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兄:
您赠给我的古画,我已经妥善保存好了。至于说这幅画的价值,我觉得情义的分量要更重一些。您也清楚,在情义面前,金钱如粪土,而通过此画,我感觉我们的情义真是实实在在值千金的。
我也是一个喜欢看画的人,“琴棋书画”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雅兴,我也不例外,也有点雅兴。
您给我的这幅画的内容是“萧何追韩信”,画的很精彩,极富创意,从萧何骑着自行车和韩信看怀表这些情节来分析,我估计这幅画至少是清末民初的作品,果不其然,从落款上能证明我猜对了,因为落款上写着“画成于辛亥革命三年前”。
辛亥革命是发生在1911年的,前3年即是1908年,我顺利推断出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后,非常高兴,准备举杯庆贺的时候,老弟我又发现了新的值得我重视的问题。
在我小心翼翼将这幅画卷起来的时候,发现这幅“萧何追韩信”的大作,是画在2018年10月的挂历纸的背面的,那上面有一位打高尔夫球的妙龄女郎,穿着不多,秀发飞扬,面露着像春风一样温暖的微笑。
因此,我重新推算了画作的时间,又结合您省吃俭用的生活作风,最后确定,这幅画是您的手笔,最早画成与2018年的10月,也就是3个月前。
您真是对我太好了,我有您这样的老兄,我感动的无话可说了。
弟之所以注意到了您这幅画的细节并有了一些判断力,主要归功于《怎样读一幅古代中国画》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对古代的人物、山水、花鸟进行了一个排序,汇集了魏晋到清代的主要画家的代表性作品,书的作者叫宋迪非,是一名诗人。
他从带着诗意的视角,用带着诗意的文字,讲解着每一幅画;每一篇文章都能让你产生“如诗如画”的美感,很有欣赏的价值。
摘录一段他评价展子虔《游春图》时的描述:“春天,风吹绿了群山,山顶的树木因为离太阳更近,而早早地绿了。桃花开了,遍布于山角、岸边、皋上,花朵虽然稀疏,却这里一点那里一点地绽出了春天到来的消息。春风荡漾,连绵的波纹浩荡而没有止境,在微风的吹拂下,向着无尽的远方流去。”
在说《步辇图》中唐太宗的作态时:“他端坐在那里的身躯具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稳定感,而环绕在他身边的宫女,则以缩小的比例和各异的姿态,衬托了他的威仪。”
文字很是优美,形容的景致也很贴切,能这样欣赏画的人,是既懂画也有雅兴的人。
宋迪非先生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作者,他对于所介绍的60幅画作,都非常熟悉,看的出来,他是有深厚的研究功底的,不是为了写作而临时查找、收集的。
他对列举的每幅画的作者的生平、喜好、特点信手拈来,对画的手法、技巧也是熟门熟路,最关键是对画内容的诠释上,真是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在现实中,你要是同他一起欣赏一幅画,我觉得应该有一种精神上愉悦的享受。
在书里,他介绍到:“山水画在展子虔之前尚未独立,大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人物是绘画的主体,山水不过是人物经历悲欢离合时的环境,注重的是装饰效果,不大在意比例的合理性,以至于‘人大与山,水不容泛’。而展子虔呢,从他仅存的画作《游春图》看,已经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是独立品质的山水画了,可以说,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他评价展子虔的《游春图》:“升腾为大地和天空的双重赞美诗。”这种评价,是不是依然充满了诗意呢。
我读这本书收获是很大的。我一直比较喜欢中国的山水画,喜欢那种求之而不得的意境。
在这一系列山水画里,文人的心底里的追求体现在笔墨之中,各种各样的山,水,石、云、草、树、房屋、人物相聚一起,构成了一个个散淡的心情世界,各自描绘着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和自己心中的“另一个家园”。
现在城里的人,有很多具有“山人”、“农夫”、“渔樵”的追求和心态,他们在城市的名利洪流中,在熙熙攘攘地拥挤之中,力图在心灵中营造好一块远离万丈红尘的“净土”,来舒展自己“闲逸”的心情,为自己在拼搏之中找寻一处可以“小憩”的“栖居之地”。
这本书,我要经常地翻看,把此书当做让自己在“无序的拥挤”之中,稳定情绪的“锚”。
有了这些感触,如果您再赠我一幅古人仰头看直升飞机的画,我也能坦然面对并且浮想联翩了。
再次感谢您赠的大作,祝您腕底无闲。
弟海力
2019年1月11日
���#J��X�Z�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