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日记墨马书香a1f594e7e302
慈母多败儿?——论打孩子的学问

慈母多败儿?——论打孩子的学问

作者: superlady173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11:30 被阅读0次

    我见过很多“狠毒”的父母。

    桥洞下,大人钓鱼孩子乱跑,鱼没有钓上来,天气越来越热,父母焦躁地看着疯狂跑圈的孩子,说“回家!”孩子不从,于是一个桥洞里都是爸爸的吼叫,然后他抓小鸡一样抓住孩子狠揍了一顿,小孩鬼哭狼嚎。很快,一家人就离开了。

    有一次冬天,看见一个小孩踩地上的水洼。妈妈说了很多遍不要,孩子根本没有听进去。于是妈妈硬把孩子的衣服脱下来,让他在冬天光着上身,惩罚他不知道冬天玩水会感冒的无知。

    我的一位同龄人,努力、上进,从十八线小城市考进了985大学,又考上了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她用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光鲜的人生。于是,她成了家里绝对的教育权威。孩子不听话,打,不够努力,打,考不出好成绩,打。不是打屁股,是打脸。

    爱之深,责之切,在这种“狠毒”中表现得异常明显。


    打孩子的父母会宣称这是一种爱,我也相信爱的表达是多元化的。

    但用暴力表达爱,真的很难苟同。

    可是现实是,如果你不打孩子,凡事温和讲解却一时起不到教育效果,就会听到这么一句话——

    慈母多败儿!

    该打还是要打的!

    老话说:棒打出孝子。

    很多经验之谈是:因为我爸爸那一脚,我再也不敢抽烟了。

    很多对棒打子女特别有心得家长说:狠抽他一顿,之后他就再也不敢在马路上乱跑了。

    很多人认为如果孩子不听话,打一顿比绞尽脑汁温柔引导,来得容易又见效。


    被打大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现代人出了心理问题,大多都去原生家庭找原因。很多人把性格缺陷、人生不幸归咎到父母的教养上,认为父母没有给予他们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没有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或者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心,没有让他们感受到爱,等等。

    如果从小就是棍棒教育,这个孩子长大八成也会对自己的孩子这样教育。网上有个视频,一个家长帮助一个在商场走丢的孩子找到了爸爸,爸爸直接上去把孩子踹飞了。众人制止,这个爸爸怒气未消的说:我管我自己的孩子,关你屁事。

    遇事愤怒的人,往往更会把教育上的问题诉诸暴力。让暴力教育传递给下一代。

    其实你打不打孩子,跟孩子本身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反映了你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


    气死自己不打孩子,值得吗?

    谁都有被孩子气得半死的时候,网上还有不少家长为了辅导孩子功课,气得暴跳如雷,甚至气得心脏病爆发要去做心脏支架手术。

    没人规定,孩子做错了一定不能打。

    亲情融洽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惩罚手段可以灵活一些。因为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一直亲密,那么孩子完全能认可你的怒气,也能理解父母下手背后的苦心,即便被批评或者打了屁股,孩子也不会过分计较。

    如果和孩子关系不佳,那么动手可能适得其反,更增加了他们的叛逆情绪。

    所以,孩子能不能打,要看你和孩子的关系铁不铁。

    另外,也要看被打的次数和程度。小小敲打即可,打重了也会影响今后亲子关系。


    除了打骂,冷暴力也很可怕。这是一种伤害心灵的惩戒手段,让孩子滋生出恐惧和无助。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独立的人,有完善的人格和自食其力的能力。打骂和冷暴力,是从身体到心理,伤害一个未成年人,让他成为一个没有主见、不敢表达、没有安全感、委屈自己讨好他人的人。

    虽然养育让家长操碎了心,但是懂得保护孩子的主见和独立意识,比压制他们的个性更加有意义。

    有人批判当今的应试教育,是把千姿百态的小树苗都砍成牙签,像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一模一样。家长的狠手打骂就像一把斧子,不仅砍掉了他们以为的坏毛病,也砍掉了孩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个性。


    《哪吒之魔童转世》里说: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现在的孩子,比起三十年前的孩子,多了太多的主见和独立意识。他们精明,会算计,鬼点子多,还特别不服管教。

    如果总想着用自己的经验去压制他们,那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一代总比一代强,这是我们这届家长必须牢记的。

    打骂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如果真的打了孩子,也不用过分自责。

    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孩子改掉一些错误和坏毛病,并且没有伤害他们的心灵,这也是可行的。

    关键是,认可孩子的特殊和个性,发自内心的接受一个不够优秀或者不像你那么优秀的的孩子,对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考验。


    什么样的孩子可以打?

    我总结了四个四字方针:大逆不道、品德败坏、违法乱纪、恃强凌弱。

    简单说来,就是孩子淘气到作恶的程度完全可以打一顿。

    比如小偷小摸,屡次拿陌生人的东西还理直气壮。

    比如因爷爷奶奶接晚了,骂老人眼瞎,或者因为老人管他们就去打爷爷奶奶。

    我曾经在孩子的攀岩训练班见过一个娇生惯养的男孩,应该三四年级了,因为攀岩不小心磨破了手,下来之后就去打教练,把教练都打懵了。而孩子妈妈竟然一声不吭。

    我倡导对幼儿采取宽容的引导,因为在太小的年纪过度管教的话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还会在孩子心里埋下暴力的阴影。

    但是要对学龄儿童严格,甚至从大班开始就要更加严格了,因为社会进步导致的早熟,让学龄儿童更早发育,他们的对错意识和道德品行正在飞速成型。攀比、浮躁、好逸恶劳、欺软怕硬的性格来得更猛烈。

    因为接受了集体教育,家长一天甚至一周都见不到孩子,仅有的相处还要被作业时间占据大部分。我们需要更多的倾听和走进孩子内心,才能知道他们的经历和心路变化。才能了解和掌握一个人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如果作为父母都不能给予关注和管教,那么等于把孩子推向一个你自己都不了解的环境,让那些对你而言的陌生人,成为了他人生的导师,后果才是最可怕的。

    孩子犯了大错,家长往往最后一个知道。

    这种可怕的失职,

    是对家庭对社会最沉重的伤害。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慈母多败儿?——论打孩子的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fh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