅。

    一个人为何招人烦、惹人厌了?不是因为唠叨,而是因为唠叨自己那点功劳和恩德!三国时的许攸,仗着自己为曹操出主意打败袁绍,就天天在曹操面前邀功,在众将面前炫耀,果然引发众怒,被许褚怒杀。看来,许攸是没读过或者没读懂子游这句话呀。

    论语解惑之七十八:斯焉取斯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宓子贱为单父宰,用"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结果是"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孔子得知后,给予盛赞。孔子先赞扬宓子贱是“君子”,然后,推测宓子贱的背后必有高人。“斯焉取斯”的意思是“他怎会取得如此成就?”

    后来,宓子贱向孔子介绍情况,说有五位高人比自己优秀,都被利用起来了,所以才有了这个成绩。孔子听后认为,如果让宓子贱管辖更大的范围,政绩可比尧舜。

    实际上,宓子贱背后最厉害的高人就是孔子,是孔子本人教会宓子贱“无为而治”的。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接受孔子的教育,为什么其他人都学不会“无为而治”呢?关键问题是,其他人的修行还不到位,没有达到“无我”的境界,不能见贤思齐,信贤用贤,充分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

    整部《论语》中,孔子只赞美“蘧伯玉、南宫适、宓子贱”三人为君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基本消除了“我执”,达到了“无我”之境。

    论语解惑之七十九:御人以口给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佞”在《说文解字》中译为“巧谄高材”。孔子讨厌巧言令色、装腔作势的人,对有口齿伶俐的,也没有好印象。孔子认为,做领导的如果发挥口齿伶俐的特长,经常在不经意间口头承诺事项,说完了又不兑现,就成了“大忽悠”,令人生厌。

    所以,孔子最后的结论是:我不知道冉雍将来能不能做成仁的事业,但是,做领导的一定不要成为令人讨厌的“大忽悠”。

    论语解惑之八十:子使漆雕开仕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一大批精英,得到鲁、卫等诸侯国的高度重视,许多邦君和大夫都想请孔子的学生出来做官。这一次,孔子推荐漆雕开当官,漆雕开却说:“我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孔子听后,不但没有批评漆雕开不识抬举,反而非常高兴。

    孔子甚至又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是呀,学了多年,还不想当官的人,太少了。整部《论语》也只记录了闵子骞、漆雕开等少数几位。不知道漆雕开因为天下无道不愿意出仕,抑或是因为自认修行不足不敢出仕。反正,孔子对漆雕开的推辞表示满意。

    孔子是想通过做官推行道义,反对为了富贵而做官。后世把“官本位”的罪名安到孔子头上,确实冤枉。

    论语解惑之八十一:宰予昼寝

    宰予是“十哲”总排行第五名(前四名是德行科的四位高人),言语科第一名,位列子贡之前,是孔子眼中能力排第一的弟子,也是孔子外派办事次数最多的弟子。

    一天,宰予昼寝,被孔子撞了个正着。孔子非常气愤,大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小时候读《论语》觉得宰予是差生,被孔子骂成那个样子,真丢人!后来,发现宰予竟然是孔子眼中能力第一的弟子!正常情况下,老师会经常表扬优秀学生,批评后进学生,甚至溺爱优生,迁就优生的缺点。孔子为何要用“朽木、粪土之墙”来骂最好的学生?

    工作后,听一位领导说:“领导骂你,是证明你还值得骂!”当时还有些不解,后来发现果然如此。想想看,孔子弟子三千,能够引起孔子关注的,本来就不多。经常在身边转悠的就更少。孔子十分器重宰予,自然容不得宰予犯一丁点错误。孔子骂宰予,是因为孔子觉得宰予值得骂,能骂出更优秀的宰予。这也算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论语解惑之八十二:性与天道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子贡小孔子31岁,与孔子最亲近,是《论语》中出现次数最多(高达41次,第二名颜回仅23次)的学生。可以说,上面那段话,就是子贡在结集《论语》时的总结性陈述。这段话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孔子生前对“性与天、道”有过大量的秘密研究。二是孔子生前并未对任何学生讲过“性与天、道”。

    《论语》中“天”字出现49次,“道”字出现89次。“天”“道”并列仅此一次。个人认为,“天道”不是一个词,而是“天”“道”两个词。所以,子贡所说的“性与天、道”是指“性与天的关系”以及“性与道的关系”。

    孔子完善了“象形、形声、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六书造字,当然懂得“忄+生=性”,所谓“性”就是人的觉了能知之心及其产生的感知。所谓“天”就是既是物理意义的天空,又指冥冥之中的天意。所谓“道”就是支配万事万物的,无所不在,却又无法说出的那个存在。

    子贡的意思是,从来没听孔子说过“性与天”“性与道”之间的关系。

    那么,人类历史上,有没有把“性与天、道”关系讲清楚的人呢?这个还真有,就是释迦牟尼佛。具体内容在《楞严经》里有详细介绍。

    论语解惑之八十三:敏而好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周公发明“谥法”,士大夫以上的人死后,要“人过留名”,用一个字来总结他的生平。确定这个谥号的过程,就是盖棺定论。

    子贡知道孔文子的老婆与人私通,于是向孔子请教:“孔文子凭什么谥号文?”孔子给出的原因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好学”就包括“不耻下问”了,孔子单独强调“不耻下问”,是针对子贡爱摆架子、瞧不起人的毛病而说的。

    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个“敏而好学”。《说文解字》认为,“敏”的意思是“疾也”,又说是“拇”的假借。拇是足大指。综合起来讲,“敏”有力行、速度快,落实到位的意思。“好学”是主动学习和觉悟真理。“敏而好学”就是以追求真理为理想,终生实践真理、觉悟真理。这样的人,当然能够虚心向任何人请教。

    “敏而好学”的关键在于一个“好”字。“好”是“向往、景仰、追寻”的状态,是内生力充足的状态,有了这个状态,何患学业不精,何患事业不兴,何患德功不立?对鸡蛋而言,从外面打破的是食物,从内部突破的是生命。当今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没人关心学习内生力的呵护与培养,近乎99%的学生,都在被动学习、被迫学习。

    论语解惑之八十四:未知,焉得仁

    子张向孔子请教令尹子文、陈文子二人是否称得上仁者,孔子在承认二人分别有“忠”、“清”的特点后,说:“未知,焉得仁?”是呀,这二位根本就没听说过孔子关于“仁”的理论,又怎能做到仁呢?

