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以清明之前采取为佳,叫作明前茶。承蒙好友相约,周末便去采茶了。春正好,采茶正好。
采茶地是重庆巴南区二圣镇。二圣,到让好奇,大圣在何处。随同的还有当地政府的一名主任,完全没得一丝架子,时而冒出些言子,颇有些幽默。
车沿着盘山路绵绵起伏后,便看见了茶山。漫山的茶树,有女子带着花草帽,挂着着竹兜,慢慢采茶。茶叶在微微阳光下,嫩着,但不是那种能够滴出水来的翠绿。见此佳境,想必就到了,兴致也就来了。
下车沿路而下,一群年轻的女子提着小小竹兜,一路嬉笑着走向茶园去罢。到让人想起争渡的诗来,妹子们好看,茶山愈发美丽些了。人之皆趋为美。
进了定心苑才发觉,原来是采茶节。舞台上正有两名着汉服的女子在表演茶艺,温文尔雅,翻手覆雨,水轻轻流着,茶壶里,女子手心里,茶和水交融,音乐和着,有一分意蕴。
茶艺结束,他们倒是干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介绍了两位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拍卖两位采的今春第一茶,不是很有气氛,只有两三位参与。最后分别以两千的价和五千的价卖去了。买去的人是重庆本土明星,主持人介绍了些许头衔,我均未听说过。说来有些趣味。不知名的名人。
然后,名人开始拜师,媒体拍照。好友是当地政府宣传员,也要拍,用不习惯单反,我便临时客串了。我竟也成了媒体一般,为了角度去争取,于是,我喜欢媒体人一些了。终于结束,可以采茶了。
取了篮子便开心的去了。
从未采这茶过,只知采嫩绿,于是就有些糟蹋了巴南银针的美名。守茶的阿姨于是便细心指点了。原来,一芽叫定心,一芽一叶叫银针。于是,篮子里都是好看的定心了。嫩绿的很。
采茶是个精致的活,不要伤害了叶才好,眼疾手快的采茶人一天能采三公斤的生茶,然后炒茶后,叶所剩不多。和其他采茶人聊起来说,茶叶卖这般贵,倒是不过分。我们就这般接受了。喝茶大多时候是汗水啊。
茶树不高,人进去,露三分之一身子。远方的姑娘们采茶很热闹,我害羞不敢靠近,就采茶着,漫无目的遐想着,倒是应茶名,定心了。也有急着采茶的人,交了钱的,采多就得多,能不着急么。他们是跟团,如此,我是个人采,湿茶二十五元一两,所以,采得慢悠悠的。如果事前给了钱,我也会那样忙吧。我也是俗人一个哩。
采茶一会儿,便去吃饭了,农家菜,纯绿色,好吃。熟悉的味道,是泥土里长出的蔬菜,也是地上跑着的肉。吃罢,便不采茶了,去拍妹子了。
好友说,拍,这个字用在这里有歧义。没有。
拍照时候,哪位名人和他爱人一般女子也在拍照,夸我拍照专业,其实是他们太业余了。于是,我们闲聊了几句,原来,和名人一起吃饭聊天竟如此简单。大概,我没有把他作什么名人。如此,他才是可以亲近的。
正如采茶时候,守茶阿姨说,这里原本就有茶,后来被企业化了,那两位大师便是他们一个生产队的。我听了竟然笑了,原来大师只是平凡的人,和阿姨是一个生产队的,总是觉得有意思。炒茶时候,和大师聊了一下。原来大师只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没有人介绍,我甚至不知道他会有这种头衔。
我的茶是大师亲自炒的,没有什么架子,原本就是朴素的采茶人,采茶了四十几年。手上有了岁月的痕迹,那时多少茶香侵染,经手了多少嫩绿,岁月也添香了。手轻轻落下,抓半把茶叶,手腕轻轻一撇,叶落下,如此反复,然后揉捏,而后芳香便出来。大家围在一起欣赏着,感叹着,贪婪地吸着了茶香。
后来,茶艺的女子在那里泡茶,便过去讨喝了几杯,红茶香醇,绿茶雅香。
大学时候,喜欢茶艺社的一个女孩子,那时恶补了些茶学知识,看着茶艺,还能看出个所以然来。后来那个女孩子看不见了,茶倒是一直喜欢着了。今日再见,想起为她写的情诗来,年少多情好写诗啊。那女孩子美丽多了。不过,这两个女孩子,也好看着呢。旗袍和汉服各有风韵。
其中一个女孩子也是拜师了,和名人不同,她是真心学茶,在山上留下,或许是很久的事情了。她给很多人讲着茶学知识,言语里有骄傲,我便知道,她是真心学茶了。
采茶前,我约了他人,竟无人应约。
在城市里呆的久了,采茶是我意见奢侈的事情。而对于采茶人,便是生活。我似乎喜欢着别人的生活,而采茶人也曾想着其他的人生活。原来,我们都是一样。
慢慢的,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曾会为了喜欢一个人写诗,现在为了喜欢的事情写文。
想起了前些天,一位工作上的姐姐问我,读文学的书籍是为了什么。其实,我从未想过因此而达,也未想过一定得有所大作为。就好像喜欢一个人,喜欢罢了,哪里想过怎么样。记得一芽叫定心,一芽一叶叫银针。别想太多了。
采茶人那句话或许能够给我答案。
只为,那一片嫩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