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才是当下最好的状态

作者: 漫随知否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00:01 被阅读2610次
    专注,一场心灵的自我修行。

    文/漫随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之所以到达是因为它们有傲人的翅膀;而蜗牛能够爬上去就是源自专注:认准自己的方向,并坚持向前。

                                                      ——中国古谚语

    这是一个分心的时代。高速的互联网、快捷的手机应用、便利的社交软件以及让人沉迷其中的游戏,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大脑。

    这又是一个专注力缺乏的时代。过多经过媒体精细加工的信息充斥在周围,我们听到了太多来自外界的声音,注意力在不断接收新信息的过程中被消解,我们很难再专注于一件事情。

    我们似乎总在焦虑——害怕错过信息,每隔几分钟就拿起手机查看微信;不间断地刷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八卦;打开订阅号,直到上面的小红点全部消除才罢手;网页搜索内容,无意间看到新播的电视剧,忍不住又看两眼。

    一天的时间就在这样看似充实的忙碌中度过了,等到睡觉时你才发现,明明接收了那么多信息却所得无几,身心俱惫却又不甘心时间被浪费。然后失眠,焦虑,第二天又重复。

    你会困惑,为什么每天都很忙很累却毫无所得?

    因为你不够专注。

    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所说:信息消费的是人们的专注力。因此,信息越多,人们越不专注。

    我们越是分心,就越难深入思考;思考时间越短,得到的有效信息就越少。

    于是你的每一天变成了低效率的勤奋,而罪魁祸首,正是“专注力产业”,即传媒、视频、段子、广告、游戏、小说等所有吸引你眼球的产品。

    并且,所谓“专注力产业”,玩的就是零和博弈,甲的胜利意味着乙的失败,也就是说,它的吸引力越强,你的专注力越分散。

    所以,无法做到专注,越是“忙”,你就越“盲”。

    如果不曾了解过“专注力”,你可能会怀疑它的重要性,你甚至察觉不到它是否存在。

    但事实上,专注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

    专注力的快速切换会影响我们的暂时智商。

    伦敦大学精神研究所在对1100名公司员工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那些不停地在电话、短息和邮件等多种信息之间来回切换的“信息狂人”的智商会暂时性地下降10分,这相当于一晚上没睡觉,而且比吸食大麻对智商的暂时性影响(下降4分)还大。

    所以,只有投入了专注,我们才能集中精力认知事物、思考问题;才能保持清醒进行决断、做出选择。

    同样,专注力的缺乏会拉低理解力。

    研究发现,人们看书的时候,通常有20%~30%的时间在走神。对于学生来说,走神越严重,理解力越差。

    因为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构建一种心智模式,即在理解文字的同时,联结已掌握的信息,构成理解网络。

    学习的核心在于理解网络的扩展。在构建理解网络时,走神越多,得到的有效信息就越少。有效信息越少,联结就越单一,理解力也就越差。

    可见,专注力的影响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专注力呢?

    “专注力”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ttendere”,意味向前延伸。认知神经科学家认为,专注力机制构成了我们感知世界以及自主调节思想和感受的基础。

    在心理学中,专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简单来说,专注,就是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事。

    专注力有两个特点。

    其一,专注力是有限的。

    乔治·米勒曾在一篇论文中指出,专注力的上限是“7±2”,即5~9个信息单元。

    当我们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时,专注力不是被分裂,而是在快速地切换。持续不断地切换专注力会降低专注度。所以,减少同一时间内专注的数量,并使干扰最小化,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其二,专注力可以被训练。

    舍基在其著作《大家都来了》中认为,和记忆或其他认知技能一样,专注力可以被视为分布在人群中的一种技能。

    既然是技能,就可以被习得。

    专注力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增强,比如,休息,冥想,正念以及践行一万小时理论。

    如果你曾尝试过专注,你会发现,在投入到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很难做到不分心。

    并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训练专注力呢?

    因为它难以掌握。越难就越稀缺,越稀缺,掌握它的人就越容易脱颖而出。

    我记得巴菲特在他的纪录片中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聚会上,盖茨的父亲让他和盖茨在纸上写出对他们帮助最大的一个词,然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写下了:focus(专注)。

    巴菲特后来也说,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从这一点来讲,人生的深度与专注的程度密不可分。所以,提升专注力,是人生的必修课。

    那么,该如何提升专注力呢?