    或许有人会说:“管仲也没听过孔子的仁学,为什么还做到了仁?”实际上,孔子并未承认管仲做到了仁,只是说管仲“如其仁,如其仁!”意思是,管仲做到了自认的仁。管仲早于孔子,管仲心中“仁”的理念不完整不完善,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只是片面的“仁”。所以,孔子说“如其仁”。

    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创新是理论创新,理论创新要来自实践高于实践,理论创新必须做到方向正确,圆融自洽,有可操性。孔子的仁学,是在总结尧、舜、禹、汤、文、武、比干、微之、伯夷、叔齐等往圣先贤事迹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整套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生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后世的人们,只要按孔子“仁学”去做,就能够立身于世,成就伟大人格。后世的君主,只要按照孔子“仁学”去做,就能够开创盛世,成就一番伟业。

    人生也好,社会发展也好,都需要理论指导。任何“走一步,看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孩子长大就好了”的说法,都是盲人瞎马,岌岌乎殆哉!

    论语解惑之八十五:怨是用希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孔子认为,伯夷、叔齐是古代的仁者,此二人的达到了“仁者无敌”的境界——终其一生,没有与任何人为敌。这是因为伯夷、叔齐始终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从来就不记仇,他们像镜子一样,照见世间的一切,却从来不留陈影。

    “是用”可以解释为“是以、因此”。怨是用希,就是没有怨恨。不仅伯夷、叔齐内心没有怨恨,周围的人也没有对他们产生怨恨。

    明镜高悬,照镜子的只会为自己的丑态感到羞耻,而不会去埋怨镜子,除非他是个疯子。

    论语解惑之八十六:安之、信之、怀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和子路陪伴孔子,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子路说:“家里的车马、貂皮大衣等财物,与朋友共享,用坏了,我也不悔恨。”颜回说:“希望自己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也不加增加他人负担。”子路说:“希望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对于年老的,就好好安养他;对于朋友,就充分信任他;对于年少的,就尽力关怀他。”

    子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对象仅限于朋友,处于“有我”的状态。颜回侧重精神层面,对象是身边的人,处于“无我”的状态;孔子语及物质、精神多个层面,对象是天下人,达到“无我”的状态。实际上,三人都有“万物一体”之心,只是格局不同:子路“朋友一体”,颜回“群众一体”,孔子“天下一体”。

    这则故事能够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颜回与子路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二是大学语文《侍坐》是二次编撰加入的。

    论语解惑之八十七:内自讼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遇到能自察过错并且自责纠错的人。”《论语》中,孔子两次说:“已矣乎!”另一次的后面跟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看看,孔子把“未能自讼”与“男人好色”等同起来,算作人的秉性了。对呀,男人无不好色,就像所有人都看不到脖后灰一样,这就是所谓的“人心唯危”。

    “自见其过”需要深刻的反思反省,“内自讼”需要自己动手解剖血淋淋的伤口。能够反思反省已经很难得了,自我解剖就近乎不可能了。

    许多人可能感觉不服气,说自己常常“内自讼”进行思想斗争。且慢!让我们看看“讼”字,左言右公,按照“大公无私”的要求进行思想斗争,像鲁迅一样“榨出皮袍下的小来”才算是“内自讼”啊!多数情况下,我们进行思想斗争,只是在算计个人名利罢了。

    孔子从未见过“内自讼者”,我们凭什么相信一个人能够“自我批评”?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成长,是由磨难引发的“自我革命”造成!

    论语解惑之八十八:居敬而行简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冉雍请孔子对子桑伯子予以评价,孔子赞赏子桑伯子“简”。这是因为,孔子崇尚无为而治,讨厌繁文缛节。但是,冉雍却感觉子桑伯子过于简约,甚至有点不屑世俗的简陋,于是,提出“居敬而行简”的说法,得到了孔子的充分肯定。

    “敬”是一个人生活的最基本态度,离开“敬”字,就无法做到“自律”“慎独”,就无法安身立命。

    论语解惑之八十九:不迁怒

    孔子赞美颜回“不迁怒”。“迁”的常见解释为:《说文解字》解释为“登”;《尔雅》解释为“徙”;《广雅》解释为“移”。不迁怒,可以理解为“不动怒”、“怒于甲不移于乙”、“自己不如意,不对别人发怒”。真正有修养的人“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不因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因而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所以,“不迁怒”的意思是“不动怒”。

    人的本质是观念。人们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是观念冲突,许多时候并没有是非善恶之分。在千奇百怪的观念面前,颜回都能将心比心理解对方。只有这样,才能泰然面对任何情况,而不为所动。“不迁怒”工夫需要“忍辱”,更需要“慈悲”。

    论语解惑之九十:不贰过

    孔子赞美颜回“不贰过”。一个人竟然可以做到不重犯同一类错误!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

    我曾经抽过三十年香烟,下了十多次决心,才好容易在2015年戒烟成功。朋友说:“你这个人太狠了,连烟都能戒掉,不可交呀!”可是,直到今天,我仍未能戒酒,我明明知道喝酒乱性,却仍然迁就自己。

    如今,我的生活比较规律:每早打坐,然后练习《八部金刚功》,早饭后上班。晚上回家再练功,喝酒,练练书法。同事们都认为我的自律超乎寻常。我却恨自己不能戒酒。尤其恨自己没有颜回的定力。

    不贰过?或许需要发大愿后,才能做到。

    论语解惑之九十一:鸣鼓而攻之

    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有请求孔子补助一些谷米赡养公西华的母亲。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给十六斗吧。”冉求却给了八百斗。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周急不继富,只搞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

