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理查德
01
在管理学中,其中一个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是“低效管理者如何变得高效?”
对于这个问题,全球50强企业CEO、管理咨询顾问、学者都会有不同答案。
成功类书籍、模型和秘诀数不胜数。
前阵子,我读到一篇和这个话题相关的文章。
在文章中提到从低效变得高效的真相只有一个:谈领导力变革,不能脱离情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方式。
寻求变革的人,关键要从成功者的经验中找到共同线索,并借鉴他们的心得。
文章还提到作者通过深度研究了七位成功改变自己、改变领导团队和整个机构的CEO,发现他们之间有四个共同主题:火焰(代表野心),雪球(责任),面具(本真)和电影(自我反省)。
02
火焰
研究对象:蒂姆,CEO
2004年,蒂姆迫切希望将他的广告公司扭亏为盈。
公司利润下滑,员工不断流失,竞争对手发展壮大。
他自己也出现了问题,对自己的领导力感到怀疑,也担心健康问题。
他当时的情况,就像“迫在眉睫”,在到处救火。
虽然面对各种挑战,凭着心中燃烧的一团火——野心,他坚持下来了。
他想过上“精彩而真实的生活”,并让公司为有价值得的社会议题而努力。
他在3年内完成了这件事,帮助创办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2011年,全球超过10亿人关掉电灯,以此表达自己对气候变化的关心。
这项活动让他的公司获得了全球最久负盛名的广告大奖——钛狮奖。
火焰代表着个人或机构开启变革,并坚持下去的力量。
关于变革,传统看法认为恐惧是必要甚至理想的激励因素。
但研究显示,恐惧也许能激励最初的行动,但野心是更重要的激励因素。
可持续的变革需要“熊熊燃烧的野心”之火。
自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迫使你所在的机构变革的力量是什么?
2. 迫使你变革的力量呢?
3. 从变革中你个人想获得什么?
4. 你想为机构留下什么遗产?
在黑暗中,火焰照亮前方的路,给我们方向;在这里,火焰给我们希望,让我们把关注力从灭火中转移到正轨上。
03
雪球
研究对象:克莱顿,CEO
克莱顿是德国一家大型化妆品公司总经理。
他对企业的被动文化感到疲惫:每个人都依赖他,不做艰难决定。
他希望高管层更主动。
通过360度评估,他发现自己指令式的领导力风格是问题的关键。
他完全可以私下改变行为方式,但却选择在60名高管都出席的年会上,公开承认自己的失败,并列出个人和组织目标。
他承认自己不是全知的,请团队协助他领导企业。
克莱顿和团队分享了他希望成为的领导类型,并向每位下属征集了意见。
这样做是向大家表明,在这件事上大家可以监督克莱顿。
不久,他们的工作流程多了更多层级,无论在组织中的职位如何,都对彼此负责。
这感觉就像一个巨大的雪球从山坡上滚下来,而克莱顿就是被夹在中间。
通过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克莱顿给其他人设定了标准,也给出了工作日程。
加入的人越来越多,集体的力量显现出来。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克莱顿变得很擅长通过沉默和开放式问题,鼓励团队参与。
他的效能大增,团队获得发展,此前互相依赖的情况被主动进取和锐意创新取代。
机构在接下来6年间,绩效超过了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
雪球代表相互问责的循环,会带来改变需要的动力。
当领导者敞开接受下属的检视,寻求他们的建议时,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这种谦虚的行为会被视作勇气的象征,鼓励他人效仿。
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加(开除拖后腿的员工),雪球会变得越来越结实,几乎无人可挡。
自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在开放和问责上,你准备接受的程度有多大?
2. 你如何在整个组织从上至下,打造问责制?
3. 你如何解决潜在的阻碍或者摩擦?
领导者只有从自身做起,愿意对团队负责,充分授权团队,方能看到雪球的效果。
04
面具
研究对象:迈克,CEO
迈克是一家跨国IT外包公司CEO。
他入职的前3个月过得很艰难。
公司的财务状况很糟,他的能力受到质疑。
大家很快发现,迈克是造成问题的关键。
他的反复无常,让下属不得不浪费精力猜测其意图。
他发现自己要放弃这种模仿,重建领导身份,也就是关注他的核心商业价值——公平和问责,以及他在家庭中坚持的价值,例如同理心和亲密。
迈克开始在工作中表现出真我后,团队和他的交往也变得更加正面。
下属对他的信任和支持增强。
在接下来的5年里,迈克的领导力效能评分飞速上升,公司的利润翻了3倍以上。
研究中发现领导者有两种使用面具的方式。
一种是隐藏自身某种不足和缺点,维持大家眼中“优秀”领导的样子。
另一种更微妙的方式是,采用他认为成功所必需的某种伪装。
这两种情况都会破坏信任和效能,也会带来内在冲突,因为领导者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寻求统一。
摘掉面具,领导者能找到更有意义和更一致的身份,并改善人际关系和企业绩效。
自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你可能向利益相关者隐藏了什么不完美的地方?
2. 为了显得“成功”,你装成了什么样的人?
3. 作为领导者,面具让你在个人生活、幸福和效能方面付出了什么代价?
4. 如何能够让工作场合的你更加显露真我?
当领导者愿意用自己真实的一面面对自己的团队时,信任才能建立起来。
05
电影
研究对象:艾伦,CEO
当艾伦成为德国一家跨国化学制药公司的CEO后,他的上级基本没怎么给他交代工作,就说了一句:“建造一个普鲁士帝国吧。”
公司员工敬业度得分很低,财务表现停滞不前。
艾伦开始试图扭转公司根深蒂固的文化,但失败了。
在一次口角中,他甚至开始恃强凌弱,而这正是他一直想根除的问题。
最初他难以自察,但由于他不断鼓励员工评估他们之间的互动,所以慢慢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能够在压力下做出更好的决策,有意识地引导自己的表现,并鼓励团队效仿。
过去团队成员之间彼此竞争,现在他们看到了协作的好处。
接下来3年里,公司超额完成所有财务目标,企业文化也发生巨变,获得了知名的翰威特最佳雇主奖 (Hewitt Best Employers award)。
电影隐喻鼓励领导者“内观”和“回放”自身行为。
通过“剪辑”处理表现,并按照愿景“执导”现实情况。
一般在未成为高效领导者之前,他们都在重复错误行为,延续糟糕的现实,有点像比尔·默里 (Bill Murray) 在电影《土拨鼠之夜》中的情节。
改变的第一步是在某个事件或某个互动之后。
仔细看看“原始素材”,可以自己看,也可以和教练或者信任的同事一起,想想如果重来哪里可以改善,直到最后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修正自己的行为,打造更好的“电影”。
自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你是怎样陷入“糟糕的电影”中无法自拔,并不断重复自己错误的?
2. 你有什么样的机会评估“素材”,反省自己的行为?
3. 你能用什么方法减缓电影速度,并重新“执导”一部更好的?
通过回顾自己的行为,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并采取合适的行动。
这是电影回放带来的好处。
06
从几位成功CEO对自我真实而深切的剖析中,我们提炼出以上这四个隐喻。
它们能够帮助管理者了解、激发并加速领导力变革的过程。
我们从找到自己的热情和野心开始,在实现它的过程中制造一个问责雪球,摘掉任何妨碍自己的面具,像电影导演那样不断评估和剪辑自己的电影。
这些看似简单的窍门,将让我们开始定期自省,增强行动意义,成为高效领导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