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好好看书了,似乎单次阅读时长都在半小时以内,这和痴迷期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记得以前有段时间特别痴迷心理类小说,尤其是犯罪类的,有一种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气看完的冲动,急切的想印证心里猜测的凶手对不对。
想尽快揭开心里的迷团,通过人物的行为习惯去判断故事的走向,当然从未有过全猜对的时候,有时猜中几个人物心理行为轨迹会莫明的激动。
再到后来看得类似故事多了,开始更快速的分辨出哪个角色是披着羊皮的狼,也能隐约感觉出故事线的动向,慢慢同类型小说便没有那么吸引我了。
重口味的书看多了,也就不再重口味了。
最近重又开始看犯罪类小说,其中《24个比利》是之前一直想看的,也买了同类型的几本书,这段时间准备再次寻找当初激动人心的感觉,希望还能找回那种感觉吧。
看完《人间值得》说不上来值不值得,个人觉得可能对年岁尚轻的人比较有用吧,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态上,我确实在接受变老这个事实。
到了这个年纪,好像也不太需要人生导师了,以前看不惯的事情,想不开的烦恼,现在来看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那些可以影响你情绪的人和事,现在都变得无关痛痒,我不知道这样算好还是不好。到底是保持对事物的美好向往更好,还是接受现实的阴影面更重要?
好像到了现在的年纪,什么都激不起内心的波澜了,所以鸡汤励志类的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我了。
其实喜欢的书目种类大致也就是小说和心理,巴克曼系列看至《熊镇2》,个人感觉最震撼我的还是那本《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那种克制地如流水般流淌的悲伤,相比那种嚎啕大哭歇斯底里发泄式的悲伤,更加令人心痛。
《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熊镇》都是巴克曼式的温情悲伤,到了《熊镇2》,我个人觉得作者是想有所改变和突破的,他似乎想打破之前擅长的那种暖伤文风,想表达一种更内心层次和更克制的写作方式。
当然我的感觉可能是片面的,只是我个人的感受,可能相同的一个故事,观者的感受会有100种。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感受力和理解都会有差异,所以每个人的解读都会有所区别,但巴克曼的共情能力真的是我这种业余写文者望尘莫及的。
可能写文也和性格有关吧,我的表达是比较直接的,所以我很多时候从开篇就想揭开结局,不太会埋线藏线索。
就好比我的情绪是比较外露的,身边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我高兴或者不高兴,我没有隐藏的能力,其实也不太喜欢伪装自己的一个人,所以写的故事就会比较直给,没有那么精彩和神秘感。
现在最大的挑战是让自己静下来,专心去投入一个故事里,因为长期文字输出真的很耗费能量的,所以必须更多的补充能量,而阅读就是提升感受力的养分。
其实买的一堆书好多还没开封,所以必须给自己安排一个阅读清单,只是我从来不强迫自己看不喜欢的书,也不纠结那些看不懂的书,例如那套《弗洛伊德文集》,《追忆似水年华》只看了一个开篇,然后被放了好几年。
那些在心理上觉得晦涩难懂或者有距离的书,我就先放着,等到哪天有了重新深度翻阅的欲念,我就再次开启。
也许前几年看不懂的书,等过了两三年忽然就明白了其中的人生哲学,不强迫、随心是我看书的态度,但可能也不是什么好的示范吧。因为有句话叫“迎难而上”,但我却是那个背道而驰的人。
除了恢复阅读,另一件事就是摘录,记得10几岁的时候摘录了好几本优美句子,印象中还被数学老师气愤的扔掉过一本黑色摘抄笔记本,后来我为了表现傲气也没去草丛里找回来,换作现在的我肯定放下面子去把手抄本找回来。
阅读应该是愉悦的,是像海绵一样吸收的过程,当然我不是那种给自己下任务,一定要写读后感的那。
我的阅读方式就是,依照自己的喜好,安静地阅读,好好和自己相处,读故事的同时,感受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其实也是一种释放和获取的过程。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