    冉有私自提高补助谷米的数量,这说明孔子是基本不管具体事务的。冉有一下提高到50倍,孔子就知情了。孔子在事后增加了一条原则:周急不继富。这说明孔子并不任由弟子们胡来。

    但是,“周急不继富”是君子的原则。冉有把谷米数量提高到50倍,显然是要巴结、示好于公西华。后来,冉有又替季氏搜刮财富,也是讨好季氏。冉有是小人一枚,又怎会执行孔子的处事原则?后来,孔子终于爆发了,说:“(冉有)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从冉有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圣人,也难以改变一个人的三观。所以,当领导的只能举用贤良,而几乎不可能培养贤良。反之,一个人成为贤良,并不是师长培养的结果,而是个体内因造成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内因永远是第一位的,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任用。

    论语解惑之九十二:三月不违仁

    孔子说:颜回的心能做到多个月不违反仁的要求,其他人仅有几天或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违反仁的要求。

    人的先天习气轻重决定执着程度。习气越重越固执;习气越轻越随顺。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说明先天习气相对较轻,很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做到从善如流。然而,颜回的从善如流还不至于令他“三月不违仁”。能让颜回“三月不违仁”的,一定是某种强大的力量。

    颜渊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可见,对颜回有强大吸引力的,正是孔子的教育,也就是孔子关于“礼”、“仁”和“道”的学说令颜回改变了“三观”。这也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典型案例。

    人的本质是观念。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由此,我们可以找出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先改变三观,然后,态度、习惯、性格、命运就会依次改变。

    论语解惑之九十三: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挨个询问孔门弟子的情况,孔子向季康子介绍几大弟子的特点:子路说到做到,子贡通达事理,冉有多才多艺。给他们的一致评价是:从政有何困难?

    “修己以安人”是孔子施教的主旨。在孔子眼里,“从政”就是管好自己再管理他人的事情。孔子认为子路、子贡、冉有都能够严格管理自己,同时又各有特长。所以,才非常霸气地对季康子说“于从政乎何有?”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是呀,管好自己再管别人,没有什么困难。管不好自己,又怎能管别人呢?这大概就是“修齐治平”的理论根据吧。

    论语解惑之九十四:不改其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始终保持乐(道)的状态,无论是锦衣玉食住高宅大院,还是箪食瓢饮在穷乡陋巷,都乐呵呵地向道而行,追求真善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的“乐亦在其中”其实是“乐在道中”,是与“道”同在之乐。

    向道而行是乐的,与道同在也是乐的,这种乐消除了世俗烦恼,超越了生死界限,达到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心的境界,被后世称为“孔颜之乐”。

    论语解惑之九十五:今女画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

    冉有一方面承认孔子的“道”好,一方面又说自己的力量不足。想以此为借口,苟且一下。被孔子一眼瞧破,说成“画地为牢”。实际上,冉有说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

    试想一下,我们的生活无非两种环境:一种是有条件苟且,一种是没条件苟且。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有条件苟且的,通常会苟且下去;没条件苟且的,通常会争取苟且的条件,然后继续苟且。然而,许多人认为自己在奋斗,在与命运抗争。实际上,只是在争取更好的苟且条件罢了。

    孔子之道是内圣之道,是返视自己,勇于自我解剖、自我革命之道。只有敢于正视自身缺点,不断改正错误,奋力完善个人品格的猛士,才不算“画地为牢”。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眼光向外,追求战胜他人的,力量再大,也是在争取更优渥的苟且条件,并未走出画地为牢的窠臼。一个人眼光向内,追求战胜自己,完善人格的,才算是走上了正道、坦途。

    论语解惑之九十六:无为小人儒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亻+需”为儒。《礼记》云: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孔子兴办私学,其培养目标是中高级管理人才,而不是做具体事务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孔子郑重地告诉子夏:“你要培养白领、管理者、能严格自律的无私无欲的精神领袖,而不是蓝领、操作者、能发明创造的科技攻关的技术专家!”

    孔子担心子夏的格局不大,又曾对子夏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后来,子夏为了区别蓝领、白领,还专门说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虽然如此,子夏的格局仍然没有完全打开,竟说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话来,让儒家背上“官本位”的千古恶名。学者,觉也。人生最终目标是学道、觉道,与当不当官又有什么关系?

    论语解惑之九十七:行不由径

    孔子问武城宰子游是否发现了人才。子游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所谓“径”就是小道、捷径。行不由径,就是本分扎实,从来不投机取巧,甚至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严格自律,按规矩办事,做到了“慎独”。

    子游考察人才,只看重自律程度。颇得孔子真传。如今,大学招生只看应试能力,会考试的未必会技能,会技能的未必能严格自律。

    有德有才是人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无才是小人,无德有才是危险人物。一个不懂得自律的人,越有才越危险。

    论语解惑之九十八:佞、美,难乎免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佞”受欢迎是因为人人爱听“好话”;“美”受追捧是因为人人爱看“美色”。要么能说会道,要么长得漂亮,这两个祸根难以避免。

    孔子认识到眼睛和耳朵虽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却也同时存有“眼馋”“耳馋”的贪欲,是惹祸的根苗。

    释迦牟尼佛认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同时也是“六贼”,只有主动去把它们管理好了,才能修成正果。从这一点来看,佛家在修行方面,更细微,更精准。

    论语解惑之九十九: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人人都走大门,却都不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孔子对人们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所以,发出“何莫由斯道也?”的感慨。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反复告诉美国,中美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可以“共生共赢”的。但是,美国宁肯“损人损己”也要阻止中国崛起。这就是不走正道,要自取灭亡了。

     

    论语解惑之一百: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仁道生生不息,一往无前;诬妄之道也有生命,却是侥幸和临时的。”鲁迅先生说:“捣鬼有术、有效,毕竟有限。”

    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民族是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让我们比较一下两个民族的文化。犹太人自认是上帝选民,他们既有对财富的强烈渴望,又有超强的追逐财富的能力,他们崇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标榜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有强烈的排他排外意识。中华民族在黄河长期泛滥和北方游牧民族不断侵扰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团结才有力量”,他们崇尚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有浓厚的开放包容意识。

    再让我们比较一下两个民族的发展历程。犹太人虽然有超常的商业头脑和致富能力,但是,几千年来居无定所,流浪在亚欧大陆,经常被驱逐、屠戮。如今的以色利也冲突不断,不得安宁。中华民族强调文化认同,儒道释三教融合,五十六个民族融合,最终形成并包兼容大一统国家,也成为唯一的未曾中断的人类文明。

    你是想加入一个没有祖国的与其他民族格格不入的随时被驱逐屠戮的富足民族,还是想加入一个祖国强大的兼容各方的各方面都有保障的民族?

