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德克·巴莱》上映的2011年,连华语电影也早已进入“大片”时代,这部电影的制作规模,很难不让人将它与大片一词联系到一起。
然而,这部形似大片的电影,其“神”却与常规大片有许多不同之处。
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大片,虽然在视觉效果上给与我们很多刺激,但在精神上起的作用主要是巩固现有的主流价值观为主,尽管影片中的人物有着各自不同的三观,但他们最终或被消灭,或臣服于主流价值观之下。
《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海报《赛德克·巴莱》显然没有走这个熟悉的套路。这部电影的主角(们)所做的事,在现代人眼中,实际上并不是那么“正确”。
影片根据“雾社事件”改编,用了详实的篇幅重现了赛德克人在雾社运动会上的这场真实屠杀,需要强调的是,他们手刃的大部分是手无寸铁的妇孺儿童。
小島源治的妻儿均死于暴乱在现代“以人为本”的概念下,赛德克人是不尊重生命的,不管是敌人的生命,还是亲人的生命,甚至是他们自己的生命,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次起义会失败,却仍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将血流干为止。在这个前提下观看电影,必定会感到不舒服,争议也随之而来。
或许可以说《赛德克·巴莱》对观众提出了一个类似演员的要求,演员饰演一个角色,需要将精神调整到与角色相符的状态,同样的,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如果能够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生存模式较原始、宗教信仰很虔诚的部落环境中去,也就能够在特定的时间里理解他们的行为。
这里说的理解,并不是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转而拥护他们的价值观。而是通过电影了解到曾经有这么一种野蛮的文明存在过,他们当中有暴力与血腥,也有热血与悲壮。
青年时期的莫那鲁道头目在下部《彩虹桥》的结尾,日本陆军少将镰田弥彦感叹,他从这些“野蛮人”中,看到了日本人丢失已久的武士精神。赛德克人信仰的当然不是武士,但他们为信仰付出一切的精神,或许是为数不多的人性闪光点中所共通的。
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视听语言也极力追求营造真实感。在战斗场面的设计上,除了一些特效因为技术和资金层面的不足而在真实性打了折扣外,镜头并不回避血腥的画面,刷人头的戏份比比皆是,打斗基本做到了拳拳到肉。
但是,一些戏剧化处理却显得“戏”味较足,削弱了真实感。比如赛德克族的女人们准备自杀节省口粮时,用的是常规的亲人间哭喊着别离的处理。
族中女眷决定自杀尽管这样的场面在事件中有可能真实存在。但对观众来说,用戏剧冲突来处理总会生出一股"这是导演安排”的感觉,因为观众的恻隐之心本身就让自己偏向于相信这不是真的。或许省略生离死别的过程,直接通过画面给出自杀的结果会更具说服力和震撼力。
魏德圣导演的片子,与他的老师杨德昌相比,总是缺了点才气与个性。但了解了他拍片的经过后,会对他在电影事业上的憨劲和执着产生敬佩之情,这也是他始终坚信赛德克精神真实存在的原因。
网友评论