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北宋爱国诗人,生于两宋之交,家国动乱中,陆游从来都将收复家国当做毕生梦想,八十余载,从未放弃。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拿刀定乾坤,出身书香世家,又在民兵军寨中长大的陆游,自小读书习武,有金戈铁马的飒飒英姿,也有情感细腻炙热的句句诗词,和南宋辛弃疾一样,亦柔亦刚,文武双全。
陆游一生,有过“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的茫然与消极,有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悠然与清欢,也有过“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惆怅与悲凉。可最多的,是他有“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的英雄意气,有“后生谁忆当年事,泪溅龙床请此征”的滚烫热血,还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的壮心不已。
对于家国流离,他从未放弃那份决心和热忱,直至奄奄一息,不眷恋红尘,唯一放不下的也只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的一生是不断战斗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而在他的影响下,其后代子孙均为国征战,一片丹心,陆家满门忠烈,千百年来,世人无不敬重。
家国动乱,少年颠沛流离
1125年,金兵南下,大宋国势孱弱危在旦夕,那年深秋十月,淮河之上一艘官船日夜兼程,船里是当朝京西路转运副使,从六品朝官陆宰,正奉旨入京,船中内室是他临产的夫人,一个平常的夜晚,风雨飘摇,陆宰在这船上喜得一子。
其子取名为陆游,字务观:
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列子》
来不及看看世间繁华,一个月后,徽宗禅让,钦宗继位,改元靖康。家国动乱,陆游一出生,就赶上了。
第二年,金兵入京,陆游的父亲和叔父,虽为文官,却也弃笔从戎,提刀上了战场,成了战场上奋力坚守的抗金英雄。可当时的宋军怎敌金兵武勇,汴京兵败投降,高宗南逃,陆宰也只能带着一岁的陆游四处逃离躲藏。
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小小年纪,便看惯了人间苍凉景象,即使晚年时候,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
——《三山杜门作歌》
后来陆宰带着陆游随撤离大军,到了浙江东阳,依附于当地的民间武装,陆游便在这样的山寨中,度过了自己的年少时光。
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又生长于英雄豪杰之中。小时候的陆游,读书习武,加之天资聪慧,12岁即能为诗文,剑法精通。不谦虚地说,颜值高,还是个文武全才,更绝的是,文能独尊诗坛,武可勇冠三军。提笔便是挥洒自如,拿剑便能击贼杀敌: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太息》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观大散关图有感》
少年陆游在家国流离的仇恨中长大,鲜衣怒马,意气风发,早早便立下了要抗金复国的宏大愿望。
这颗自小就萌发的爱国情怀,已经化作血肉,成为了他一切行为的基因。
在国家危难存亡之际,十六岁的陆游奋不顾身,远赴临安,决意参加科考,以此报效祖国。
得罪权贵,三进考场皆败
1153年,陆游赴临安赶考,可当时权倾朝野的宰相秦桧对陆家可是颇有成见,陆游的父亲和叔父,都是抗金英雄,极力主张通过战事收复河山,这与秦桧的政见背道而驰,陆游则难免受到迁怒。
第一次考试,毫无意外的名落孙山,陆游也不气馁,重振旗鼓,很快参加了第二次,正好赶上名将岳飞被杀的惨案,陆游痛心之余,在考卷中直抒己见,写诗表达了对于秦桧的不满,同样,这一次也以失败告终。
连续两考不第,陆游也意识到可能是秦桧从中作梗,下一次考试,竟是在十年之后,29岁的陆游第三次应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谁知,这次居然是主考官得罪了秦桧,把留给秦桧之孙第一名的位置给了陆游,这下,陆游又成了冤大头。
秦桧恨屋及乌,顺带记了陆游一笔:我活着一天,这小子就没有及第的可能!
