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去大城市(二)
去大城市:我要去大城市闯荡、打拼,我不甘心在农村一辈子,那一年我去了青岛打工。。。。。。。
就这样留了下来,每天起床看到青岛灰蒙蒙的天,就开始盘算着回去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在停车场、楼梯间、走廊里像一个智能扫地机器人,为了赚钱可以比蟑螂还要坚强,走到高层,借着休息的功夫,隔着玻璃,眺望着曾经无比憧憬的大海,就在远方的不远处,我却一点都不想去,只想赚完钱,回家,那时候,是漂泊已久的我,第一次想要回去,回到那个曾经被我视为地狱的家里。
暑假的两个月中,忙碌着,夜晚偶尔听到那些做服务生的女孩子们的嬉笑声,我以为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孩子很自私,会不顾我的休息而放肆吵闹,可是她们让我看到她们礼貌和尊敬。
她们与我不同,虽然也是大学生,但是她们学的酒店服务业,她们需要端盘子传菜,我不是,说到底,我做的是保洁工作。我每每想到酒店waiter就会联想到喝醉酒的客人对服务员拉拉扯扯揩油画面,我还是庆幸学姐给我找了这个工作是做保洁,至少我是安全的,再加上长得也不怎么迷人,更加安全了。
有一天晚上,有个女孩喝醉了,她捧着一大束玫瑰花,哭笑不得说:“他向我表白了,送给了我一大束玫瑰花。”作为一个女孩子,最幸福与最浪漫的爱情莫过于得到一大束玫瑰花吧,怪不得她激动地喝醉了,不管对方真情还是假意,至少这个女孩子获得了恋爱中值得炫耀的骄傲。
她们往往有黑白班来回倒,我只有白天正常上班。在那里,我从来没有笑过,我只是听着她们笑着,或是哭着,听着领导的安排与指挥,心里只有赚钱,还有被骗的愤怒。
我不知道把被骗的事情说给谁,我在网上总能遇见了很多好人,我告诉了一位网友,他告诉我:“若非情非得已,谁想骗人呢,你就当做慈善了吧。”我后来想了想,是的吧,与其仇恨骗子,不如祝愿他早日回到正道,不要再去坑人。
就这样,暑假终于结束了,我买上火车票,幸运的在火车发车前几秒到达,再来晚几秒钟,我就要错过火车了。
去的路上很冷,回来的时候也很冷,夜班火车确实便宜,但是冷的彻骨,冷的无处可藏。
我在那个酒店打工的日子里,几乎不会跟人多说一句话,自然也很少有人跟我多说一句话。但是临走那天,我露出几分喜意,有位阿姨跟我说:“孩子,是大学生吧?”我点了点头。“为啥在这里打工啊?学的知识没用吗?”“我想不到还能干啥。”“去干辅导班啊。我女儿一放假就会去干辅导班、干家教,人家一天也不来这里干。”“这么厉害。”“是啊,她现在在美国上学。”“对,我也该干辅导班,学的知识都浪费了。”“就是啊。”“谢谢您阿姨,谢谢您的提醒,我以前从未想过,您警醒了我。”“嗨,没什么。”“阿姨,那我走了。”“再见。”
回去的路上,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兼职经历,从进工厂到干促销,再到干保洁,只是为了赚钱,而自己所学的知识却没有用起来,这不是我读书的目的。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很多作家的履历上注明了各种职业,比如修鞋匠、卖报员、促销员等等,原来他们也是最初为生活所迫。
我以前从未想过干点脑力劳动,而自从从青岛回来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干过体力劳动,我开始干辅导班,我发现当老师的时候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我不早一点想到呢?为什么我会走那么多弯路呢?
估计就是太穷了,很多时候,不是你的能力不行,更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思路,贫穷限制了你的机会。因为困于贫穷,你才会饥不择食。
从大城市回来之后,我便再也不敢独自闯荡大城市了,我没有资本,我闯不起。
没过多久,就开学了,背着书包,从一个城市赶往另一个城市,几分欣喜,几分疲惫。大学的校园我很喜欢,不知道为何,我看待大学同学的眼光如同金鱼眼,眼中的人完全扭曲变形。
大四那年,我又一次陷入精神危机,轻微自闭与受迫害妄想症。与大学同学即使擦肩而过,也仿佛陌路人。
期间种种不堪不再赘述,是非黑白也不想纠结,只想感慨,遇见世界观、价值观相悖的人,即使拼命好好维系、好好相处,终究还是互相折磨。
那段经历也给我留下了阴影,让我在往后的岁月里,不断地提醒自己,只要还没受到伤害,就要选择相信人性本善。或许一段人际关系的破裂,也是治疗社交恐惧症的另一种良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