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的过年都会出些吸引眼球的贺岁档,以充实我们这群在文化生活上极度空虚之人的过年N天乐。
还记得去年大年初一,我带着家人,满怀期待的杀到电影院,买上了星爷《西游伏妖》篇的电影票。结果,让我很失望,感觉整个年都没过好。
今年的大年初五,看了看豆瓣的评价之后,本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指导思想,我和小伙伴买了《红海行动》的电影票,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
红海行动海报结果很不错,这是一部没有让我失望的电影,它成功地撩起了我的情绪,故而这里推荐给大家。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也门撤侨”改编:
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船员全数沦为阶下囚。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
返航途中,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恐怖组织连同叛军攻入首都, 当地华侨面临危险,海军战舰接到上级命令改变航向,前往执行撤侨任务。蛟龙突击队八人,整装待发。
时间紧迫,在“撤侨遇袭可反击,相反则必须避免交火,以免引起外交冲突”的大原则下,海军战舰及蛟龙突击队深入伊维亚,在恶劣的环境下,借助海陆等多种装备,成功转移等候在码头的中国侨民,并在激烈的遭遇战之后,营救了被恐怖分子追击的中国领事馆巴士。
然而事情尚未完结,就在掩护华侨撤离之际,蛟龙突击队收到中国人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消息。众人深感责任重大,义无反顾地再度展开营救行动。
然而恶仗才刚刚开始。在少量当地政府军的协助下,蛟龙突击队深入沙漠腹地,与恐怖分子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先是半途遭遇恐怖分子伏击,政府军全部牺牲,车辆基本被摧毁。后是突击队进入恐怖分子的营地营救人质,整部电影的高潮阶段,8名突击队队员和150名恐怖分子对抗。就在这里,两名队员牺牲。 最后,在人质营救成功之后,在队长杨锐的带领下,四名未受伤的蛟龙队员,进入最后的战斗——粉碎恐怖分子和叛军的阴谋。
2
整部电影中有几个镜头给人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以至于在看完电影之后,久久挥之不去。
镜头一:
蛟龙突击队进入城区和恐怖分子进行巷战
巷战画面在这段巷战的镜头里,有正面冲突,真枪实弹的激烈。有火箭炮,惨烈的爆炸场面。还有被恐怖分子威胁的当地人开着汽车成为汽车炸弹。血肉横飞,尸横遍野,都不足以形容战斗之惨烈。片中,第一次参加实战的蛟龙通讯兵庄羽,看到战场的惨烈,看到自杀式袭击炸弹后,死伤遍地,心理到了崩溃的边缘。
镜头二:
中途遭到恐怖分子袭击的大巴车
遇袭前的车队这段是整个电影中最血腥的一段,血腥还原度在近年来的国产电影中是极为罕见的。恐怖分子埋伏在突击队去往目的地的中途,一阵迫击炮后,车辆几近摧毁,其中是一辆满载人员的大巴车。战争的残酷尽显于这辆大巴车当中。车中基本没有人活下来,全都变成了肉浆,在细节上,还有车中四壁挂的碎肉片,更别说断头,断胳膊,断腿。很多观众都无法直视这种惨烈的镜头,一阵唏嘘。
镜头三:
石头之死
沙漠之战石头是蛟龙突击队员之一,偏爱吃糖,原因是小时候妈妈每次打完他就会给他块糖吃,吃完糖他就觉得不疼了。最后,石头就是含着糖死去的。救了人质以后,石头和唯一一名女突击队员——佟莉以及突击队医疗兵陆琛被恐怖分子逼到一座小二楼里的一个房间里。恐怖分子在不断攻击,包括手雷、机枪、火箭炮各种攻势,而三名队员里,陆琛在救人质,只能是石头和佟莉死扛。石头的左耳朵被打掉,左脸已经被子弹掀了开来,已经包不住牙齿,强忍着疼痛,依然进行反击。最后一颗子弹从脖子穿过,石头失能靠在了柱子上,脸上的肉片依然在抽搐。佟莉哭喊着按住石头的伤口,已然无济于事,颤抖的手奋力地剥开一颗糖,喂到了石头的嘴里。石头含糖而死。
镜头四:
我军先进的军事装备
我军先进战舰这是好几组镜头。首先是先进的军舰,在敌人发射n枚炮弹马上击中之际快速反应并瞄准将炮弹粉碎,展现了惊心动魄的高科技。其次是飞行器炸弹,控制其飞到可杀伤敌人范围内,然后启动爆炸。第三是舰载察打一体无人机,长途奔袭至沙漠腹地,在发动机受到沙尘暴影响的情况下,给威胁到队长杨锐和副队长徐宏的坦克有力地一击,瞬间扭转战场局面。让人不得不惊叹我军装备在近年来进步之神速。
3
观影结束后,我都感觉有些意犹未尽,尤其是受到强烈的战场残酷气息的冲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有人说,影片中的画面太血腥,太暴力,很多画面让人不舒服。我要说,舒服了就不是真实战争了,舒服了,你就不会觉得好看了。诚然,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电影,不管是在票房上,还是在影响力上,我相信其都会取得不俗的成绩。
当然,影片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海军这支真实存在的“蛟龙突击队”的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 “蛟龙突击队”隶属于中国海军陆战队,从2002年正式组建,刚刚16岁。剧中反映的2015年的也门撤侨行动,并非是其首次执行护航撤侨任务,早在9年前,70名特战队员就奉命随海军首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国最神秘部队”首次上了国际媒体的头条。
远涉重洋亮剑、参加联合军演、与外军同台竞技……“蛟龙突击队”在一次次险重任务中砥砺,成长为“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闹海”的军中利刃。
电影中,“蛟龙突击队”队长杨锐性格沉稳,在战斗中坚定果断,带着作战小组以8敌150完成解救人质的任务。《解放军报》报道中,这支突击队现实中的带头人海军陆战队某旅旅长孙浩公开“亮相”。
海军陆战队孙浩表示,“蛟龙突击队”的诞生与成长可谓是“恰逢其时、恰乘其势”——时,“蛟龙突击队”的诞生,是中国军队在大变革大转型中孕育的新型作战力量之一;势,“蛟龙突击队”的成长,折射着中国军队加速推进强军兴军的从容步伐。
在“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语境下,“蛟龙突击队”频频在世界舞台上亮相,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军队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的缩影。
“蛟龙突击队”队员都具有空中、陆地、海上、水下“四栖”突击作战与反恐作战能力,为了打磨出这样的“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血与火、苦与累、险与难的严苛考验,从新兵入伍开始就伴随着他们的整个军旅生涯,每一名战士都经过千挑万选、千锤百炼。
军报揭秘,队员们不但每天要做极限训练,还要熟练掌握海、陆、空多达上百件武器装备的使用,学习跳伞、爆破、潜水、攀登、滑雪等本领。
此次电影中的军事顾问就来自真实的“蛟龙突击队”。
只有经历了残酷的训练,才能应对残酷的战争。
试问,有这样一直英雄的军队,我们有什么不放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