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存年限的一些思考
这几年,随着幼小时生长环境里那些熟悉的长辈陆续离世,倒逼小编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人生存的年限,也就是寿命的长短。
根据小编拿到的数据:老家的一些邻居,也就是小编父母辈那一代人的有些人,他们的生存年限,相对而言,低于祖父母辈、外祖父母辈那一代人的生存年限。
按常理来推断,现代交通便捷,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不再缺衣少食,应该生存年限更长久才对,可事实怎么走向了另一面呢?这引人深思。
根据个人所了解到的一些行情,仔细剖析、对比数据后,会发现:归根到底,还是跟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关。
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的是属于微观层面的环境,即由当事人个人的心境和个人的物质条件来决定的。
而另一个方面,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则属于宏观层面的环境,即当事人在其生存年限里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当事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这里,还是以国土南部的村庄XX村庄为个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小编父母辈这一代人中的一些人们的生存年限,没有祖父母辈或者外祖父母辈的那一代人的生存年限长久。
在小编的记忆里,在XX村,外祖父母辈那一代人,只要他她们早年没有死于zhan争、没有死于水火、没有死于灾荒、没有死于疾病和瘟疫的,随便挑一位老人出来,他她的寿命都在八十几岁,享年九十岁左右的,在XX村也有好多位老人。当然,如今,他她们早已经仙逝了。
而反观对比这一代长寿老人的儿女或者儿媳妇,也就是小编父母辈这一代人的生存年限,会惊奇的发现:其中已经有好些人,已经离世了,他她们的生存年限,都没有七十岁,在六十岁左右,就已经耗尽了生命的气数。
以个人知道的行情,其中有几位是选择自尽,有几位是因为患癌症,医疗无效,不治而亡,有的是因为疾病,如中风、偏瘫等。甚至一些在壮年时看起来体质非常棒的叔叔、伯母,到临走的时候,享年都没有突破70岁,在六十几岁时就离世了。
个人的认知:之所以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为什么他她们的生存年限反而没有他她们的父母辈那么长久了呢?根本因素就只有一个:社会的巨变,这一代人操劳过度!他她们是活活累坏的一代人。
具体表现为:他们早年的时候,经历了从搞集体到联产承包到户的转型,在地里干农活,风里来雨里去,是最拼命的一代人。这是他她们人生的第一次转型,以劳力为主。自己的农田,收成都是自己的,干起来特别卖力气。
然后,改革开放开始了,他们的儿女成年后,一律出去务工了,基本不再务农。儿女们成家后,结婚生子女,孙儿女辈又重新丢給了他们抚养,而他们的儿女又去了远方务工。这也就是大家说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孩童。这一代叔、伯、伯母、婶婶们,等于像抚养儿女一样抚养了两代人,这是他她们人生的第二次转型,抚养幼小的孙儿辈,这是心理上的,主要是劳心为主。
但同时,还得劳力,因为其中有些长辈,家中的农田并没有荒芜,依然在耕种,虽然年龄已经大了,体力不支,但仍然硬着头皮在干农活。
结果,问题就出来了,就是本篇开头提出来的观点。他们早逝了,纵使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也依然挽留不住他们已经耗尽了气数的生命。
而老一辈的长寿老人,他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基本直至老死,都没有离开过生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着土地耕作,没有了奔波的劳苦和儿女远行的牵念,心境相对平和,长年过着清贫寡欲的生活。
他们说话慢条斯理,甚至拖着长腔;做事不急不涂,应季节而劳作。他们的呼吸是均匀的,这一点,对生命的养护非常重要。
他们的生存根基,基本是建立在对土地的驾权上,他们的生存资料,基本是从黄土里刨出来。他们对社会架构的依赖性很小。这是与现代人的生存迥然相异的地方。
现代人,除了极少数一部分人,能够自给自足之外,几乎已经完全离不开社会架构。个体一旦脱离了社会架构,几乎是寸步难行,甚至完全没有了活路。
还有一部分长寿老人,早年离开过生土,晚归时,基本已经能够拿到社会的福利,他们的晚年生活已经有了保障,即使回归村庄,也不用再依靠土地为生。村居的新鲜空气、充足的物质保障、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当时还算纯朴的人际关系,为他们的长寿提供了比较怡人的生存环境。
综上所述,为个人观察与思考后的心得,兹分享在这里。对错勿喷,谢谢!
图文简书首发,尊重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