    第一,你要有一个慎重的态度,你需要告诉自己,你正在做的事情很重要。

    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曾说,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专注力很强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

    态度决定行为。如果你不重视你所要进行的某项工作,你自然就不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它。

    第二,明确你所要做的事,别让“忙”变成“盲”。

    很多人每天看似忙碌,实则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也就是所谓的“瞎忙”。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计划,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也就更容易受到周围繁杂声音的干扰。通常是不知不觉就会把手伸向手机,或者忍不住打开游戏。

    于是,“就玩一会儿”变成了“一天又过去了”,一回头你才发现,又是一无所获。

    第三,借助手机软件整合时间,并分期专注。

    我通常会用两个手机软件来进行时间管理,一个是滴答清单,一个是潮汐。

    滴答清单我用来规整时间,分两步走,一是集中琐碎事项,比如吃完饭可以顺路取(寄)快递、打开水、买水果(或其他)以及打印文件。二是整合大块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这些时间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分配任务,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比如在晚上6到8点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有质量的文章。

    潮汐类似于番茄工作法,但更为简洁,我用它来集中注意力。一般我会将专注时长设为25分钟(普通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25分钟左右),将休息时间设置为5分钟(放空或远眺),配合白噪音,半个小时一个周期,很有效果。

    第四,选择性注意,即只关注一个对象,忽略其他所有。

    对于专注力,我们会有一种错觉,认为它可以分配。但实际上,专注力只能在不同的任务之间迅速切换,任务越多,专注度就越低。

    专注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选择。

    正如现代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对专注力的定义:在几个并行的潜在目标或思想碎片之中,意识突然提取了一种,使其呈现出清晰鲜明的形象。

