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他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他的诗中,有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也有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一切不过都流露出他最真切的诗情。
很多人都知道艾青的成名作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但却未必读过。但是这一首短诗,我想90%的中国人应该都知道。
《我爱这土地 》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首次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来作为寄情和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然而又将这些感情浓缩在10行的诗句里,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这首先是因为作者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不是直写自己与土地的关系,而是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浑然不觉。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作者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本来,鸟声是优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哑”的声音,但作者却特别亮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作者特殊的个性与气质以及作者特殊的表达需要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从中更能感到作者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著、坚贞和顽强:即使是面对这样一片浸透着苦难的土地,作者也要无条件地去爱,要永远不知疲倦、竭尽全力地去为这片土地而歌唱!
正当为作者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诗篇却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让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著的爱,这便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念兹在兹,至死不渝。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回归到土地这个意象上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