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往鹿鸣山

作者: 英歌h | 来源:发表于2019-01-07 22:05 被阅读19次

文.图/英歌h

逃往鹿鸣山

请原谅,我不是故意学标题党,搞噱头,这题目在脑子里一跳出来就挥之不去。也许只有这个“逃”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当时的心境。

面对电脑,一坐几小时改材料,常常改得我头晕恶心,感觉脑子象老式挂钟走不动了要停摆,又象一条被浪拍在沙滩上快缺氧的鱼,大口喘着粗气。这时,屏幕上就晃动着一个大字:逃。

管它雾霭沉沉、冷雨霏霏,我起身出了办公楼。还好,有处可逃。

仅仅十分钟,站上石梁溪石桥,我就一脚踏城市、一脚踏乡野了。一溪之隔,一边是城市中心,高楼林立;一边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鹿鸣山公园。

象远行的游子,迎着冷雨寒风,扑向久违的妈妈怀抱,我大口呼吸着清洌的空气,顿觉心胸舒畅。

鹿鸣山到底多大,我没记住面积,只记得当年建设时好象说过投资五个亿。这里山环水绕,有河滩、有溪流,有湿地、有沙洲,有花田、有红砂岩。沿着城市慢道、林中慢道、滨水慢道、山岩栈道等七七八八各种道,没一俩小时肯定走不全。

每处景致都起了很有诗意、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比如取自杜牧诗句“芦荻花多触处飞”的芦荻湾;比如取自李清照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鸥鹭滩。

逃往鹿鸣山

且不去看芦荻湾芦花飞,也不看鸥鹭滩鸳鸯戏水,穿过两排笔直水杉护卫的杉光"隧道",我直奔梅花谷去寻梅。

据说明朝万历年间,四川进士瞿溥上任途经扬州,认识一位年方十六、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小女赵氏,纳为侧室,携其来本地任太守。谁知红颜多薄命,仅两年赵姬就去世了。太守将她安葬于鹿鸣山麓,墓周遍种梅花。

明清以来,文人学士慕名盘桓于山中,凭吊赋诗,抒发对赵姬才情的仰慕之情。如今,这片山中幽谷遍植绿萼、宫粉、朱砂等梅花两千余株,故名“梅花谷”。

逃往鹿鸣山

沿石阶而上,蜡梅衔雨,珠泪暗垂,那娇嫩的鹅黄宛若迎春花,圆润饱满又形似蜜蜡。一阵风雨飘送来一缕似有似无、若即若离的幽香。而一株株红梅花苞,鼓鼓地坠满枝头,跃跃欲绽。

逃往鹿鸣山

山丘栈道,迂回曲折,耳边只闻鸟鸣,偌大的公园里,只有我一个人。我边走边打开“简书”,看一眼,恰恰点开的是李砍柴的《看蚂蚁打架,玩泥巴,我们为什么很难再找到小时候在乡下玩耍的乐趣了?》

他说的是《瓦尔登湖》,梭罗在树林里闲逛时,有一次居然碰到一只猫,因为树林里很少有人,也很少有离家走那么远的猫,所以他和猫都大吃一惊。这情境象极了我此时的处境。山野林间这时无论是窜出一只猫,还是跑出一只松鼠,估计彼此都吓对方一跳。

可是,我有梭罗那种看蚂蚁打架的心情么?

不可能。因为我就是一只蚂蚁,一只每天忙忙碌碌却不知所为何来的工作蚁。城市高楼就在溪对岸烟雨笼罩中,仿佛有千万只触角在拉扯着我往回走。

其实,我一直心绪不宁,无法完全放松。在空无一人的公园里穿行,却有点作贼心虚的感觉,似乎处处有眼睛在盯着我这只逃工的蚂蚁。

有时,我真说不清,看蚂蚁打架,和做一只蚂蚁,哪个更有意义。

我知道,脚可以迈,心已是无处可逃。

暮霭深沉,我步履匆匆地回“城”去。

逃往鹿鸣山

相关文章

  • 逃往鹿鸣山

    文.图/英歌h 请原谅,我不是故意学标题党,搞噱头,这题目在脑子里一跳出来就挥之不去。也许只有这个“逃”字恰如其分...

  • 鹿鸣山

    衢江西岸有鹿鸣山没有鹿,也没有山 木栈道,花田,铁塔被高楼包围和其他公园一样漂亮 我们一路走得荒芜寻不到东岳庙也没...

  • 鹿鸣山

    安风死在鹿鸣山。 “是不是我们家的人,都注定因你而死” 说来讽刺,安风死的时候,脑海中最后一个闪念仍是和清的名字。...

  • 鹿鸣山

    游趣又被苏岭勾, 走完此山醉方休。 门前摆设两鹿美, 屋中供奉三贤优。 灵溢泉水悬空泻, 瀑雨池潭依地收。 宋刻明...

  • 节气诗│夏至日在梅雨中遥望鹿鸣山

    节气诗│夏至日在梅雨中遥望鹿鸣山文/养安子 夏至日,在梅雨中遥望鹿鸣山梅花谷里,梅花没了倒是梅花墓里,瞿太守的女人...

  • 2018-08-09

    鹿鸣的云雨 “呦呦鹿鸣,食...

  • 如今不再有鹿鸣

    今天读《诗经》里的《小雅•鹿鸣》,感慨如今不再有鹿鸣,鹿鸣是啥样子,只有去《诗经》里寻找。 《小雅·鹿鸣》是《诗经...

  • 诗经中常用的典故

    【鹿鸣】【食苹鹿】 【释义】 《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

  • 人生过半,往事如风,你的梦中可还有它?(二)

    鹿鸣小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鸣小学这所富有诗意的小学创建于1788年,前身是鹿鸣书院。 它是我的母校,当时...

  •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四443:重宴鹿鸣纪事(上)

    重宴鹿鸣纪事 嘉庆丁卯,山舟曾伯祖重遇鹿鸣盛典,亲知子侄,咸以呈请转奏为言。公曰:“吾以世受国恩之人,偷安五十余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逃往鹿鸣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gp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