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同学们表现都很好,都在不同程度有了进步。下午有几位家长谈起孩子,才知道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表现不同的。为何是在两个地方表现不同,应该有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的不同造成的。举一个例子,在课堂上,举手的学生都在十位左右。不举手的学生有自己的原因,但第一步很难迈出去,上周有一位学生主动举手,在我的记忆中是很少见的。他的手举得很低很低,还是被我发现,立刻让他回答问题。之后的几节课,举手回答问题成了常态。孩子每天做的事有对的,有错的。这是家长和老师应在孩子做对时,及时发现并表扬;做错了就要立刻批评。有位学生表现很好,在学校受到老师表扬,在家里,家长冷冷说应该做的。家校教育的不同步,造成学生表现也有了差异。在家校是两个不同的学生,这是不是家长和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家长到学校,老师来告状,孩子对家长和老师都没有了好感,很难谈改变。身边的失败例子很多,有的家长陪读好几年了,为何是好几年,一定是效果不显著。家长进课堂,应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并把孩子在家表现反馈给老师,两方共同教育孩子,这才是好的方法。甚至最理想的教育是三方一起努力,孩子的进步源动力还是孩子本身,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引的自发学习,效果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