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素质教育(上):加分与减负

作者: 格质艺术研究室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18:34 被阅读4次
应试能力与兴趣爱好就像处在跷跷板的两端,当人们重视了其中一边、另一边却翘了起来。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教育部“十项严禁”第七条,2018

何谓素质教育?说直白些,就是鼓励学生多花些时间在考试范围外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比如发明创造、文娱活动之类的,让学生能够多元化发展。原理大家都明白,可是谁会傻到让别人家的孩子补习数学、让自己家的孩子闷头画与考试无关的漫画呢?所以就有教育者想到了一个方法,让注重素质教育的人不亏——加分。比如说如果你是个艺术或者体育特长生,中考或高考的时就会有加几十分的优惠。

但是,特长加分政策并没有公平照顾到包括烹饪、手工艺等多元的“素质”活动,所以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讲它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政策。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会眼巴巴地看着本属于自己的录取名额被那些加了分的特长生抢走。社会上因此掀起了全民搞加分特长的热潮,让学生从小参加各种绘画班、舞蹈班,不管孩子适不适合、喜不喜欢。结果,那些提出加分政策的教育者就发现这些孩子学习压力反而变得比原来更大了——“减负”的呼声随之越来越高。2018年底,北京市教委宣布于2019年取消特长生的政策。

 “减负”一是指学校少留作业、少考试,二是指家里少报补习班、兴趣班。但在实际操作中,即使学校迫于政府压力减少了明面上的作业量,学生还是愿意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上补习班的。根据2018年杭州市政协委员联合多所小学所做的调查,九成的学生表示对补课“非常喜欢”。该调查结果让媒体感到“措手不及”。

加分与减负为何都偏离了其原本的目标?因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囚徒困境”问题: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没有特长的考生担心所有竞争者都会靠加分超过自己,所以自己也不会无动于衷,报特长班成为应试热潮;而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考生担心自己单方面的减负会使无视减负要求的竞争者超过自己,所以自己也不会真的减负、坐以待毙,减负的呼声形同虚设。

在竞争标准是分数的前提下,教育选拔最终只可能走向应试的功利结局。那么,学习外国那样通过应试分数、社会能力、家庭背景等综合因素考核录取会不会是中国教育选拔的未来出路呢?

相关文章

  • 2-14 素质教育(上):加分与减负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教育部“十项严禁”第七条,2018 ...

  • 2019-02-20[030]孩子兴趣班该怎么选?

    孩子兴趣班该怎么选? 现在学校提倡减负,进行素质教育,高考也逐渐取消一些加分项,中国教育正在缓慢转向更注重孩子的综...

  • 南京的家长不用辅导作业了👍

    【转贴格十三】最近南京搞素质教育试点,又一轮减负。多好的事啊! 素质教育,减负,宣传了这么多年了,虽然也没见学生负...

  • 细思极恐:我什么不支持教育减负?

    教育减负,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讲,最近,给孩子教育减负,三点钟下课的言论争执不已。 教育部下...

  • 素质教育≠减负

    马上面临幼升小了,近日看到新闻报道,上海的两所私立小学在招生时需要家长也要考试,考试题当中不乏公务员考试里面的行...

  • 教育不需要减负

    多年来,教育提倡减负,实行素质教育。但从这些年的教育成果看,学生不需要减负。 以前,人们说学生太累了,要减负。当然...

  • 985名校学霸:那些说读书无用的人非蠢即坏

    读书无用? 现在教育的改革,都说是在减负,但你会发现孩子花在学习的时间上却越来越多。说是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的培养...

  •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我小的时候,好像刚刮起素质教育风,我记得我当时刚上一年级,满世界叫着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减负,不能让孩子被沉重的书...

  •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

    “减负”、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正在给家庭加压。在学校给孩子“减负”了,可是在付出上,却是把原本学校之前就承担的东西...

  • 草莓爸爸:减负和素质教育【055】

    2019年3月21日学习小结。 减负和素质教育 中小学“减负”是个不断重复的话题。自1985年普及义务教育以来,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4 素质教育(上):加分与减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jk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