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故事 丨 文 / 张伟 乐之写作工作坊
这是椰子私塾第1595篇原创输出
我2021年的关键词——闲。读些闲书,写点闲文;鸟归巢,鱼潜渊,如此而已。
1、读闲书。
《哲学的故事》66%
《红楼梦》45%
《我会爱:阿赫玛托娃诗选》100%
《2页纸图解数学:以极聪明的方式,让你三步读懂数学》61%
《追忆似水年华》(全七册)1%
《和菜头·成年人修炼手册(年度日更)》36%
2、日更,写闲文。
接上周。
国际红透天著名主持人三三一:
我意识到,当你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给出的具体建议。我个人感觉个人经验的东西讲述出来会不会误导别人,避免误导应该怎么做呢?
张伟:
我个人觉得你说一个普遍的,现在有很多人很多时候并不在意的现象。如同我们会信任专家的观点,而从来不认真求证一个样子。可以理解的,专家们也不希望犯错,一个方面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做出的判断,因为条件限制或一些客观原因可能出错。另外可能是使用者,对经验的理解和使用出现的错误。当然,很多时候即便是自己理解和使用的错误,有多少人能清晰判断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因此,需要我们至少分清两个问题,是什么人在说,他对什么人说,即说的人和对什么人说。有了这两个问题,大概会看清楚那个经验能否为自己所用。一名4S店销售,对一个进店咨询的客人会如何介绍店内的车呢?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依据环境和对象分辨所谓的经验。
我们往往仅能的提供的是在,那个具体的场景下得到的经验,这个经验并不一定普适。总结经验往往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或者在总结时故意不说。这里面可能的原因是,有人为了突出的自己某方面的优秀,比如努力或有才华等等。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成功励志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类型,有个人会说——我只是运气而已呢。
以上是使用经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还有几个关于经验的思考,比上面的还要重要。比如,如何把经验变成具体解决方案?别人的经验如何为我正确所用?别人踩过的坑,踏过的雷如何避免?还有更好玩的,如何把经验转化成知识,进而把知识变成财富。
经验转化成知识唯有输出。输出一个课程,输出一本书之类的。输出过程即系统打磨经验的过程,去伪存真,验证经验普适性。普适的就是可以帮助到更多人,能帮助到更多人,就有会愿意为你的总结出来的经验付费,进而知识就变成了财富。现在经常提到的知识变现的底层逻辑就在这儿,重要的是对很多人有价值。
有空就总结经验吧!
- End -
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点个“在看”,或转给你的朋友们
100个练习,锻炼终生的受用的写作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