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键词之六:礼

作者: 不居居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07:49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礼是《论语》中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先有出现75次。孔子不到30岁时就以精通礼乐制度而名满天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知礼,无以立也”。可见,孔子“三十而立”的依据就是“礼”。是的,一个年轻人踏上社会,最初的言行准绳就是礼——就是约定俗成的各种规则。礼是大家默认的交际限位器。越位、错位、失位都是非礼。礼给人们以安全空间,也限制了人们的部分自由。孔子说:“靠行政命令和刑罚强迫群众,老百姓为了逃避制裁,而寡廉鲜耻。用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引导大家,用礼乐制度要求百姓,大家就有廉耻心,且各安其位。”在孔子看来,“礼”高于“法”。如果说“法”是硬约束,那么“礼”就是软约束。同样是约束,“礼”既能达到规范社会秩序的效果,又能避免法律制裁带来的硬伤。孔子说:“审理民事纠纷,我并不高明。(我高明的地方在于),能够引导原告、被告换位思考,然后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方式,妥善解决问题,让他们停止打官司。”

    《讼》卦显示:原告与被告,在中期开展协作,双方都吉利。任何一方坚持诉讼,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孔子在鲁国任职期间,面对诉讼者,不是用法律解决问题,而是换成“礼”的角度居中调和,既解决了矛盾纠纷,又让双方达成谅解,这种做法实在高明。法律是人人平等的硬约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人人都可以要求对方遵守法律,口头警告无效的话,就可以起诉对方。礼只是软约束,在看到他人违反规矩时,我们只能善意地暗示对方,如果对方继续蛮横无礼,我们也无可奈何。也就是说,法对人对己都是硬绑绑的管用;礼只对我们自己管用。然而,统治阶层掌握着普通人的生杀大权,他们能够居高临下要求普通人守礼。所以,我们经常看到

    “领导跳在规矩之外要求部下守规矩”,这就是所谓的“双标”。

    鲁定公向孔子请教君臣如何相处。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只有邦君礼待大臣,大臣才能把客观矛盾和解决方案全盘托出。”是的,君臣关系的主导者是邦君,邦君礼贤下士,大臣才会毫无隐瞒,把问题及解决方案提供出来,这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堪称“君使臣以礼”的典范。然而,君主经常高高在上蛮横无礼,这个时候,大臣就噤若寒蝉,无法“事君尽忠”,也就有人趁机用“事君尽礼”来讨好君主,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孔子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又说:“能够用礼让的行动治理国家,这有什么困难呢?不用礼让的行动来治理国家,要礼有什么用?”孔子的逻辑非常明确,只有最高统治者用礼约束自己,大臣才会忠于职守,邦国才会井然有序。最初破坏周礼的,不是诸侯,更不是普通百姓,恰恰就是周天子。周天子不守礼,却想让诸侯守礼;诸侯不守礼,却想让大夫守礼;大夫不守礼,却想让士守礼……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也就没人遵守礼仪制度了。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句话在惜墨如金的《论语》中出现两次,就是引导大家在学习《诗》《书》的同时,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才不会离经叛道。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颜回也用现身说法,证明了“约我以礼”的重大意义。

    孟懿子问孝,孔子给出的最终答案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颜渊问仁,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孔子说:“离开了礼的指导,恭顺的人就会劳苦不堪;谨慎的人就会胆小怕事;勇敢的人就会惹出祸乱;直率的人就会尖刻伤人。”实实在在地讲,只有用礼来约束自己的,才会赢得大家的认可,在社会上立足。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于礼),不仅指他的周礼研究取得突出成绩,而且指他彬彬有礼的言行举止赢得广泛赞誉。

