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乃流放之地

作者: 小久_ab87 | 来源:发表于2018-07-16 18:05 被阅读51次

贾行家的《尘土》于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收集了大约十年跨度的博客文章。最近才在图书馆里得遇,如见故人。

作者在“前言”里说,读者与写者,像陌路相逢,互相打量,而他作为写者就要先开口。他不作宏大叙事,只一味写“切近的人”,如同读者最后发现的,那也是像自己的家里人一样平常。他多写黑龙江家乡,过去与现在,都是块“流放之地”,他似乎有在家乡被流放的感觉。甚至一开始就引用阿赫玛托娃的《故土》中的句子:

……
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罪、遭难,
我们甚至从来没有想起它的存在。
……直到我们躺入其中,与它融为一体,
由此,我们才可以从容地宣称:“自己的尘土。”

也许这就是集子取名“尘土”的由来。用阿赫玛托娃的诗句来背书,简直了……果然黑龙江一江之隔,就有俄罗斯文学气息扑面而来……

我就把贾行家的文字当作“君从故乡来当知故乡事”来看,因为他笔下,真的是尘土一样实在的黑龙江风土人物。从天地不言的季节流转,到人间喧嚣之哀乐共荣,平凡人物沉默的生死,很耐心地,一笔笔勾画,如同浮世绘。真是少有的工匠式写作——并不是说他有匠气,而仅仅是其用心程度,一字一句,看得见。

还要庆幸他写的是博客,不是公众号文章,因为后者的生命只有读者过眼的那三两分钟,而前者更像“抽屉里”的写作,容许作者做慢活,读者可以慢读,重读,值回票价。

第一辑写人,而且多是老人、病人、故去的人。癌症病房里面的各人心思,纤毫毕现,机关单位内与外的世情冷暖,如烛犀照。写老道外做小生意的人,真是照相似的。写得意的时刻,写失意的时刻。写生的挣扎,写死的从容——嗯,世界上,往往是死神最从容。

在间页有一句话,我真喜欢,他说:

人之未达,无异于眇。
即便近在眼前也不影响错过。

细敲这两行字,知道他用文字不单纯是“纪录”这么简单,他是在“立心”,在“作传”,简直像个刻碑人,每刻一刀都带着自己体察出来的痛感,然而不动声色。

在一篇文的末尾,他引用了福克纳《野棕榈》里的话,“记忆要是存在于肉体之外就不再是记忆,……是的,他想,在悲痛的存在与不存在之间,我选择悲痛的存在。”然后作者说,“他们那些逆旅中的赶路人啊,一再选择了悲痛的存在。”

由此也奠定了作者写这些生者与死者故事的基调: 生命中的快乐与苦痛,都不回避,都尽量畅饮,沉浸其中,甚至还回味良久。

这个做法让人想起庄子。果然作者喜读庄子,也有自己的心得,而且,不同于时下一些耆老,将庄子解作鸡汤,他对庄子的体会是个人的,是带着社会关怀去切入的,有时不免也觉得深深绝望,因为他说:

“心中有哀愁的人,并不是没听过那些超脱而美好的说法,真实的一生,依然如悲凉的考语,‘不是庄子的,是叔本华的。’”

使得作者更贴近庄子的是他对自己早年的愤怒年代的回忆,自况最后自己终于变得“情绪稳定”,并说,“那两次历时较长的愤怒,或许是我由一个人变成一个典型中国人的过程吧。”

对社会现状的缺陷,保有愤怒的能力,是青年的特质。看来作者内里的热血还是没耗尽,只不过另找了宣泄的途径,不在街头,不在人前,而在深夜写作之时,一如鲁迅先生当年。

除了写人的篇什,还有单纯写物的,写游历的。有些篇章让我想起另一个写作的人的集子《与故土一拍两散》,而贾更为温和些。例如他写春天短暂开放的丁香,每年此时,哈尔滨满城都笼罩着这花的香气,但他会特意说,这是在坟头上开得好的花,还引一首不知其名的古诗:

休把庭华类此身,
庭华落后更逢春。
此身一往知何处,
三界茫茫愁杀人。

硬是觉得眼熟,后来一查,是禅宗偈颂,见于《五灯会元》。果然有本而来。

在后面的访谈中,他说,受同龄作家余地(1977-2007)的影响最大。余地的死,曾迫使他自己考虑如何生存,如何保留写作的权利而生存。这是另一个幽暗的故事了。

这是一个怀有哀愁的人,一个出离愤怒的人,一个懂得克制而深情地写作的人。这是贾行家的文字给我带来的感觉。作为读者,如此幸运,能聆听到一位写者的诚意说道,如狭路相逢,打量之下,一笑而过,相忘于江湖。

摄于哈尔滨红砖街,2016

相关文章

  • 故乡乃流放之地

    贾行家的《尘土》于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收集了大约十年跨度的博客文章。最近才在图书馆里得遇,如见故人。 作者...

  • 流放之地

    母亲,天上的光线成了灰色;我不知道现在几点了。 我玩得很没劲,所以到你这儿来。今天是礼拜六,我们的假日。 放下你的...

  • 《寡人》| 流放之地

    《寡人》以时间倒退的形式来呈现,说是日记,有些失真,这更像是作家阿乙几年来的呓语。有长有短,可读来总觉得与自己内心...

  • 时光长河的你 还有梦吗?

    帝王流放之地 房县史称“帝王流放之地”。房县系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湖北房县、黑龙江、海南、新疆),且房县是中国中心...

  • 故乡的民性

    故乡三面环河,南临古长城。河似弓,城是弦。弓弦以北是东西横贯的阴山。倚山水,接城垣,故乡乃形胜之地。 ...

  • 源显基

    愿以无罪之身,遥想于流放之地赏明月

  • 被流放的背影,臣服之地

    和你一起回溯光阴 在夏花连同荒草共生的小径 停留成遗迹 这废弃之地 风也寂寥,如月,如最后的黄昏 只剩下半扇的石墙...

  • 魂归之地——故乡

    十几年前的一天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你会深深的记得吗? 当时上初中,正当夏天,日头很大,下午一两点的街头几乎都没有人...

  • 故乡、“始终之地”

    耳边传来的鸡犬声渐渐的破碎, 还没落地便被风吹散, 无处可寻。 不知归期的再见, 夕阳变的缓慢, 映在苍老的村庄,...

  • 被流放到被称为“鬼门关”的地方,有一种什么样的饮食体验?

    前些年大火的宫斗剧《甄嬛传》中,甄嬛得知父亲要被流放到不毛之地宁古塔,心里担忧、愤懑,不禁流泪。清朝,流放宁古塔是...

网友评论

  • 小雨和小黑少:这一段太赞:+1::细敲这两行字,知道他用文字不单纯是“纪录”这么简单,他是在“立心”,在“作传”,简直像个刻碑人,每刻一刀都带着自己体察出来的痛感,然而不动声色。
    小久_ab87:@小雨和小黑少 谢谢欣赏☕☕

本文标题:故乡乃流放之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ob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