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Q 为什么舒服?

作者: 作家雪漠 | 来源:发表于2018-05-27 22:47 被阅读25次
阿 Q 为什么舒服?

明空妙觉者,无坏无灭生。
妄心根境识,随缘和合生。

鲁迅小说《阿 Q 正传》中有这么一个情节,阿 Q 揪了一下小尼姑的脸,觉得绵软软的很舒服,他因此觉得该娶个老婆了,于是就对吴妈说,我和你睡觉。要是小尼姑没有出现,他就没有机会去摸她的脸;要是他不去摸小尼姑的脸,就不会产生那个触觉,也不一定会产生那样的妄心。

可见,妄心并不是本来就存在的,更不会永远存在,它只是由自己的六根、六识和六尘作用的结果,其中一项发生改变,结果也会跟着改变。明白这一点之后,你也就明白了烦恼产生的原理。不过,道理上明白烦恼是如何产生的,然后仅仅给自己施以心理暗示,要求自己不去执着每一个念头,不要钻牛角尖,这也是很难奏效的。为什么呢?因为思维总是比生命的本能更为迟钝,也更为软弱,假如不养成时刻关注心灵的习惯,一旦受到某种外来的刺激,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妄念越走越远,陷入烦恼之中, 直到你终于想起烦恼生成的原理,并且重拾对心灵的控制力,不再胡思乱想,更不把妄念当成真实而永恒的存在,才能从烦恼中挣脱。所以,古人们才会说:“不怕念起,唯恐觉迟。”

举个例子,假如阿 Q 在摸到小尼姑的脸时仅仅觉得绵软软的很舒服,便不再往下多想,也就不会产生想要娶个老婆的冲动, 更不会对吴妈说出要跟她睡觉的话来。

所以说,想要解决烦恼,或者不产生烦恼的话,就要记住,当世上的诸多存在显现在你的心性中时,你的那个真心要永远灵敏明朗,不要昏昧糊涂。也就是说,在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你必须时刻保持宁静与清醒,注意观察内心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让纷繁变化的事物把你的心牵着走,不要放纵自己沉浸在某种情绪之中,更不要昏昏沉沉,一点反应都没有。在生命的每一个刹那都能保持宁静与清明,对眼前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又不会被概念、经验、欲望和偏见等妄念所左右,更不会沉湎其中,并且能够凭借这种清醒的觉知来做事、处事和思考,这就是觉醒、明白、觉悟。觉醒于当下,明白于当下,觉悟于当下,这才是真心的妙用。心变,则世界变。

当然,从现象上看,真心的妙用也是一种妄心,因为它也是根、境、识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它跟我们一般所说的妄念还是不太一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妙用是一种直觉智慧,它不会撼动真心本体,即便对外部世界的一切都保持着灵敏的觉知,能够生起妙用,但真心的本体仍然是湛然空寂、归于空性的,它就是佛的法身。而我们所说的妄念,则会像不断繁殖的树蛙一样,将你的内心世界搅得乱七八糟。比如,圣者品尝一道菜,知道它是甜的还是咸的,但是他不会因为它不合胃口而对厨师大发脾气,也不会因为它非常美味而吃太多导致胃痛。又比如,圣者口渴了想喝水,但恰好没带水,他不会把时间花在懊恼上面,也不会因口渴而感到烦躁,他只会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卖水的地方,或者有没有其他能解渴的东西。即使没有找到解渴之物,他仍然会快乐地接受这一切。因为他明白,渴也会很快过去。他虽然也知道渴, 但它同时还安住于他认知到的那个真心之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处于宁静与清明之中的时候,你会发现,无论什么样的经历,都会过去。一旦过去,一切就仅仅只是回忆。如果你执着于某个痛苦经历,回忆就延续了它对你的伤害。如果你不在乎它,它就不过是梦幻泡影,与一些使你愉悦的经历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它们只是你人生路上的若干片段,稍纵即逝,共同构成了你生命的痕迹与证据。所以说,执着于个人得失的人总是比无私的人更容易产生烦恼和痛苦,因为他们总有太多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他们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乎世界对自己的态度,在乎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回报。他们总是牢牢抓住太多虚幻的现象不肯放手, 总是以为这是一种精明和清醒,甚至不屑于反思这种精明会不会是另一种谬误。但是他们不明白,痛苦的来源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在乎与精明。看不透这一点的他们,当然不是真正清醒的人,也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更不可能懂得如何去爱他人。他们也许能获得很多世俗的成就,也许不能,但可以肯定的是,精于计较的他们一定活得很累。为什么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什么都放不下的凡夫即使活上一百年,也不如智者自在、坦然、满足地活上一天。
看透这一点,能够“去机心,事本觉,任自然,明大道”的,就是智者;看不透这一点,或者仅仅在道理上明白,却无法将它变成一种生命本能的人,就是凡夫。

——节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雪漠

相关文章

  • 阿 Q 为什么舒服?

    明空妙觉者,无坏无灭生。妄心根境识,随缘和合生。 鲁迅小说《阿 Q 正传》中有这么一个情节,阿 Q 揪了一下小尼姑...

  • 雪漠《真心》1.2.12 阿Q为什么舒服

    12、阿Q为什么舒服 明空妙觉者,无坏无灭生。 妄心根境识,随缘和合生。 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 阿Q现传

    鲁迅的《阿Q正传》说的是闹革命时候的阿Q,我要说的阿Q是现在的阿Q。我也不知道该称为什么传,就叫它现今的“传”吧。...

  • 夜半遐思

    短短一生,为什么不选个自己舒服的姿态活着,哪怕堂吉诃德,哪怕阿Q ,哪怕像西西弗,都好。我们不是唐伯虎,也可以喜欢...

  • 阿Q和阿q

    她叫阿Q 那我就叫阿q吧 一大一小 也显出了两个人得地位 就这么开始了 开始以后得事以后再说 现在先把日子往前提提...

  • 《阿Q正传》(鲁迅)残酷一问:阿Q身上有你的灵魂一角吗?

    初读阿Q正传的前两章,不得不说鲁迅先生有点有钱文人的自傲,啰里啰嗦阐述为什么起阿Q的名字,又为什么叫正传而不是其他...

  • 《阿Q正传》读后感

    也许对于《阿Q正传》我们并不陌生,也常常听到所谓的“阿Q精神”,说实话,读了这本《阿Q》我就觉得阿Q不是指个人,是...

  • “阿Q 正传”的 “阿Q精神”

    “阿Q 正传”的 “阿Q精神” 阿Q"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角,很多人都读过这篇小说。很少有人没听...

  • 人应该有力量,揪着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

    小Q之所以叫小Q,就是因为她挺像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里的阿Q。 小Q的生活虽然没有阿Q那么糟糕,但总体来说,...

  • 阿 Q 新 传

    阿Q 新 传 自打鲁迅先生把阿Q的事迹写进书里,阿Q一下子便出了名。 但阿Q却不以为然,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 Q 为什么舒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gi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