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事吃饭时,聊到了孩子教育,同事居然一反常态,一把鼻涕一把泪,向我们诉说他家的熊孩子。
同事说,孩子出生后,他们忙于工作,就把刚过百天的孩子送回农村老家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直到孩子小学毕业。现在上初一了,接来和父母一起在城市里上学,然而,孩子根本就不好好上学,抽烟、打架、上网,被学校开除了几回了,根本就不听他们的话,怎么管都不行......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无助的父母,面临自己养大的孩子却突然地发现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对爱子失控时,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
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做的事当他们无奈地说起孩子的问题时,有时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为时已晚”,为什么?
因为他们错过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那么,孩子的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点是什么时候?专家给出了建议:六岁之前。
研究表明,儿童50%的性格是在三岁左右形成,到七岁左右形成大约80%,到12岁左右已成型95%。如果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习惯,那么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在6岁之前。
孩子一到六岁是性格习惯的形成时期,父母一定要多关注孩子,有了好的性格习惯,以后事半功倍,也可以多放手了。
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做的事那么,具体父母该从哪些方面来做呢?
第一、亲自抚养
现在很多年轻人以工作忙为借口,只管生不管养,总喜欢将孩子交由老人抚养,没有完成对孩子的心理抚养,导致孩子没有在早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连接和纽带。
说简单点:依恋就是一种一对一的情感依靠。
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做的事刚出生的孩子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碰触知觉和味道,因此,父母早期的陪伴不可缺失,这就是依恋早期抚养模式,会造就第一个台阶,如果孩子每次痛苦的时候,父母都会第一时间出现,那么下次只要他一到自己的怀里,他就知道这是让我放心的气味。
孩子出生后,父母日复一日的亲自照顾,会形成他对于满足和快乐的相关记忆,这种记忆又会形成潜意识,成为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心理力量,让孩子具有人性。
相反,如果父母不亲自带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带,抚养人不断更换,孩子不能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时间一长,孩子就得不到依恋情感的满足,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会有产生焦虑、苦恼、烦躁的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在早年埋上祸根,成年后稍稍有一点不如意就会引发心理问题。而且因为在早期孩子没有和父母形成依恋关系,父母管起孩子来,孩子也不会听。因此,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一对一的情感依恋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情感培养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做的事第二、对孩子说“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3岁之前的哭闹和要求是不带有目的性的,因为他们很无助,只能依靠父母;可是4岁之后,他们的要求开始变得有目的性。他们会因为想得到某物而跟你哭闹,开始学会用爱来威胁父母。
所以,6岁之前说“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训练,这个时候,刻意地对孩子做“说不”的训练有助于他们养成完整的性格。
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做的事怎么做呢?比如,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小汽车了,孩子还要买,不买就在地上打滚不起来,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坚决的说“不”。如果孩子哭闹,父母不要出声,不要哄,不骂不打,就说“你这样哭是不对的”,然后看着他哭。孩子闭着眼睛哭,他会悄悄睁开眼看,想“你怎么还不来抱我”;第二次继续哭,然后再睁开眼,看看怎么还不理我,然后继续哭;到第三次的时候他自己就不哭了。这个过程就是让他知道,是他自己不对,哭是没有用的。等他哭完了,家长可以拿热毛巾帮他擦擦脸,抱抱他,让他觉得父母还是爱自己的。然后问他“还要哭吗,要哭接着哭,我等你”,这个时候他就知道,哭是没有用的,这是无语自威。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只要拉下脸,孩子就明白了。
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做的事这个威严很简单,但一定要早做。做完这件事后,家长可以准备些水果,和孩子聊聊刚才孩子哭的事,告诉孩子,哭,解决不了问题,以后有事,要和父母语言沟通。
这种说“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处理行为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我也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限度的,取决于你自己的表现。
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
第三、性格养成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好性格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很多父母会问,什么才算是“好的性格”,其实好的性格包括两个方面。
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做的事一方面是不管怎么样,都始终如一。这是可以培养的,比如说,让孩子坐下来随便画,无论画成什么都表扬,甚至可以贴在墙上,但要有意地把画画的难度增强,一开始画十分钟,然后二十分钟,然后三十分钟,6岁前,让孩子能在桌前坐三十分钟就可以,这样他上学做作业就可以顺利完成了。生活中父母应该有意而为,6岁前的阶段很重要,这是行为方式建立的关键时期。
另一方面是克制冲动。父母可以当面把孩子管住,那孩子能不能自我管理呢?所以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克制冲动。
平时在家,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给孩子拿三份他平时最喜欢吃的东西,告诉他游戏规则:如果一天只吃一份,第二天会有额外的一份奖励。如果一天把两份都吃了,那么第二天就什么都没有了,奖励的也不能给他。
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做的事两份吃的都给孩子,告诉孩子他长大了,自己拿着,由自己决定怎么吃。一般第一次孩子都会全吃掉,这时你也不要管,也不要说,第二天父母拿出奖励的那份,他没有吃的,告诉他,是他自己不想要的,父母准备了奖品,但他没有遵守规则,所以奖品不能给他。
经常和孩子玩这个游戏,他就会明白,能够在面诱惑面前克制自己,不要着急,会得到更多的。
除此之外,抑制任性、鼓励沟通、延迟满足、防止自私、防止脆弱也都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方法。
孩子6岁之前,父母应做的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是父母造就的,父母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就像我的那位同事,这么多年,把孩子扔给老人抚养,现在突然想管了,却发现却管不了了,对孩子来说,这么多年缺失的爱,是在短时间内很难弥补的。
既然我们生了孩子,做了父母,那我们就应该学着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给孩子陪伴、给孩子爱,让他们在幸福中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