    拉长历史镜头,我们就会看到:君子得祸为不幸,小人得福为侥幸。君子积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小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论语解惑之一零一:中人以上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所谓中人,并不是智商中等以上的人。樊迟反应非常迟钝,远远低于中等水平,照样成为七十二贤。再说了,孔子如果只教育智商中等以上的人,就不符合“有教无类”的思想了。所以,这里的“中人”指的是普通人,这里的“以上”指的是有上进心。

    孔子的意思是:普通人欲求上进的,可以授予更高一层的学问;普通人不求上进的,就不可以告知更高深的学问。

    是的,内因永远是第一位的。

    论语解惑之一零二:仁者先难而后获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仁者应该做到——有困难冲在前面,有利益谦让在后,这样才是仁呀。

    这里需要特别解释的是:“仁者”是默认的“领导者”。仁者先难,并不是单枪匹马去挑战困难,而是带头团结大家一起去应对困难。仁者后获,并不是仁者少要利益、不要利益,而是带头分配利益,待大家都领取之后,自己才领取利益。

    孔子的仁学,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舟共济”“共生共赢”,主张“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反对“暴虎冯河”,做无谓的牺牲。

    对于“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这些更高的境界,孔子认为,那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说的。做到了就是“圣者”,说了不做就是“御人以口给”“巧言令色”的奸佞之徒了。

    论语解惑之一零三:知者乐水

    《荀子·宥坐》里面有段孔子论水的小故事。

    一天,孔子又呆在那里看江河东流之水。子贡见状,就问:“先生凡见江河之水一定要观看一番,这是什么原因?”

    孔子说:“这江河之水,滋养万物却似不经意而为,像德;流向低洼之处,产生涟漪也一定遵循规律,像义;浩浩荡荡没有穷尽,像道;如果决开口子,大水立竿见影改道,就是奔向深山大谷也毫无畏惧,像勇;如果用水来测量高低,那肯定准确无误,像法(度);遇满则止,并不贪多务得,又像是极公正;看似柔弱,却能到达最细微的空隙之中,又好像明察秋毫;万物经水之后,都能新鲜光洁起来,像是善于教化;千曲万折而一定向东流去,又像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所以见了大水,我一定要观看一番。”

    知者不惑,他们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孔子见江河水就能发出这么多议论,恰恰说明了“知者乐水”。

    论语解惑之一零四:仁者乐山

    仁者,心如明镜,陈影不留,内心不动如山。仁者,安于仁义,厚重不迁,行事庄严如山。所以,仁者似山,而且乐山。

    孔子说,仁者不忧不惧。真正的仁者,依礼而行,没有贪欲,又怎会忧愁?真正的仁者,以百姓心为心,没有敌人,又怎会恐惧?

    孔子圣人,兼具智、仁,动则如水,静则如山。所以,才能做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孙子兵法》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孔子虽不言兵,却已经掌握兵家之要。后世,儒将建立功勋者众多,就是掌握了动静之间的关系。

    论语解惑之一零五:仁者寿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说“某某人心地善良,不幸早死;某某没皮没脸,却老而不死。”这里的心地善良,并不等于仁者,也可能是胆小怕事、执着纠结。这里的没皮没脸,虽不是仁者,却心路极宽、啥都不在乎。心路宽的人长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孔子所说的“仁者”,不是天生的“脸皮厚”,而是后天修行得来的“不动心”。是懂得“仁”的理论,一点点修炼出来的。“仁者”是能够战胜自我,严格自律,有明确目标和准则的人,这样的人达到“不忧不惧”的崇高境界,当然会达到甚至超越个体的生理极限。仁者的寿,是指能充分发挥个体的机能,尽其天年,而不是与他人的寿命争短长。孔子曾说子路“不得好死”,就是指子路修行没有达到“仁者寿”的标准。

    另外,死而不亡曰寿。仁者往往能够建立不巧功勋,“仁者寿”或许也有“永垂不朽”的意思。

    论语解惑之一零六:觚哉?觚哉!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最后的“觚哉”可以翻译成“这还叫觚吗?”,也可以翻译成“这就是觚呀!”前一种翻译意在重复强调,有点否定现实的意味;后一种翻译意在承认觚的变化,有点无可奈何的意味。

    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见,孔子是讲究权变的。孔子六十“耳顺”,而是能够放下“我执”,来适应社会。由此可以推理,孔子在这里是无奈之下地承认了“这就是觚”。

    “君不君”指的是人,“觚不觚”指的是物。“君不君”必须予以匡正,否则就会天下大乱。“觚不觚”可以顺应大家的说法去叫,暂时有一点“不适”罢了,习惯就好了。

    所以,个人认为应该翻译成: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这还叫觚吗?这就是觚呀!

