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瑜伽经》 读书笔记2

作者: 慧子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 来源:发表于2017-09-24 22:48 被阅读18次

    帕坦珈利说心灵的变化有五种,可以分为两大类:痛苦的,无痛苦的。

    为什么是心灵的变化,而不是将思想分为痛苦的,无痛苦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思想可以一开始是快乐的,但是快乐的思想,也可能会带来痛苦的结果。比如爱一样东西,爱一个人,起初是快乐的,但是却可能会带给我们痛苦、失望、仇恨、嫉妒等。

    一开始看似痛苦的思想,想法,但是当我们打开心胸,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后,会进入祥和之境,快乐长存。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答案在于是“自私”还是“无我”。

    比如爱,为什么一开始看似快乐的爱却导致最后如此多的痛苦,不能长久维持,而有些爱却常驻心间,让所有人如沐春风,差别只在于是“自私”的,求回报的爱,还是无我的,不期待任何回报的爱。

    快乐很简单,不要去创造一些会有回报的想法,忘记你的自私,让别人快乐,你将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如果真得很想自私一点,请以能让你维持心平气和的原则去自私,不要让这个自私伤害别人。

    在喀维禅多斯瓦米分享什么是快乐,为什么我们的快乐不能持久时,他这样说到:

    学会爱他人,付出爱,但是不期待回报,这才是你能够得到幸福和快乐的真正源泉。

    同意的话语,同样的境界。

    而且,我相信,在其它的场合,有幸听到一些圣人的智语,你一定会发现,这些话语如此的熟悉,同出一辙。

    也许表达的方式有些差别,但是究其本源,本质没有任何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要反复研读经典的原因。无论是帕坦珈利的《瑜伽经》,还是更古老的其他韦达经典,如《博伽梵歌》,传递的都是同样的东西。

    获得快乐、幸福、喜悦的钥匙就在其中。

    可否带着不期待任何结果和回报的心去爱一个人,去做一件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70《瑜伽经》 读书笔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fwl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