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请叫我交互设计师@产品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交互进阶】设计也要懂点心理学——安于现状偏差

【交互进阶】设计也要懂点心理学——安于现状偏差

作者: 于叽叽 | 来源:发表于2017-06-13 08:23 被阅读108次

    这是第14次的白日梦 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中午吃啥呢····算了,还是吃食堂吧”

    “这么多没见过的啤酒品牌到底选哪个呀?上次喝的xxx还不错,就它吧”

    “先生,最近我们移动推出了一个新的包月套餐,比你现在用的更划算...”“对不起没兴趣···”

    以上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我们在做出决策时都受到了“先前”决策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认知模式——安于现状偏差。下面就将介绍这种认知模式的原理、表现以及在设计中的可能应用。

    一句话介绍

    安于现状偏差(status quo bias)是指个体在决策时, 倾向于不作为、维持当前的或者以前的决策的一种现象。这一定义揭示个体在决策时偏好事件当前的状态, 而且不愿意采取行动来改变这一状态, 当面 对一系列决策选项时, 倾向于选择现状选项。

    具体内容

    表现及特点

    安于现状偏差(status quo bias)最早是由Samuelson 和 Zeckhauser (1988)提出的概念,与现实中我们对现状的理性偏好不同,安于现状偏好在没有转变成本(transition costs)和不确定性影响的决策场景中容然存在,属于一种非理性的决策偏差,换句话说,在环境发生变化,现状选项已经不是优势选项,而其他选项又没有明显的转换成本存在的情况下,决策者还是习惯于忽略优势选项而坚持现状。例如新的话费包月套餐要比老的明显划算且更换并不麻烦的情况下,仍有很多用户会选择维持老的套餐。而这种决策偏差普遍存在于各种决策情景中,无论是风险情景还是非风险情景。

    两种类型

    根据现状的来源, 安于现状偏差可以分为两类 : 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 (exogenously determined status quo bias)和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endogenously determined status quo bias)。

    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现状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来源于他人的决策结果。比如“从别人那里接手的工作”、“你的前任的决策”、“别人给的物品”、“他人设置的默认值”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决策的现状。外源的安于现状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或维持当前决策。

    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现状是由内部环境、个体以前的选择形成的。比如“重复够买某一产品”、“多年来一直使用的话费套餐”、“多年从事的某一职业”。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主要表现为维持之前的选择。

    产生的心理机制

    其实安于现状偏差的产生主要是个体的损失厌恶表现(具体详见上周文章:每周一个认知模式——损失厌恶),个体面临现状选项与其他选项时, 现状往 往被看作一个参照点, 此时, 相对于改变现状所获得的收益, 个体对改变现状所产生的等量损失赋予更大的心理权重, 因而更倾向于不作为、维 持当前或以前的选择。当然,我认为,决策本身也是需要耗费个体时间、精力的,这本身也是一种损失。为了规避损失,更多人选择维持现状。

    影响因素

    决策情景中的选项数量及复杂度:当备选选项数量多且比较复杂时,个体倾向于选择现状选项。

    情绪:在积极情绪下,个体更倾向于维持现状,反之消极情绪会促使个体尝试改变。

    最后期限:当决策需要个体在短时间内进行时,个体更倾向于现状选项。

    动机特征:预防定向(prevention focus指与提高需要相关,即成长、发展和培养等需求)的消费者比促进定向(promotion focus与安全需要相关,即保护、免受伤害等需求)的消费者更加偏好现状选项。

    ░实际运用░

    通常使用的两个场景

    1 当你想要引导用户选择某个选项时

    2 当产品发生改变,想要用户接受改变并继续使用产品

    例如:app的更新提示;不同的促销或购买方案;各种隐私协议等下面我们就来按照上述的理论分析下如何利用用户的安于现状偏差来达到我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你想要引导用户选择某个选项

    核心思路:将该选项包装成现状选项,并尝试增强用户的安于现状偏差

    1 将希望用户选择的选项设置为默认选项

    根据上文的分析,用户会将默认选项作为外源的现状选项对待,没有强烈倾向性的用户普遍会接受系统的默认设定。

    2 增加备选方案的数量及复杂程度,让用户更容易选择默认项

    更多的选择反而会增加用户决策的成本,而选项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也会让用户很难理性的评估实际收益和成本,进而更倾向于接受默认选项。

    3 通过强调最后期限、强调可能损失来增加决策的紧迫感,从而增强现状偏差

    上文提到,用户在处于需要快速作出决定的情景下更加偏向选择维持现状。所以想要让用户选择我们为他安排好的默认选项,可以尝试营造一种“最后期限”的紧迫感当然,最后一点是对产品经理们说的,既然人人都有安于现状偏差的决策倾向,那么对任何形式的现状改变用户都会本能的产生阻抗,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如无必要,不要瞎改”。

    好了,以上就是本周的介绍,写的有点像论文是因为

    ·

    ·

    ·

    ·

    我确实翻了好些论文呀!!!!

    好了,下次介绍的“禀赋效应”我会尽量大白话一点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Baoling:好文,很有启发。但是如果配图错误为红色,正确为绿色就很好了。文中正确为红色,错误为绿色让人一时反应不过来。
        于叽叽:哦,作图时图片配错了,我给改一下

      本文标题:【交互进阶】设计也要懂点心理学——安于现状偏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vl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