    论语解惑之一零七:约之以礼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两次,显然是重点内容。同时,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可见,颜回的点滴进步,都来自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个法门。

    所谓“文”就是人的外在表现良好,有儒雅、潇洒、淡定、果敢、含蓄、幽默之类的气质。这些外在气质,需要学习大小六艺,来熏陶、涵养,这就是“博学于文”。

    所谓“礼”就是人的观念和习惯。对于哪些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条,这就是人生观,也是“礼”的内化状态。同时,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学习、思维都有常规性的动作,这就是习惯,是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人的观念和习惯,需要用《周礼》之类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习俗来约束,这就是“约之以礼”。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与“礼”是对立的统一体,离开了“文”,“礼”就干巴巴的生涩枯燥;离开“礼”,“文”就虚浮空洞没有骨力。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细细品味,所谓的“质”就是人的最基本的观念、态度、习惯,而培养“质”的路径和手段,就是各种规矩,也就是“礼”。

    统合上述说法,孔子的意思是:一个人用“文”武装自己,用“礼”来约束自己,就能成为文质彬彬的,不叛离中道的君子。

    然而,中庸之道是动态的平衡之道,非常难以把握。这就涉及“文”与“质”谁更重要的问题了。孔子说:“以(礼)约,失之者鲜矣。”在孔子看来,用“礼”自我约束,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显然,“礼”重于“文”,本质重于形式。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棘子成显然看到本质更加重要,所以,大胆提出“存质去文”的意见。子贡善辩,他说:“如果文采与质朴一样,质朴和文采一样,那么去了毛的虎豹皮与去了毛的犬羊皮就没有区别了。”

    至此,问题好像已经比较清楚,最佳方案仍然是“文质不可偏废”。但是,“小人之过也必文”,世人“重文轻质”由来已久,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比比皆是。所以,最佳实践方案是:“重质轻文”。

    透过对文质关系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子贡虽然善辩,却始终未能领悟孔子的本意。

    回头再捋一遍各人的观点。

    孔子主张“文质彬彬”,同时,更看“礼”

    子贡主张“文质彬彬”,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棘子成主张“存质去文”。

    但是,从现实实践中看,应该“重质轻文”,有时候甚至可以“存质去文”。

    论语解惑之一零八:中庸之为德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分析这段话,要从“民鲜久矣”入手。既然,老百姓很久没享受这种“德”了。那么,就是过去享受过这种“中庸之为德”。什么时候享受过呢?当然是孔子极力赞美的时代。《论语》中,孔子用“大哉”赞美尧,用“巍巍乎”赞美舜和禹。显然,在孔子眼里,尧舜禹时代有“中庸”。尧舜禹三代留下来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其中的“允执厥中”(在《论语》中的版本为“允执其中”),理应是“中庸”的源头。

    因此,要解开“中庸”的秘密,就需要先解开十六字心传。

    所谓人心惟危,是指人心最大的特点是趋利避害,如果不顺应人心,就会引发矛盾和危险;所谓道(导)心惟微,是指引导人心的决策都体现在细微的事情上,要从小事入手来抓住和引导人心;所谓惟精惟一,是指虽然要抓住精微的细节,但是必须把所有细节都归于整体之中,要有大局观和整体观,并把所有局部问题都纳入到大局之中,统盘考虑;所谓允执厥(其)中,就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求出“最大公约数”,为天下百姓造福。

    因此,“中”就是“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庸”就是“用”。“为”就是“设置、创立”。“德”就是“物质、精神等方面的获得感。”

    “中庸之为德”的意思就是:以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依据,设置分配制度,让百姓在物质、精神等方面有获得感。

    论语解惑之一零九: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强调“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内圣”,安百姓就是“外王”。子贡不愿意“修己”,而直奔“外王”,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一现象让孔子评价。

    孔子却认为“博施于民”是普遍地动员民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最崇高的“舍己为人”。所以,孔子给予的是最高评价——圣!

    但是,孔子很快就觉察出子贡的好高骛远,于是,又补充说,“仁”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是的,“立己达人,共生共赢”就已经非常了不起。“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是圣人的事情,不必用来自我标榜,互相吹捧。

    论语解惑之一一零:德之不修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媾);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从整个句式看,四条都是“知道什么正确,却不能身体力行”。第一条“德之,不修”的意思是:口口声声说如何如何的好,却没有一点行动。第二条“学之,不讲(媾)”的意思是:觉悟了,却不能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

    整段翻译如下:称许真理却不能用于实践,觉悟真理却不能重新建构自我,听到适宜的做法不能马上照做,有错误和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忧愁的内容。

    春秋时期,字词贫乏,许多字表示相对的两种意思。

    如:“乱臣”就是“治乱之能臣”;“德”既可理解为“让百姓有所得”,又可理解为“统治者有道德”;“学”既表示“不懂时的求学”,又可理解为“已经觉悟”。

    直到今天,汉语里也有这样的残存。如:战胜敌人=打败敌人。完败日本队=完胜日本队。

    论语解惑之一一一:不愤不悱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所谓“愤”就是“心求通而未达”;所谓“悱”就是“口欲言而未能”。愤悱的状态,都是内部生发的如饥似渴追求真理的状态。用现代教育理论,就是最近发展区活跃的状态。

    孔子认为,只有在“愤悱”状态之下,才可以启发他。樊迟比较迟钝,但是,他勇于追求真理,经常处于“愤悱”状态,向孔子提出问题。最终,成为七十二贤之一。

    对一个鸡蛋而言,从外部打破后就变成食物,从内部打破后才可能成为生命。一个人没有求知欲,强行灌输,有害无益。然而,当今的多数学生读书目标是“赚钱生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被动学习,等着老师轮流灌输,很难有愤悱的状态。这样的学生,即使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也不会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往往在拿到相应的文凭之后,就会丧失目标,泯然众矣。

    “愤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状态,也是生发创新能力的起点。中国教育看重分数,极度内卷,孩子从小到大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基本没有追求真理的“内生力”,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也是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论语解惑之一一二:是日哭,则不歌

    按照西方“逆否命题”逻辑推理,“是日哭,则不歌”等同于“是日不哭,则歌”。实际上,孔子确实做到了每日弦歌不断!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孔子甚至用弦歌对孺悲进行挽救性教育。

    诗言志,歌咏言。中华先民“亦诗亦歌,亦歌亦诗”,让生命充满了激情和意趣。

    但是,如今的中小学教育,只知道应试成绩,哪里有什么弦歌?即使有,也是演给领导看的。

    论语解惑之一一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从孔子的这三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出来当官做事情。

