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与君共品圣贤书圣贤书友会
功成不居:学习《道德经》心得(2)

功成不居:学习《道德经》心得(2)

作者: 若冰_68765 | 来源:发表于2021-07-02 00:31 被阅读0次

    文/若冰

    本文参加路西法殿下发起的【圣贤书友会】活动。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学习理解:

    通过认真阅读原文,并参考一些学习资料,对《道德经》第二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虽然理解很粗浅,甚至有些理解是错误的,但觉得还是有不少的收获。

    《道德经》第二章包含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一层阐明美与丑、善与不善都是和宇宙中的万物一样自然存在的,不能人为地去划分、制定标准这个“道”。

    如果对美丑,善于不善这些名称有了定论那就糟糕了。如果是这样,人们就会都集中地去追求这种定论(标准)下的物,那就会使万物失去平衡,偏离了万物浑然为一的那种“道”的状态。

    第二层次: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一层次用六种事物阐明第一层次提出的观点。

    有与无是相伴相生的;难与易是相辅相成的;长与短是需要通过比较才能显现出来的;单音和复音需要和鸣才能成为曲调;前与后需要相互追随才能显现。

    单是一个事物是无法判断前后的,就像你自己走在路上,那你说在前呢还是在后呢?无法判断,只有至少两个人的时候,才能判断谁在前,谁在后。

    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任何事物,就像同一个人,你觉得他(她)丑,别人或许觉得他(她)很美。

    某一件事情,你觉得是坏事,别人可能觉得是好事,就像下雨一样,同样是一场雨,着急晒东西的觉得不好,忙着要浇地的会觉得它来的非常及时。

    所以,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事物,这才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之中最基本的面相 。

    第三层次: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通过第二层次的论述得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重要观点。

    既然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规则,美丑、善与不善也都是自然存在,你们就应该顺其自然无心而为。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让万物回归自然,都让它们在各自固有的自然状态下发生、发展,不要人为地去干扰、破坏它们。

    给万物生命,养育万物,而不是为了把它们据为己有,也不要因为帮助了万物就居功自傲,自以为是。

    第四层次: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只有做到了“无为”,才可“不去”。

    也就是说只有身有功德而不以功德自傲,你的功德才不会失去,才能让自己的功德永远存在。

    以上是对《道德经》第二章基本内容的学习理解 ,请老师朋友们多多指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功成不居:学习《道德经》心得(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oj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