    所以,在一个专注周期内我们应当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或工作的正常效率。

    第五,学会休息。

    专注与放松其实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两面,不会放松,何来专注。

    这里所谓的休息,并不是睡大觉,或者心事重重的忧思,而是放空自己从内向外去感受自己所处的状态。

    首先,暂停繁忙的意识活动,进入彻底放松的状态;然后,温和地唤醒感觉系统,去感受能使我们愉悦的东西;最后,将意识集中于某个自然目标,比如呼吸或默念。

    专注,是一种状态。真正的专注,应该是心无旁骛的。在这个繁杂浮华的社会里,专注,无异于一场心灵的自我修行,唯有坚持的人,才能功德圆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春俊:重温第二次,依然受益!大神级别的干货!👍
        漫随知否: @突击1708 谢谢你🤗
      • f9b82b7a0d99:受益匪浅
        漫随知否: @小懿德 谢谢阅读😊
      • 风中奇缘_971c:真的很谢谢你。我是一个学生,迷茫的时候有很多,而迷茫自然是来自于自己的不足。先说说我中了哪几招吧:1.被手机等软件吸引,既“忙又“盲”(即使有时候自控力是有的,但是忍住了,挺痛苦的,煎熬)2.做作业累了,休息方式就是睡觉。首先文章虽然没有优美句子点缀,但是像这种类型的文章我能看完,我认为是丰富的名人名言和清晰条理吸引了我,而且很多处引发读者共鸣。也可见你平时学习的专注,提出表扬,并向你学习!哈哈😃你提到的软件我立刻下了,到时候去用用,希望我们能够私信多交流😊👍👍
        风中奇缘_971c: @漫随 😊😊加油!
        漫随知否: @风中奇缘_971c 谢谢你的支持~
      • 肆笑倾城:觉得自己做不到专注的原因是想法太多达成的太少
        肆笑倾城: @漫随 谢谢😊这是个很不错的建议
        漫随知否: @肆笑倾城 一般缺乏专注力的人创造性会比较强。如路易·巴斯德所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幻想孕育了创造性的发现。”
        你可以试着从想法中产生灵感,然后选择最让你舒服的一件去做,舒服是指身心皆宜,不会让你产生心理负担的。
        加油,每天都开心🤗
      • 8df97380796f:从高三就能意识到专注力的重要性,但是直到现在准备大三,多次尝试训练专注力还是失败了。能熟练使用番茄工作法,但是学习的25min里脑子还是全宇宙地跑,无奈,哈哈。
        漫随知否: @龙亲 “神游”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现象,负责“神游”模式的神经回路集中在前额叶皮层的内侧或中央。当我们在“神游”时,与“神游”发生关联的内侧带和前额叶皮层的执行系统会被激活,然后转移我们对当前任务的专注力,影响我们的行为和表现。
        一般“神游”时想的都是个人当前关心的以及未解决的问题或者一直惦记的事情。你一定要去探寻你“神游”的根源,并且去解决它。
        专注和“神游”一般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一旦你的专注力不再集中于某项特殊的活动,大脑休息片刻,马上就会“神游”。当你全神贯注时,位于附近区域的外侧前额叶皮层,会抑制内侧前额叶皮层,不再“神游”。
        而且,情绪干扰是影响最大的干扰类型,我们很容易陷在情绪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训练专注力可以帮助你克制不良情绪。
      • 漫天的小灶:从影响专注当下的因素,结合方法指导。很全面,乐观。怀疑你是学心理学的还是管理学爱好者~
        漫随知否: @漫天的小灶 嗯嗯,我是学中文的,经过培训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 凯哥天下第一哥:专注打游戏,算不算
        漫随知否: @凯哥天下第一哥 算,不过你可以试着将它迁移到其他需要专注的事情上来。😜
      • 985d7eced53f:如何提高专注力?我很多时候明明在看着书或者在听课、可是回头再想的时候,就想不起自己到底看了什么、听了什么
        漫随知否: @如月般的温柔 这个与理解力和记忆力也有关,专注力只是其他智力因素的准备状态。
        加油✊相信你可以的😊
      • 好名zhen难起:我一直找不到可以让自己专注的事
        好名zhen难起: @漫随 能推荐些巧方法吗
        好名zhen难起: @漫随 有些好习惯我坚持不下来
        漫随知否: @好名zhen难起 那就去走更远的路,读更多的书,经历更多的事。眼界开了,格局大了,你自然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每天开心😊
      • 义赛:嗯,focus,从繁杂的琐事中解放自己🤔
        漫随知否: @义赛 精辟👏
      • 147c4dfe0c97:我很难做到专注,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做这件事却想其他人的看法,结果什么都没做成,没做好,我该怎么做😞😞
        漫随知否: @厚积薄发baowei 加油,一起努力✊
        147c4dfe0c97: @漫随 厚积薄发baowei: @漫随 谢谢你认真的分析,建议,你说的这些会是我的方向,我会一点点朝这个方向走去,慢慢来,再次衷心感谢!我会认真看你的动态的
        漫随知否: @厚积薄发baowei 总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是缺乏自我意识的表现,因为你无法深入探寻自己的情绪,需求,动机,优势以及劣势。简而言之,就是你不够了解自己,你没有建立完善的自我认知体系。
        自我意识强烈的人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对自身,别人以及工作表现的影响。而且他们能够清楚地知道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自己行动的方向和原因。
        所以,你首先做的是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个性气质,动机需求以及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
        希望对你有用,谢谢你的喜欢~
      • YinYan:🌹很佩服专注的人,感觉心好久没有静下来了。
      • 王工头:让我想起了那位时常通宵玩游戏的大神,但同样适合把这种状态运用在工作中。
      • o飞飞:赞,
        漫随知否: @o飞飞 谢谢~🤗
      • 8ba800c47329:有没有词藻文笔相对成熟点的
        漫随知否: @Hathawany 你是说思想内涵吗?正在修炼中。。。
      • 高书华:看这篇文章我又走神了,每次看过后再回忆都写不出看的是什么
        风中奇缘_971c: @高书华 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文章走神很正常,但是这次我没走神,是因为话题,内容很吸引我@漫随谢谢你的文章😊
        九色鹿_47ef:@高书华 呵呵
        漫随知否: @高书华 👉走神很正常,认知科学家认为“神游”是大脑的默认模式,只要大脑不用持续执行某一意识任务,就会进入“神游”模式。
        记不住也很正常,因为只有进入“深度阅读”才能获得全面理解,而“深度阅读”要求对一个主题保持关注并全身心地投入。
        专注力、记忆力和理解力的高低与大脑的神经系统有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方式来提升它们,就像最强大脑中的记忆术一样,专注力也可以被训练。👈
      • 丁暖的暖:🌹🌹🌹
        漫随知否: @丁暖的暖 谢谢~😊
      • 爱偷懒的黎睡睡:专注,从现在开始,诺诺。。😂
        漫随知否: @不知道用什么名字_2509 开始✊

      本文标题:专注,才是当下最好的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xi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