    孔子深知,一个人的世界观是难以改变的。自己虽然培养了一个精英团队,但是,必须选择一个有道的邦君,才可能做出一番事业。所以,才有了周游列国的安排。

    孔子对“道”的态度是“志于道”;对“事业”的态度是“吾其为东周乎(想在东方重建一个强大的周朝)”;对“升官发财”的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曾对有德行无成就的人进行了一番评价,他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身份,就是伯夷、叔齐吧!柳下惠、少莲,他们降低了自己的志向,辱没了自己的身份,但他言谈符合伦理道德,行为经过深思熟虑,却也没有什么成就呀。虞仲、夷逸避世隐居,放肆直言,为保持自身清白,废除其他方面的权衡……而我与这些人不同,我与道同在,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我到处寻找有道的邦君,找到了就做一番大事,找不到拉倒,没什么值不值得的。”

    看来,后人把“积极入世”、“官本位”的帽子扣到孔子头上,真是天大的冤枉。

    论语解惑之一一四:求仁而得仁

    孔子周游列国,未能找到“有道的邦君”,由于鲁国大权仍然被三桓掌控,孔子只好寄居于卫国。众人发现孔子有定居卫国的打算,就以为孔子想在卫国当官。随行的冉有说:“老师想辅佐卫出公吗?”子贡曰:“好吧,等我问问。”子贡来见孔子,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古代的贤人。”曰:“他们有怨恨吗?”曰:“他们求仁得仁,又有什么怨恨?”子贡离开,告诉大家:“老师是不会辅佐卫君的。”

    孔子周游列国,四下寻找“有道的邦君”,始终未遇。但是他反复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所以,是不会为卫出公的。

    子贡投石问路,伯夷、叔齐无怨于“求仁”,孔子自然也无怨于“求仁”。

    论语解惑之一一五:发愤忘食

    《说文解字》:发,射发也。愤,懑也。发愤就是射发心中的块垒。

    程树德认为:愤就是“心求通而未达”的状态。发愤就是突破临界点的訇然中开。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闪出第一个灵感,见到第一丝曙光,然后,深入剖析,抽丝剥茧,直到问题的全部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发愤!

    发愤过程充满了成就感、惊喜感、通透感,这个时候的体验是沉浸式的。没吃饭也不感觉饿,即使吃饭也不知味道。

    发愤来自于强大的内生力。一个天天被动应付工作的人,是不会发愤的,即使被迫通宵达旦地工作,那也不叫“发愤”。

    发愤的人生是幸福的。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过发愤的状态。

    论语解惑之一一六:乐以忘忧

    孔子自我评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众所周知,孔子实行快乐教育,每日弦歌不绝。孔子又能够安贫乐道。孔子又说过“仁者不忧”。

    如此以来,乐以忘忧,好像可以做如下不同的理解。

    一是“以乐忘忧”,意思是:天天弦歌,所以忘忧。

    二是“以忘忧为乐”,意思是:仁者不忧,所以快乐。

    三是“乐(道)以忘忧”,意思是:与道同在,所以忘忧。

    细细考察,第一种理解,存在句式不通的问题。第二种理解成倒装句式,但是“不忧”未必“乐”。第三种理解成省略句式,意思也通顺。

    孔子“志于道”“安贫乐道”,毕生追求就是“道”。因此,孔子的自我评价为:“勤于悟道,忘记了吃饭;乐于证道,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垂垂老矣。”

    论语解惑之一一七:为乐之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至”的意思是“极、大、完美”。“乐之至”就是“音乐的最高水平”。“为乐之至”就是“演奏音乐的最高水平”。“于斯也”就是“是这样的呀”。有人读成“至于斯也”,是犯了用“现代汉语”解读“古代文言”的错误。

    整个句子的翻译是:孔子在齐国听到演奏《韶》乐,很久尝不出肉的滋味,说:“没想到音乐的最高水准,是这个样子的。”

    孔子一生恐怕不至一次闻《韶》,齐国的演奏水平最高,给孔子带来最深刻的体验。

    论语解惑之一一八:好勇疾贫

    马克思说: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孔子说:“好勇疾贫,乱也。”资本家“勇于贪婪”,见到利润就甘冒风险;资本“疾贫”,会造成“饽饽往肉里滚”的马太效应,因此,资本主义必然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当今世界,各地冲突不断,究其根源就是美国军工复合体需要大量出售武器。

    对个人而言,“好勇”就是胆子大,“疾贫”就是眼里只有金钱。其结果,就会像许家印一样,闹出许多乱子。

    论语解惑之一一九:敏以求之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说文解字》对“敏”的解释为:拇也,足大指也。有“足迹所到”,印证的意思。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这么多的,而是喜欢学习古人留下的间接经验,印证其中的道理罢了。”

    不断验证前人的经验,就是守正;创造出适应新时代的经验,就是创新。敏以求之,就是“守正创新”的过程。这也是孔子学习进步的法门。

    论语解惑之一二零:默而识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说文解字》“默”的意思是“犬暂逐人也”。按照“会意字”来理解“默”,就是“黑夜里有狗的声音”,此时,人因不明确狗的方位而疑惑。因此,“默”就引申为“因不明威胁而疑惑”。

    因此,“默而识之”有“惑而明之”的意思。

    “何有”意思是“不难”,“何有于我哉”意思是“我又算什么呢?”

    因此,全句的解释应该是:

    孔子说:“面对疑惑,能够拨云见日;觉悟真理,能不骄傲自满;教诲他人,能不知疲倦,如果离开这三点,我又算什么?”

