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晴
我的妹夫春文是一个特别爱酒的人。一日无酒就会闷闷不乐,他喝酒的时候应该是非常快乐的,做为一名监狱警察,平日里面对犯人总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没机会发泄自己的情绪,不过,他喝醉后的样子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385471d54e07421c.jpg)
两杯下肚便开始兴奋,便四处找人聊天,不管认不认识就开始口若悬河,春文曾经是政治老师,因此好为人师,把陪他喝酒的人都当成学生,总喜欢分析当前形势。
春文一喝高便还四处找歌唱,请大家去卡拉OK厅K歌,拿着话筒就只会反反复复唱同一首歌《念亲恩》, 这歌曲本身非常舒缓,可惜醉酒的人儿怎么也跟不上那节奏,不一会儿调子就跑偏了,他却还是那么深情地唱着。而当别人唱的时候,他就一个劲儿地鼓掌或者给别人敬酒,等所有的酒劲儿发泄完了也就进入下一种状态了。
这就是呆若木鸡的状态了,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他完全都不知道,他已经昏昏沉沉进入了无我的状态。他在自己家附近的山上开辟了一块地,种上了蔬菜,常常晚上喝醉了就跑到菜园子里,倒地就睡,与大地融为一体,以夜空为苍穹,以酒为媒介。
待家人发现后把他护回家后,发现他身上全都是稀泥。他真是酒仙级的人物,长年累月泡在酒缸里。春文特别喜欢恩施这个山城,因为这是一个热爱喝酒的地方。因为酒代表着对客人最崇高的敬意、最热情的招待、最诚挚的祝福,在恩施的许多地方把酒当成是珍宝献给客人和朋友。
春文不仅喜欢喝酒,还特别喜欢酿酒,几年前,我住在我父母家,我特地买了两个大玻璃坛子,一个可以盛20公斤的酒,妹夫过来,还买来的又大又圆的紫葡萄洗净、晾晒,等晒干后便亲手把葡萄捏碎放进酒坛中去,并撒上白糖,让其发酵。
一个星期没感觉,第二个星期才见它起大量的泡泡,满屋酒香味,再过两个星期才见到酒和葡萄皮、葡萄核分离,酒的颜色挺好看的,呈紫色的,紫得发亮,比一般的葡萄酒都漂亮。
于是用一根长塑料管放在坛中的酒里,用注射器抽出液体后,因为压强的作用,这紫红色的液体从高处的坛子里流到低处的坛子里,一股液体源源不断地流下,用了1、2个小时它才没继续流了。
次日,我们自个家里人便举行了盛大的品酒仪式,在寒冷的季节我们第一次酿制了葡萄酒,有着非常甜的味道,特别好喝,回味无穷。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e63a03ec3f667c64.jpg)
春文除了爱喝酒、爱酿酒、爱做饭,是一个有着生活情趣的人,还是一个围棋高手,在恩施州业余围棋界还小有名气,有许多爱好围棋的朋友。同时也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书,写了一些文章,也是一个有思想、有品位的人。
可惜这样一个颇有才华的人却患了抑郁症。十多年前,春文刚和我妹妹走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坦言自己患抑郁症,还请我替他找了一位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是我的同学、朋友,我们曾经住在一个院子里,她家就在我们楼上,我自己出现心理问题都是找她倾述,帮忙开药。
医生非常热忱,把我的事情总是当成自己来办。那些年我妹夫在她的治疗下,情况稳定,基本没有发病了。去年年底的时候,他突然发微信要我帮忙联系医生开安眠药了,当那时,我还在北京学习,工作非常繁忙,他只要我找医生开安眠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他抑郁症发作了。我跟他联系好医生后,春文决定次日找医生去看。
后来,心理医生告诉我当时他抑郁症发作了,情况不太好,建议他住院治疗,他自己拒绝了。同时,给他做了心理疏导,看他情况逐渐好转,便认为他有可能迈过这道坎儿,没想到在农历小年的时候,他就突然无声无息地走了。当天,女儿甜甜才放假回家,原本准备次日跟他一起回老家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64ad92528e511a79.jpg)
做为一名医生,当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就因为心理疾病而骤然离去,心情是非常痛苦、不安的。我想当初如果我在微信上多问两句,如果我把这个情况和妹妹多沟通、交流一下,如果我能问一下心理医生,那么也许结局并不会如此惨痛。
然而,做为医生我也知道抑郁症患者要走上绝路是防不胜防的。他和外界之间有一层特殊的玻璃,他可以清清楚楚看清外面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不让外面的人看见他的痛苦、绝望和悲凉。当他下定决定走上那条路的时候,连他身边最亲近的人都不会知晓的。
当抑郁症患者的万念俱灰的时候,就会义无反顾地踏上一条不归路。当一个抑郁症患者遇到人生的挫折,打击,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袭击的时候,这个人的理想瞬间破灭,财富瞬间蒸发,身心俱焚,万念俱灰。这时候,这个人肯定会陷入自我挖掘的内心陷阱,不可自拔。
但随着时间的转移,事件程度的缓慢减轻,他们一定会慢慢地放下自己的心情,从而在自己内心挣扎起重生的信念,这时候,一定要坚信“好死不如赖活”。这样的人,他才能够熬过那些最艰难的日子一路走下来,这也才可以战胜抑郁症,成为一个心理强大的过来人。
一个抑郁症患者有了“好死不如赖活”、“不死总会出头”等类似的感悟的时候,往往这个人是遇到了某个方面的困难,甚至灾难,但是,因为他们有自我修复的强大能力,所以,他们懂得苟延残喘地挣扎着,从而让自己的人生重现光明,有时候,甚至咸鱼翻身,再造自己成绩的辉煌。
![](https://img.haomeiwen.com/i2178738/340f66138a9268c1.jpg)
余华在《活着》韩文版自序中写道: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斯人已逝,而我们活着的人必须坚强地活下去,人活着就得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一句成语:千均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有时候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对自己亲人最好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