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智慧与情绪

智慧与情绪

作者: 皆凡 | 来源:发表于2017-05-08 20:42 被阅读0次
    智慧与情绪

    《智慧与情绪》

    从上学开始起,我们就在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与方法,掌握新知识就觉得很牛,考试得高分就会很开心,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会觉得快乐。遇到不懂的问题和难题,就会觉得郁闷,甚至会责备自己为什么那么笨,不努力…如果考试分数的不高,没能玩的尽兴,也会觉得很不开心。

    开始工作后,任职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职位和岗位,不同的要求和考核,遇到各种问题,如果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同事的信赖和认可,就会觉得开心与快乐。如果自己的意见和方案被否定,自己的想法被批评,得不到认同,就会很难受。特别是当自己觉得已经非常努力了,已经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再遇到批评与否定,就更加难以去接受与理解。当面的与他人冲突可能不多,可是内心的冲突总是很多,内伤不断。

    比如:饮食上,许多人就有自己的独特口味,比如作息习惯,各有异同。我们不是孤立的生活在社会里,会不断与自己与他人发生着关系,接收与发送各种信息的同时,不断的互动,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做出各种判断与选择。加上不同喜好与目的,我们就很自然的形成各种特性,然后又会被抽象的分类,被网格化和标签化。由于各种感受各种反应加上各种文化、道德、法律、利益的不同约束,让我们展现出不同的行为特质。

    人与人互动并发生各种关系,经历许多事情后,我们都会有许多的感受和情绪。这些不同的情绪、感受、行为由来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掌管着我们?我的答案是人性的智慧,更准确的是个体的智慧。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人的改变会发在任何时候,但是利害时刻是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凡深刻的必对我们的认知带来深远影响。我们在生命过程中的各种适应与不适,于是我们就不断去寻找出路,智慧就是我们魔法棒。

    智慧是知识、经验、方法、情绪、认知模式的综合体现。每一个子项都可以自成系统,都可以无限的去探究其中的玄妙。认知模式在利用这些素材构建我们自己智慧的大厦。

    知识通过勤奋是可以慢慢掌握的,当然也会有广度和深度的不同。经验和方法也是能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获得。而智慧需要长时间的体验和总结,顿悟与渐悟不断交织,指引我们前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当不能接受一种观点和事物的时候,会觉得是洪水猛兽,特别抗拒。会找各种证据去证明不合理、不科学、不人性…。当真正开始去接纳与慢慢了解和熟悉,并愿意去理解时,会觉得合理与正常,又会反过来去证明其优越性、科学性、正确性……

    自由与受困也许更多会出现在情绪和感受上。有时候,我们往往不觉得,往往会觉得就是某件事情的困扰,比如说:我今天就是因为胃疼,所以情绪不好;被老板骂了,情绪才不好;孩子连最简单的加法都做不对,所以情绪才不好…,同样也有某些时刻,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却依然有情绪…情绪仿佛就是忍者,随时都会跳出来,给你一记飞镖。

    情绪是无形的,不可控的,在意识与潜意识交界处,支撑着我们智慧的发展和成长。而对情绪的接纳度,决定了我们的认知模式的形成方向和速度。

    一个绝对没有情绪的人,会不会存在?完美的人,会不会存在?我不得而知。我有时会想,到底是上帝创造了人,还是人创造了上帝?

    情绪每天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上,我们容易盯在过去,因为过去的经历看上去是那么的真切,我们反思与复盘,希望找到感受与情绪之间的联系。

    可是,过去的反思真的如我们经历过的那样吗?我们真的能做到毫无偏差的真实再现吗?毕竟记忆也是通过我们大脑二次加工。重复的事件会诱发我们的情绪,就是因为我们记忆中那个情绪按钮被触动。

    哲学与心理学探索的领域,不敢妄言,我自己也很难下一个定义。在我看来就是基于各种现象和心理上的认知,各种流派也是基于种种假设,而对人们最后行为的归因。人们通过各种假设和验证,得出各自的判断,希望对人类行为进行预判,并通过各种干预与控制,启发我们。

    冥想、静观、禅修都是通过内观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平静。在平静的时候,我们更接近真实的自己或者说更愿意接纳自己。法门无数,万法归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智慧与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ev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