    仔细看看这三点,依次是“别人不懂我先懂;我懂之后脚不停;我还带着大家懂”,孔子的意思是:自己像一道光,照亮黑夜,点亮他人,带头前行。

    论语解惑之一二一:怪力乱神

    “怪力乱神”指的是怪异、超自然力、悖乱、鬼神之类的事。

    子不语怪、力、乱、神。《说文解字》认为“语”,御也,有辩论是非的意思。孔子对于“怪力乱神”不予辩论。“食不语”指的是“吃饭时不辩论”而不是“吃饭时不说话”。

    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如果主流媒体总是在宣扬怪力乱神,会扰乱人们的思想,甚至会教唆大家犯罪。

    当今社会虽然进入自媒体时代,但是,应该明令禁止以“怪力乱神”吸人眼球的内容。对于那些“人咬狗才是新闻”之类的怪异内容,“百慕大三角、UFO”之类的超自然力内容,解读作案细节之类的悖乱内容,鬼神上帝之类的迷信内容,都应该予以封杀。

    有人认为这可能影响思想自由,削弱人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子不语怪力乱神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相一致,人类所有的科学、科技都至今没有——将来也永远不可能跳出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

    论语解惑之一二二:必有我师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字在《增韵》里的解释为:法也,效也。

    因此,全句应该解释为:多人一起做事情,其中肯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他们的优点跟随(学习),选取他们的缺点反思并改正自己。

    如果把“师”理解成“老师”“师父”,就会引起许多人心理上的不适,觉得要“下跪”,低人一等了。实际上,孔子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偷偷地把大家的优点学到手,把自己的缺点都改掉,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这也是孔子取得成功的秘诀。

    是的,普通人为什么平庸?就是因为大家习惯于“择其善者而妒之,其不善者而笑之”。

    论语解惑之一二三:文行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弟子们认为:孔子主要进行了“文,行,忠,信”四方面教学。这四方面教学都指向“道”,一是学文以知道;二是实践以行道;三是内化以忠道;四是诚信以合道。

    论语解惑之一二三:文行忠信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弟子们认为:孔子主要进行了“文,行,忠,信”四方面教学。这四方面教学都指向“道”,一是学文以知道;二是实践以行道;三是内化以忠道;四是诚信以合道。

    论语解惑之一二四: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孔子认为,自己从来就没见过圣人。能够见到君子,就非常好了。

    那么,孔子眼中的圣人是怎样的?

    在《雍也篇》里,子贡把圣人的样子说了出来。子贡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算不算仁者?”孔子说:“这岂止是仁,简直就是圣。即使是尧舜,也没完全做好这方面的事情。”细品一下,尧舜虽然被孔子称为“大哉”“巍巍乎!”,却也算不上“圣人”。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够把自己的东西捐献出来,并且能够安顿天下百姓!这里需要两个条件,一要有“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二要有安顿天下百姓的业绩。

    按照这个标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超越尧舜的圣人。

    论语解惑之一二五: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在孔子眼里,圣人要有舍己的思想和济众的功绩,所以,从古到今,没几个人称得上圣人。那么,退而求其次,再看看有无纯善之人。孔子的结论仍然“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人心向善,但是人的私欲又经常蒙蔽了向善的念头。人不可能纯善。所以,孔子希望能见到不断改过,一心向善的人。

    说起一心向善的人,就不由得想起袁了凡。他坚持用“功过格”每天检点自己的行为,坚持日行一善,终究摆脱命运束缚,达到“了凡”的境界。

    论语解惑之一二六:互乡难与言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显然指的是某地。有一种说法认为,古之“互乡”、“厄台”、“弦歌台”、孔子墓“射冢”、“弩台”皆为一处。

    想当年,孔子被困陈、蔡之间。孔子被困的地方既不是陈国,也不是蔡国,而是陈、蔡两国交界的权力真空地带。这是一棵葫芦爬两国的小地方,也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这个地方没有正式的名称,大家都称之为“互乡”,意思是“两不管地带”。后来,因孔子在此有厄,所以,又叫“厄台”、“弦歌台”。

    从这个角度看,“互乡难与言”就可以翻译成“陈蔡‘两不管’地带的人,不讲理,难沟通”。即便如此,孔子仍然高高兴兴地接见这里的一些年轻人。尤其是被困之后,孔子在危难之中,仍然坚持接见他们,做到了“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论语解惑之一二七:斯仁至矣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的意思是,仁离我们不远,只要这一时想做到仁,就能做到仁;只要在这一件事上想做到仁,就能够做到仁。

    “斯仁”指的是“一时一事的仁”。颜回能够三月不违仁。如果,时时事事都想做到仁,那就能做到很长时间与仁同在。“仁”是用来做的,做多了就慢慢“成仁”了。

    论语解惑之一二八: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孔子轻易不以“仁”许人。即使是颜回,也只能“三月不违仁”。所以,“疾之已甚,乱也”是对绝大多数人都适用的道理

    “疾之”就是怪罪、逼责,“已甚”就是太过分了。也就是说,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如果逼责过重,就会出现狗急跳墙的乱象。犹太人不懂这个道理,在囤积大量财富后,宁肯把牛奶倒掉也不给忍受饥饿的人喝,所以他们几千年来到处流浪。如今的以色列周围也是乱象环生,战火纷飞。

    正是因为“疾之已甚,乱也”,所以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

    论语解惑之一二九:笃信好学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好学”是《论语》中常见的词,孔子认为做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才算好学,“好学”最终要达到“不迁怒,不贰过”的标准。因此,“好学”指向的内容是“道”。

    这样一来,“笃信”指向的内容也应该是“道”,后面的“守死”指向的内容也应该是“道”,善道指向的内容也应该是“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意思是:笃信道,好学道,守死道,善导道。这是“从信到学,再到守,再到导”的层层递进关系。先要坚定地信仰道,然后全力地学习道,后来要与道融为一体,最后,还要善于弘扬道。

    要想做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必须选择环境,做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在一个正常的邦国里,还要看君主是否有道,做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解惑之一三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句话在《论语》中出现两次。显然,这又是编撰《论语》的先贤们强调的重点内容。

    孔子小时候家贫,几乎精通所有的生存技能。但是,樊迟请教种庄稼的时候,孔子却说:“吾不如老农。”这不是孔子谦虚,而是孔子不做不该做的事情。

    孔子兴办私学,教给大家“人伦之道”“修身之道”“管理之道”,培养的是“管人”的中高级治理人才,与种庄稼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即使孔子拥有最高明的种田技术,也不会教给樊迟的。