    礼是约定俗成的,随着时空转换会发生变化。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又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由此可见,在孔子眼里,礼的变化不仅有迹可循,而且有其内在的变化规律。林放问请教礼的最基本原则是什么,孔子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又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孔子给出了礼的权变原则:先从俭,再从让,后从众。这里含有“自我约束”“退让”的意思,也就是“自律”。实际上,每次大乱之后的大治,“礼”都会重生一次,并遵循“从俭从让从众”的原则,由简而繁,慢慢发展起来,形成丰富的礼乐制度,对百姓施以教化。起初,礼乐的顶层设计都来自于最高统治阶层,他们正身垂范,带头践行礼乐制度,天下百姓欣然从之,蔚然成风。但是,后来就会有最高统治阶层中的某个人在某件事上突破某项礼制,接着就会有某个团体在某类事务上突破某项礼制原则,最后,就会“上行下效”,慢慢发展到礼崩乐坏的局面。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是的,礼乐是教化的依据,必须由最高统治阶层牢牢抓在手里。礼乐教化领域出了问题,就是思想基础、执政基础问题。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意思是,在推行法治之前,必须先进行教育,让百姓都懂得遵守规矩。也就是说,治理百姓要先用“礼”施以软约束,然后再用“法”进行硬约束。靠行政命令和刑罚强迫群众,老百姓只会逃避制裁,而寡廉鲜耻。用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引导大家,用制度规矩要求百姓,大家就有廉耻心,就各安其位。“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必须先倡导礼乐教化。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传统的人伦教育被“语数英物化”冲淡,已经悖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了大批没有感恩之心,没有家国情怀,甚至没有做人底线的所谓科技人才,着实令人担忧。一个人如果不能生长在中华传统文明的土壤里,骨子里没有中华文明的基因,就一定会被资本收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

    《道德经》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礼崩乐坏意味着思想混乱,政出多门。因此,孔子十分重视礼乐教化。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为了表示庄严、郑重,孔子甚至坚持用官方雅言(普通话)教授《诗》、《书》,执礼。并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告诉大家:“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孔子对管仲不知礼、不知俭表示遗憾。在孔子眼里,如果得遇齐桓公这样的邦君,就可以大兴王道,在东方重建一个周朝了。可惜,管仲虽遇其君,仅仅完成了霸道。由此可见,人生在世,谁都离不开礼的约束,缺“礼”的人生必然留下重大遗憾。

    礼是如此重要。但是推行起来,往往出现偏差。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这显然是形式主义,把讲排场、走过场当成了礼。

    宰予聪明善辩,他以“三年不为礼,礼必坏。”攻击孔子“守丧三年”之礼。孔子以“宰予不仁”予以回击。从理上讲,宰我胜出;从情上讲,孔子胜出。但是,人类的生命情感更加重要,所以,孔子险胜。后来,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是的,礼只是外在的形式,其元神是“道”,其精髓是“德”,其本体是“仁”,其气质为“义”。离开了道,礼将丧失本元;离开了德,礼将没有生命;离开了仁,礼将没有依附;离开了义,礼将失去活力。

    “入太庙,每事问”在惜墨如金的《论语》中出现三次,其背后隐藏着重要秘密。孔子博学,熟知各种祭祀礼节,又肯定不止一次到太庙去,但是,他每次都向管事的人请教。这难道不是多余的吗?当然不是的。理由如下:首先,太庙是最神圣庄严的地方,“每事问”表示郑重、严谨、一丝不苟。其次,孔子不耻下问,常常“以多问寡”,表示对管事人的尊重。实际上,在太庙里,尊重专业的管事人就是尊重太庙,尊重祖先。第三,孔子当众向专业人士请教,既能够让身边的人长见识、学礼仪,也能够给管事人更多发言的机会。每当这个时候,孔子就扮演成善于提问的学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氛围。

    谈了半天礼,那么,最根本的礼有哪些?《论语》中给出了三畏、三友、三乐、三愆、三戒等等。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个人只有心中有畏,才能心中有敬,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进而加强学习,觉悟“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的人伦规范,敬业乐群,完成社会化改造,活出大写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关键词之六: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jb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