所幸,没多久秦桧死了,三十四岁的陆游,总算在自己师父曾几的推举下,步入仕途,任福州主簿。不久,调入京师,终于拥有了实现抱负的机会。
入仕为官,力主北征遭贬
1158年,陆游初入仕途,官位虽小,但陆游却极为上心,朝廷鼓励大家针砭时弊,勇于上谏,,陆游当真了。
他说,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王爵。惹怒一干臣僚。
他说,高宗爱玩物,此事“亏损圣德”,需要杜绝。得罪了皇帝。
他说,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应予罢免。好在这一次,说到了高宗的心坎上,欣然采纳。
1162年孝宗继位,陆游迁为编修官,离梦想越来越近的陆游,上书迁都,发出要整顿军纪,徐图中原的口号,新皇玩心未泯,不予理睬,陆游便又请宰相张焘过问此事,此举惹怒孝宗,陆游被贬江府通判。
陆游位微言轻,一时之间,没有掀起大的波浪,过了两年,抗金名将张浚北伐落败,朝廷签订“隆兴和议”,陆游瞬间坐不住了,抗金灭敌,收复河山,是陆游自小的宏愿。
寂寞已甘千古笑,驰驱犹望两河平。
後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
陆游上书反对,写信给宰相张焘,点名批评当红朝臣:
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
孝宗大怒,墙倒众人推,好事者又翻出陆游力主北伐的旧账,就这样,结束了人生中第一次短暂的为官经历,回到了山阴老家。
仕途受挫,坎坷艰难,陆游难以释怀,而最令人肝肠寸断的,还有他生命中那段刻骨铭心又求而不得的爱情:
陆游与表妹唐婉,青梅竹马,一个博学俊逸,一个聪慧贤良,顺理成章的,两家人便喜结连理。
婚后两人吟诗作画、琴瑟和鸣,岁月静好,神仙眷侣。
可无奈的是,婚后几年,唐婉无所出,在当时没有科学论证的环境里,只能将一且原因归根于诅咒和报应,陆母自然按捺不住,以死相逼,执意要求陆游休妻。纵然万般不愿,但母命难违。陆游终是一纸休书,断绝了自己和爱妻今生的缘分。
多年以后,两人在沈园重逢,百般情绪涌上心头,两人一唱一和,两首《钗头凤》流传千年: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唐婉《钗头凤》
茫然避世,心中热血不减
三十四岁出仕,四十二岁罢业。回到老家开始闲居生活的陆游,一片茫茫然。他有灰心丧气的情绪,也有绝尘归隐的心思,时不时的,发出一些消极避世的感叹:
悟浮生。厌浮名。
回视千钟一发轻。从今心太平。
——《长相思》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赋闲期间,他写了许多诗歌: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
身闲心太平。——《破阵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然而,表面悠悠然,生活兴致盎然,可心底哪里真正放得下那正处于危难存亡之际的家国呢。这时的他,心中夹杂着矛盾,看起来似乎已经看淡俗世,但盖不住的,是他那一刻火热的心,至始至终,都还渴望着一份转机: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窘境,可陆游还是攥紧了最后一丝希望,或许转眼之间,便是绿柳明花的新景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文人士大夫的情怀,陆游亦如此,身在江湖,心忧家国,希望有一天,能继续为国效力。果然,柳暗花明。
四年后,陆游收到了四川最高军事统帅王炎的邀请函,这意味他惦记了半辈子要从军出战的梦,一朝得偿。
光芒乍现,几番宦海浮沉
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哪怕环境如何恶劣,际遇如何悲凉,却仍会觉得自己身处无限荣光,陆游即是如此。
古时四川,可谓是一片凄凉之地,地势险峻,此地爆发战事,粮草补给吃紧,其生活惨况可想而知,来到四川的陆游,却迎来了他人生的高潮。
在一次次与金兵对抗的战役中,陆游尽情挥洒自己积攒和压抑多年的热血。同时,也在诗里,记录着自己这份真实又浓烈的爱国情意:
我昔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
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
山荞畲粟杂沙碜,黑黍黄穈如土色。
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
陆游不断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三千里秦岭幽谷,十万亩林木萧杀,这期间,他的诗中,多有老虎出没:
...
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
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
——《怀昔》
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
——《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
当时已46岁的陆游,仍能刺杀猛虎,其英勇,可见一斑:
腾身刺猛虎,至今血溅裘。
——《步出万里桥门至江上》
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
——《建安遣兴·刺虎腾身万目前》
可不想,这段肆意挥洒热血豪情的日子并不长久,陆游起草的收复战略计划《平戎策》被朝廷否决,王炎被明升暗降的调走,幕僚悉数被遣散,陆游也在其中。
这一次打击,几乎让陆游陷入了绝望,短暂的光芒黯淡之后,陆游流落成都,彻底过上了昏暗颓放的生活,并给自己取名“放翁”。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
凄风冷雨,半醉半醒,陆游在山道之间失魂落魄,半生蹉跎只为光复河山,几十年的光景,最终却成了一场空梦。
随后的十余年,陆游因直言上谏,遭群臣几度弹劾,三进官场,四出山阴,直到1203年,宁宗年间,陆游编撰国史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陆游以此致仕。
北伐兵败,忧郁成疾而逝
最后一次回到老家,陆游已经年近八十,报国之梦破灭,让陆游这个已经走到人生暮年的老人,只有靠过往中短暂的欢愉回忆,陪着自己,去熬过一夜一夜的岁月流逝: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塞上长城成为了一份落空的期许,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声音,还一直回荡在耳边。
陆游这一辈子,收复家国的希冀贯穿一生,可讽刺的是,他只有在梦里,才见过那样的情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把自己满腔的家国情怀一次一次推向笔端,有生之年,他没能看到自己的宏愿成真,但他炽烈的激情,至死不休,他把所有的殷切都寄托在儿孙身上: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他最后一丝热血,也化作了对儿孙的嘱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他85岁的人生,轰然而止,留下近万诗篇,在岁月的轮回中,经久不衰,撑起了家国脊梁。
经历无数次的磨难和绝望,却从未想过要放弃,这或许是另一种英雄主义。
他的坚持,是自小立志,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
他的坚持,是历遍坎坷,逢诏必回的民族信念。
他的坚持,是生死置外,不忘一统的尘世遗愿。
明知执着是累,仍然一往而前,明知追求是苦,仍然奋不顾身。
陆游,正像是他诗中的那株梅花,那是一个民族的风骨: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