    某校长教过物理,当校长后多年不登讲台,某日心血来潮,要讲一堂示范课给大家听,结果发挥失常,未能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惹来嗤笑。

    校长是“管人”的,不是“教学”的,甚至也不是指导教学的。校长的工作就是“修己安人”。“修己”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言行,“安人”就是为广大师生指明道路,搭建舞台,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引领师生幸福成长。

    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伤人了吗?”不问马。有专门的管家管理财物,马虽然贵重,仍然在管家的业务范围之内。孔子是一家之主,主要责任是“修己安人”,当然不会过问马的情况。当然,孔子肯定会掌控全家的收支情况,但是,那也只是管理预算、决算而已。具体运作,孔子是不会干涉的。

    论语解惑之一三一:狂而不直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狂而不直就是“狂傲的人却不直来直去”,侗而不愿就是“稚弱的人却不老实”,悾悾而不信

    就是“没有知识的人却不信任他人”

    孔子对上述三种情况的人,表示“不理解”。

    认真分析其中的原因,都是一个“私”字在作怪。狂傲的人有了私心,就会绕开困难走;幼弱的人见到私利,就会招惹是非;无能的人私欲严重,就会不信任人,甚至怀疑一切。 

    人心惟危,说的就是私心把人都弄拧巴了。

    论语解惑之一三二: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里的学后面隐藏了一个道字,即:学(道)如不及。学者,觉也。所觉之道,像达不到,又怕丢失掉。由此可见,孔子已经体会到“道”了。

    参照道家和佛家的说法,或可更清楚地让我们有所感悟。

    道家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佛家认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论语解惑之一三三: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孔子赞美说:“多么崇高啊!舜、禹拥有天下,却不占有天下,一点也不为自己谋私利。”《道德经》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孔子赞美的,正是舜和禹的这种“玄德”。

    论语解惑之一三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史记》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尧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赴东南西北,测量确定历法,得到每年366天的准确纪年,并制定阴阳合历,指导农业生产。

    知道这个史实后,再来看孔子对尧的评价: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在孔子眼里,天的运行规律,被尧发现并予以利用,指导农业生产,这个功劳是“巍巍乎”的!

    论语解惑之一三五:与命与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在古文言中,“与”有“许、从”的意思。因此,可以理解为:孔子平生很少谈利,却经常谈“命令、政令”、经常谈“仁”。

    “命”在《论语》中出现24次,有5处是可以理解为“天命、命运”;有3处可以理解为“生命”,其他16处都是“命令、政令”的意思。《说文解字》对“命”的解释是:使也。从口令。令者、发号也。

    因此,正确的翻译是:孔子很少谈论利益,主要关注的是政令和仁德。

    论语解惑之一三六:从俭从礼从众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周礼。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作,比过去节省了,我顺应大家的做法。跪拜的地点要在堂下,也符合于周礼。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不够谦恭。虽然与大家的做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孔子并不是呆板的复古主义者,而是与时俱进,有取舍权变。而且,孔子给出了做事情的权变原则:先从俭,再从礼,后从众。

    《说文解字》对“俭”的解释为:约也,不敢放侈之意。

    从俭,实际含有“自我约束”的意思,也就是“自律”。这里暗示,孔子永远把“自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论语解惑之一三七:毋我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的众弟子一致认为:孔子弃绝四种思想行为,做到了:一不臆测(实事求是);二不教条(因地制宜);三不固执(换位思考);四不自私(没有私心)。

    前面三条,比较容易理解。最后一条“毋我”,太难了。一个人怎能没有一丁点私心、私欲?

    反观孔子的自我评价:“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愈矩。”我们会发现,孔子不是没有私欲,而是“私欲”与“公心”完全一致。《道德经》云: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一种“人欲”与“天道”完全一致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论语解惑之一三八:文不在兹乎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多数人看到这段话,以为是孔子自诩拥有周文王的全部礼乐文化,是传播礼乐文化的天选之人。然而,孔子是一个谦恭的人,坚决反对“骄且吝”,又怎能如此自命不凡?因此,“文不在兹乎”指的是,周朝的典章制度难道不在匡地吗?或者说,匡地难道跳在周朝的典章制度之外,是法外之地吗?

    这样理解的话,整段话就可以翻译成:

    孔子被困在匡地时,说:“周文王虽然去世了,周朝的典章制度难道不在匡地吗?如果上天要丢掉这些典章制度,后人就无法得到制度保障了;如今,上天并没有丢掉这些典章制度,匡人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非常清楚自己生活的时代背景,虽值礼崩乐坏的状态,还没到斯文扫地的状态,更没到弱肉强食的战乱年代。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如果天下战乱频仍,孔子就不会周游列国了。

    论语解惑之一三九:多乎哉?不多也

    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对着小孩子和茴香豆碟子说:“多乎哉,不多也。”

    所以,大家见到这句话,就会联想到“茴香豆没几个了”和孔乙己穿着长衫的寒酸相。

    《论语》中,孔子面对太宰的“多能”的褒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显然,孔子说的是,君子不需要会“种地、吹唢呐、射箭、驾驶,等”之类的生存技能。在孔子看来,君子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管人”——“先管好自己再管好他人”。当然,管好自己和管好他人,还需要一些相关的技能。比如说:反省的技能,观察人的技能、顶层设计的技能、搭建舞台的技能,等等。

    说白了,学习生存技能的是“工具人”,君子是“把人当成工具”的管理者。

    论语解惑之一四零:吾不试,故艺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说文解字》中“试”的意思是:“用也”。孔子的意思是:我不被任用做官,所以精通大小六艺。

    反过头来看,孔子的言外之意是:如果做官,就必须天天研究如何管人了,就没时间研究技能了。

    像宋徽宗那样,当了皇帝还研究文艺技能的,就只能成为亡国之君了。同样,一个人当了一把手,如果还研究不相干的技能,肯定是个昏官。一把手要反省自我,研究人才,研究战略,研究制度,随时关注每个人的动态……时间、精力都用上,也未必能做好。哪有闲暇再去写字、画画、钓鱼、种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解惑中(71-1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bi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